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防灾公园属于城市防灾避难系统的一部分,是重要的防灾避难场所。以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主城区内最大的防灾公园为例,探讨总结易于推广的防灾避险功能改造模,使应急避难场所更多的依托现有的公园绿地,使公园具备避难功能,既是城市公园,又是防灾公园。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防灾避险公园,将启动济南市中心城区防灾避险公园的建设,从而达到完善济南城区防灾避险绿地系统、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增强人们防灾意识的目的。

  • 标签: 防灾避险 泉城公园 防灾公园 改造
  • 简介:治理理论是一种国际上主流的治国理念,也与我国当前强调的创新礼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谋而合。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并在该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 标签: 治理方式 创新 社会 机构管理 联合行动 委员会
  • 简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结构印该系统内的物种成分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组合形式.这种结构是天然生态系统结构的一种模仿和创造,它比单一农业或单一林业的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得多,对土地的利用也更为充分与合理.

  • 标签: 农林 复合经营 系统 结构 空间
  • 简介:环太湖地区经济繁荣,人文荟萃。近年来,以湖州、苏州、常州三地公安机关为代表的环太湖地区公安机关,积极寻求体制机制之变,推动警务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取得了丰硕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三地公安机关所施行的一系列警务改革方式与路径,不仅推动了公安工作的科学发展,也成功形成了既具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警察文化建设理念与机制,为推动公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环太湖地区 森林公安 警务模式 警务改革 公安工作 文化建设理论
  • 简介:对福建省福安市的15种绿竹经营方式进行动态经济分析,并通过多目标决策和聚类分析,划分绿竹的经营等级.将15种绿竹经营方式划分为四级,一级集约经营6种,产值高,效益好,内部收益率为117.07%~124.19%,二级一般经营4种,产值较好,效益一般,内部收益率为103.15%~122.29%,三级粗放经营4种,产值低,效益差,内部收益率为64.88%~117.78%,四级低效经营1种,产值一般,效益最差,内部收益率仅为54.72%,旨在为绿竹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 标签: 绿竹 经营 等级划分 经济分析 多目标决策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一、森林公园总体情况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948处,规划总面积1757.3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79处(新设立15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面积1214.33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1371处,县(市)级森林公园797处。9个省的森林公园总数超100处(见附表1)。

  • 标签: 森林公园建设 经营情况 国家级森林公园 森林旅游区 公顷 面积
  • 简介:以浙江台州农业精品园区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农业园规划设计项目的规划理念及设计方法。农业园规划设计在着重解决生产适用性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生态环境效益,还要尽量满足现代精品农业园的休闲游憩功能。文中介绍台州农业园项目背景、规划设计目标和手法、生产方案等,总结精品农业园的规划设计经验。

  • 标签: 风景园林 设计 农业园区 环境效益
  • 简介:阐述休闲农业的概念、意义及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福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促进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福州 休闲农业 观光 旅游 SWOT分析
  • 简介:产业竞争论、资源论、合作论与变革论并没有突破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服务效率的困境,商业模式创新是森林公园旅游服务效率增长的源泉。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基于市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和产业对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冲动,探索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的创新途径就是洞察市场价值主张、构建价值创造系统和获取价值的盈利模式。基于国内森林公园旅游服务核心要素的筛选,构建了其商业模式的表达模型,提出了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途径:(1)景观和环境的价值主张创新;(2)技术和文化的营运系统创新,(3)网络和体验的盈利模式创新

  • 标签: 森林公园 旅游服务 商业模式 创新途径
  • 简介:通过技术进步不一定能够找到替代资源,而且即使能够找到,也要将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之内,如此,就应该大力发展稳态经济;通过技术进步肯定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利用,但是,如果不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和市场经济资本逻辑,技术进步只可能增加资源消耗,加剧资源危机,鉴此,应该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资源危机并不必然带来技术进步,只有进行制度变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资源危机的解决;在解决资源危机这一问题上,技术进步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比制度变革更有利。总之,对于资源危机的解决,制度设置及其贯彻比技术进步及其应用更重要,应该更加重视通过制度变革而不是单纯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资源危机。

  • 标签: 资源危机 解决 技术 制度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天然红松次生林在黑龙江省森工老林区中分布量不大,但作为极具典型的林分以及其原分布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经营具有现实意义,是恢复红松林的一条捷径.通过分析红松次生林高效经营的技术方法、理论依据以及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所产生的效果,说明应用该项技术三年来的测算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红松 天然林 高效经营 效果
  • 简介:从森林资源保护、造林绿化成效、林业产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介绍了黎城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管理现状,提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 标签: 黎城县 森林资源 可持续 经营
  • 简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应从历史的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加以解读与阐释。基于历史纵向维度即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中的制度形态视角,构建与善用道德制度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而又先进的策略选择。目前,类似生态(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生态管理中的引咎辞职制度以及自责道歉制度、道德诚信制度等新型制度就本应属于道德制度的范畴。道德制度不同于西方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非正式制度,也不同于道德教育制度、道德教化制度、道德文化制度等。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道德制度必将逐渐由边缘地位转向中心地位,必将发挥越来越广泛和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引领作用。

  • 标签: 生态文明制度 法律制度 道德制度
  • 简介: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对于政府与企业、社区、生态型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公众形成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要认真正视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困境,采取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的有效举措,遵循生态善治的原则,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所组成的生态治理联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信息公开制度、生态治理协商民主制度、生态治理集体行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促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 标签: 生态合作治理 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
  • 简介:福建省水安市作为南方重要集体林区,现有林地面积380多万亩,2003年永安市按照上级的统一部并,率先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政书崾大地调动了林农和涉林企业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林极制度改革和林业经济发展,管好内家山,看好自家林,已成为广大十小农及林权所有者经营的重要任务。但大面积的国有林和企业集体购必的林地由于点多面广,且山场分布不均,已成为个别不法分了侵害的对象,造成盗伐国有林、集体林的案件居高不下,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维护林区治安稳定,成为深化林改措施的新课题。水安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引针对林改后森林资源管护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改革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 标签: 森林资源管护 管护模式 改革创新 公安局 永安市 福建省
  • 简介:红掌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花卉,目前作为切花材料和盆栽植物被广泛应用,由于红掌的繁殖方法较难满足花卉市场需求,红掌大量繁殖主要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本文对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外植体取材、愈伤组织诱导、光照条件、不定芽分化、生根培养、移栽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红掌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红掌 外植体 愈伤组织 不定芽 生根 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