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稀释密度对猪冷冻精液解冻后精子活力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成年健康公猪的精液,按5种不同稀释密度进行稀释,比较不同稀释密度冷冻精液解冻后精子活力。结果表明: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猪冷冻精液解冻后精子活力逐渐增大,稀释密度为0.8×108~1.6×108个/mL时解冻后即时和2小时时的精子活力较高。

  • 标签: 精液 冷冻保存 稀释密度 精子活力
  • 简介:精子在采集和保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污染物的影响,临床上常用青霉素、链霉素或者庆大霉素添加于精液稀释剂中.在精液的稀释保存过程中可以提高对有害细菌的杀灭能力。从而提高精子的保存活性。目前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普遍,过去常用的抗生素效果变得不明显。

  • 标签: 抗微生物药物 猪精液 稀释剂 稀释保存 细菌耐药性 有害细菌
  • 简介:本文研究了三种稀释液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与受胎率的影响。选用三种不同稀释液对常温保存的猪精液进行稀释,并为母猪进行配种,比较不同稀释液的保存效果与受胎率。结果表明,(1)2号稀释液的保存效果较好,存活时间、生存指数与1号稀释液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3号稀释液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2号稀释液与1、3号稀释液相比也有较高的受胎率;(3)1、2、3号稀释液保存精子的畸形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 标签: 精液 稀释液 受胎率 生存指数 试验
  • 简介:牛流行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三日”或“撮角”,因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浅谈一下牛流行的防治方法

  • 标签: 流行热 防治 流行特点 症状
  • 简介:一、前言牛流行(bovineephmeralfever。BEF)前称之牛流行性感冒,病原为杆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牛暂时热病毒(bovineephemeralfeverirus,BEFV)经由蚊子、库蠓等昆虫媒介传染,所引起之牛病毒性疾病,流行地区包括非洲、亚洲、中东及大洋洲等地。主要症状包括有双波或多波发热,食欲不佳,眼、鼻有分泌物,

  • 标签: 牛流行热 疫情监控 杆状病毒科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疾病 大洋洲
  • 简介:牛流行是由牛流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流泪、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急迫、后躯活动不灵活。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于蚊蝇孳生、多雨潮湿、吸血昆虫盛行时期的季节流行.北方于8~10月份,南方可提前发生。该病的传染源为病牛。病牛高热期的血液中含有病毒.人工静脉接种易感牛能发病。

  • 标签: 牛流行热 防治 热性传染病 吸血昆虫 季节性
  • 简介:环境因素对鸡生产潜力的发挥影响很大,特别是集约化生产、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鸡由于体温高,代谢旺盛,皮肤不具汗腺等特点,因而高温对鸡的影响尤为显著。高温导致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改变,Lewis和Thomas(1984)总结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认为蛋鸡最佳生产的温度范围是18~24℃。如果气温超过其范围的上限时,鸡会出现应激,对鸡的行为、采食、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及体内激素水平等发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引起鸡休克死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常出现高温天气,使鸡出现明显的应激,解决高温对蛋鸡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减少鸡舍受到的辐射热和反射在鸡舍屋顶加隔热层、涂白色涂料和石灰水,还可在屋顶上铺盖稻草、麦秸或安装喷水装置,从早晨开始喷淋冷水(可采用深井水);鸡舍四周种植落叶性、速生、大叶的树木或花草;架设高于屋檐的葡萄架、爬山虎、丝瓜架等遮荫设施。二、加大鸡舍气流量和气流速度开放式鸡舍可沿长轴方向增设高速风机,打开鸡舍长轴两端的门或改用网门,促使空气沿鸡舍长轴方向流动,也可安装一定数量的吊扇,使鸡体潜热得到散发...

  • 标签: 减缓蛋鸡 应激措施 热应激
  • 简介:牛恶性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是黄牛和水牛,病死率很高,危害较大。本文介绍了该病的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方法。

  • 标签: 恶性卡他热 诊治
  • 简介:黄牛流行属中兽医"时疫"范畴。是牛的一种因病毒而引起的热性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高热、呼吸困难,常伴随四肢关节异常和后肢运步不灵活(甚至瘫痪)及消化障碍。2007年9~11月,西吉县兴隆、平峰、震湖、马建、火石寨等乡镇先后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牛流行。笔者先后治疗36例,治愈34例,治愈率达94.7%。

  • 标签: 牛流行热 消化障碍 急性传染 四肢关节 火石寨 中兽医
  • 简介:广州地区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多在32℃以上,对奶牛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和产奶量都有不良影响。夏季产奶量锐减是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牛场在实践中逐渐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1防止太阳辐射一方面是加强牛舍屋顶的隔热与遮阴,适当加厚牛舍顶棚的隔热层;另一方面是增加运动场的凉棚面积,在牛舍外的饲槽和水池上方搭建凉棚,保证牛只在采食、饮水和休息的时候不受太阳

  • 标签: 热应激 奶牛生产 产奶量 采食量 日粮能量浓度 广州地区
  • 简介:一、前言牛流行是由杆状病毒(Rhabdovirus)所引起之急性发热性疾病,在牛之间并不会经由直接接触、体液或空气传染,须透过库蠓等吸血性节肢动物做为媒介来传播疾病,目前仅有一种血清型。以乳牛、黄牛、水牛为主要宿主,但亦曾在鹿及羚羊体内发现有牛流行的抗体存在,目前没有感染人的病例报告。牛流行热病毒属单股RNA病毒,结构包括封套与五个结构性蛋白(L、G、N、M1与M2),其中又以G蛋白最重要,因为此蛋白含病毒的专一性及中和性抗原部位,

  • 标签: 牛流行热病毒 活毒疫苗 结构性蛋白 研发 杆状病毒 RNA病毒
  • 简介:应激是有机体对不利条件或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如饥饿、妊娠、运输、惊吓、不良气候、陌生环境等造成奶牛精神上和生理上的负担,从而影响其代谢、健康及生产。应激:牛最适温度范围为1.1℃-23.3℃。在此范围内,牛可通过自身的体内调节(产热和散热平衡)机制,维持体温恒定,不表现出异常反应,牛的产奶性能、繁殖性能以及健康状态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一旦由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辐射强度加强以及空气流动速度减弱,或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牛体出现不适(体温增高,呼吸和脉搏加快,采食量和产奶量减少)甚至发生中暑,严重的造成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应激。

  • 标签: 热应激 奶牛 最适温度范围 空气流动速度 生理反应 健康状态
  • 简介:应激就是机体对于其不利的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的总和.它通过改变机体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降低采食量,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以及产品品质,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应激对猪体造成的影响介绍如下.

  • 标签: 热应激 影响
  • 简介:牛流行,俗称“三日”或“暂时”,是由牛流行热病毒感染引起的牛急性发热性病毒病,主要通过库蠓等吸血昆虫传播。本病多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侵害牛。未经免疫的奶牛,会呈现周期性大流行.对奶牛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就我省目前应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及防控牛流行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牛流行热 疫苗 免疫 中和抗体
  • 简介:2012年,广州及周边地区,奶牛流行普遍流行,发病死亡情况不尽一致,给广东奶牛业带来了一定损失。我们珠江奶牛场在这场疫病流行中也未能幸免,发生了流行疫情,但未形成大的损失。现对本次流行疫情的防控应对作一总结,和奶业同行作一交流。

  • 标签: 牛流行热 奶牛业 疫情 防控 周边地区 发病死亡
  • 简介:炎炎夏季,高温环境对猪的生长和生产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应激给养猪户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国南方地区每年有近4个月的高温时期,养猪户只有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才能减少应激造成的危害,保证养猪生产顺利进行。

  • 标签: 防制措施 养猪户 热应激 高温环境 养猪生产 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