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食品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采用现代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材料进行微粉化的一种新手段,是传统工艺改进、新产品开发的推动力。目前日本、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果味凉茶和冻干水果粉等都是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制成的。粉碎是用机械力的方法来克服固体物料内部的凝聚力而使之破碎的单元操作。粒度是指物料颗粒的大小,是粉碎程度的代表性尺寸。根据被粉碎物和成品粒度的大小,粉碎可分为粗粉碎、中粉碎、微粉碎和超微粉碎等4种。其中,超微粉碎(超细粉碎)是指原料粒度为0.5mm~5mm,成品颗粒粒度为10μm~25μm。

  • 标签: 超微粉碎技术 果蔬粉 商机 成品粒度 新产品开发 化学方法
  • 简介: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在65、70、80℃、相对湿度65%条件下,研究了枸杞干制过程中非酶褐变反应。结果表明,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是美拉德反应的两种反应物,根据非酶褐变的特点,在不同温度下两种物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确定枸杞热风干制后期有美拉德反应存在,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美拉德反应的发生;通过人为条件诱导枸杞发生美拉德反应,以枸杞色差值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变化验证了美拉德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枸杞 非酶促褐变 美拉德反应
  • 简介:为有效控制新鲜葛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酶褐变,研究了新鲜葛根中多酚氧化酶(PP0)的部分酶学性质,包括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以及不同化学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葛根PPO的最适pH值为4.4,最适温度为55℃;在90~100℃下热处理1-3min,可使该酶基本失活,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0.75%的柠檬酸和0.3%的氯化钙配成的复合护色液,对葛根PPO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加工过程中,采用复合护色液对切分成型后的葛根半成品进行护色处理,可使其维持原有组织的洁白色泽。

  • 标签: 葛根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抑制剂
  • 简介:很多人都习惯周末来一场大采购,之后将食材一股脑塞进冰箱。专家表示,冰箱并不等于"食品消毒柜"。冰箱中保存过久,特别是熟食,很容易滋生细菌,即使食物有完好的外表,也可能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温度是4-8℃,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的细菌生长速度会放慢。

  • 标签: 李斯特菌 耶尔森菌 食材 冷藏温度 不等于 生长速度
  • 简介:国家质检总局4月28日发布消息称,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了邻艮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标准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空隙率、层数和成本等3个指标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 标签: 化妆品包装 食品 国家标准委 国家质检总局 过度包装 销售包装
  • 简介:甜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06年以TY32-111为母本、以TY37/7710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甜玉米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同时分析2009—2010年的生产试验、田间鉴定、抗病鉴定、品质评定。结果发现,该品种生育期较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稳产高效,适宜在我国玉米种植区种植,且可以单种或复(套)种,春、夏、冬皆可播种,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的理想品种,种植密度为45000~48000株/hm^2。

  • 标签: 玉米 晋超甜1号 速冻 保鲜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