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在我国也逐渐加大了使用的范围和数量。应用饲用酶制剂有利于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提高常规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畜禽排泄中有机物、氮和磷的排出量,

  • 标签: 饲用酶制剂 应用 酶添加剂 畜禽 非常规饲料资源 饲料添加剂
  • 简介:毛毕属吸虫为鸟类血吸虫,家鸭是毛毕属吸虫主要的终宿主之一。为了解阿魏香豆素类对家鸭毛毕吸虫影响机理,本试验采用测定毛毕吸虫同工技术方法,以了解阿魏香豆素类对毛毕吸虫生化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药对苹果酸脱氢、6-磷酸甘露糖酶I、酸性磷酸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磷酸葡萄糖异构的活性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阿魏香豆素 毛毕吸虫 同工酶
  • 简介:苹果,作为IT界的传奇,创立至今已三十余载。一路走来不乏危机,它却总能绝处逢生,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极具时代代表性。在当下,iPhone就像被追逐的明星,被膜拜的众神。为什么苹果如此火爆呢?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不光因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还在于一系列神级境界的营销手段。

  • 标签: 营销手段 品牌影响力 饥饿营销 农牧企业 互联网经济 口碑营销
  • 简介:本试验研究饲粮植酸和磷酸氢钙的添加水平对15~43日龄肉鸭生长性能、血液指标中血清Ca、P和碱性磷酸的影响,确定植酸与磷酸氢钙添加量的关系。试验设计11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基础日粮磷酸氢钙添加13kg(有效磷NPP:3.5g/kg,植酸磷PP:3g/kg),其他处理组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减少磷酸氢钙的添加量,然后加不同剂量的植酸。结果显示:①随着磷酸氢钙添加量的减少,肉鸭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血清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活性降低;②随着植酸水平的升高,肉鸭生长性能、血清及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对照组水平;③当日粮植酸水平达到2000、4000、6000U/kg时,不添加磷酸氢钙,效果达到正常对照水平。

  • 标签: 肉鸭 液体植酸酶
  • 简介:【本刊讯】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2014年8月15日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玉娥研究员、郭龙军博士发现了金属蛋白家族成员参与调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属蛋白活性的变化影响了PRRSV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RRSV感染 金属蛋白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 酶调控
  • 简介:益生素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显著的抗病、促生长作用,能提高养殖的综合效益。它没有抗生素的副作用,在抑制病原菌的同时,也有助于动物营养物质的吸收,使动物保持健康,促进动物生长。畜禽饲料中添加产益生素.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 标签: 产酶益生素 促生长作用 断奶仔猪 肠道微生态环境 致病性大肠杆菌 腹泻
  • 简介:水禽的行为是研究水禽对环境和其它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包括水禽的繁殖行为、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等。根据水禽的行为特征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禽养殖的经济效益。1啮齿行为水禽与鸡和多数哺乳动物不同,鸭、鹅的喙扁平,故又称"扁嘴",分上下两部分,喙内有50~80个数量不等的锯齿,舌侧及表皮角质层亦呈锯齿状,

  • 标签: 行为学 锯齿状 繁殖行为 表皮角质层 社交行为 沟通行为
  • 简介:选用960羽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玉米一豆粕型基础日粮和用100g/t植酸替代6kg磷酸氢钙的试验日粮,以研究植酸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胫骨发育和饲料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同时比较普通植酸和耐高温植酸在饲料加工后活损失和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对低的无机磷日粮中,添加植酸可使鸭生产性能改善.养分利用率提高;胫骨中灰分、钙磷的沉积率提高。但是植酸是否耐高温对试验指标影响很大,耐高温植酸制粒后活损失低于10%,饲养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本试验结果可得出.樱桃谷肉鸭饲料中可用100g/t耐高温植酸替代6kg的磷酸氢钙。

  • 标签: 植酸酶 樱桃谷鸭 耐高温
  • 简介:鹅细小病毒病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方定一于1956年首次在江苏发现,并于1961年鉴定其病原为鹅细小病毒(gooseparvovrius,GPV)。1967年匈牙利学者Derzsv又对本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之后世界禽病学会将此病命名为Derzsy氏病。该病主要引起雏鹅急性肠炎以及肝、肾、心等实质脏器的炎症,致病性强,死亡率高。

  • 标签: 鹅细小病毒 分子生物学 细小病毒病 急性肠炎 匈牙利 致病性
  • 简介:为了解淮安市猪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情况,2012年5月笔者应用ELISA试验对全市12个规模猪场共246份血清样品进行集中监测,结果显示经免疫的母猪,血清阳性率平均为70.59%,其中免疫较好的种猪场抗体阳性率100%;未免疫的猪群.其血清阳性率平均为21.83%;免疫猪群与未免疫猪群相比,血清阳性率平均值差异极显著(P〈0.01)。未免疫猪群之间抗体阳性率参差不齐,由最低为0到最高的100%不等。说明各猪场由于种猪来源不同、饲养环境不同、管理水平不同等原因,导致猪群乙脑感染率不同。

  • 标签: 乙型脑炎病毒 血清学调查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硒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硒对动物机体的各种已知生物作用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望能引起养殖朋友的重视,合理应用硒。提高动物健康水平。使得养殖业健康发展。

  • 标签: 生物学作用 养猪生产
  • 简介:从江苏某地患病鹅群的脑、脾病料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和EDS-76标准阳性血清抑制。人工感染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与自然病例有相似的症状和病变。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42;对该病毒株F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确定为强毒型鹅副粘病毒基因Ⅶ型,并暂命名为HQ-06。采用分离株制备成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鹅群有良好的保护力。

  • 标签: 鹅副粘病毒 分离 鉴定 基因Ⅶ型 免疫防治
  • 简介:为了解清浦区生猪细小病毒感染情况,作者应用ELISA试验对该区没有免疫猪细小病毒疫苗的5个乡镇的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共计133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监测,结果显示:规模场和散养户的猪均感染猪细小病毒,被检的5个乡镇,有3个乡镇规模场和散养户检出细小病毒抗体.2个乡镇没有检出,检出率达3/5,说明该区大部分乡镇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猪已被细小病毒污染。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99%和9.09%,个别乡镇阳性率高达20%,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抗体监测 猪细小病毒 清浦区 淮安
  • 简介: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分析了罗马尼亚野猪群中分离的23个PCV-2的ORF2序列。这些PCV-2来自罗马尼亚的不同地域,是在2008~2009年监测典型猪瘟病毒时分离的。测出完整的开放阅读框2(ORF2),并且和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分离株进行核苷酸序列序列对比。

  • 标签: 罗马尼亚 圆环病毒2型 猪群 多样化 遗传学 PCV-2
  • 简介:柴鸡,又叫笨鸡,具有耐粗饲、适应性、觅食性、遗传性能稳定、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公鸡6月龄平均体重为2公斤,母鸡为1.5公斤;性成熟为6.5个月,8月龄开产;600日龄产蛋量180-210个(7-9公斤),平均蛋重40-42克,蛋壳颜色多为白色、浅褐色;其蛋黄比例大且颜色发黄,蛋清黏稠,色泽鲜艳,适口性好;其肉质鲜嫩,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十分可口。

  • 标签: 柴鸡 放养技术 放养场地建设 育成期 饲养管理
  • 简介:种蛋孵化是发展鹅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但是种蛋孵化率高低除了和孵化技术直接相关外,还间接地和种蛋来源、种鹅的饲养、公母比例、防疫卫生、保存时间、蛋重、蛋形、蛋壳质量和清洁度等密切相关。为了提高鹅蛋的孵化率,笔者结合多年孵化工作经验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标签: 孵化技术 鹅蛋 种蛋孵化率 养鹅生产 种蛋来源 公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