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2糖尿患者呈年轻化趋势骤增,在西医单纯降血糖而副作用极大的现实面前,中医药以其调态、打靶的整体治疗手段,规避了“刻强轴弱、态强靶弱”的治疗短板。笔者从近年来中医药对2糖尿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 标签: 2型糖尿病,调态打靶,研究概况
  • 简介:糖尿是一类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体可分为1糖尿2糖尿两类,临床中以2糖尿最为常见1。2糖尿的危害极大,可引起诸多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需尽早进行治疗2,瑞格列奈是一种具有氨基结构的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能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是一种氨甲酰苯甲酸衍生物,结构与传统的磺脲类降糖药物完全不同,瑞格列奈能够改善胰岛素一相分泌,有明确的降低2糖尿患者空腹、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2糖尿患者进餐后的血糖波动,同时明显降低了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克服了磺脲类药物的上述缺陷。现将近年的有关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瑞格列奈 糖尿病 治疗
  • 简介:2糖尿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医学界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近年研究表明,2糖尿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抗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后者是2糖尿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beta 细胞 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2糖尿强化治疗中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2糖尿强化治疗患者,参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血糖监测法+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11例,低血糖检出率为35.4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3例,低血糖检出率为9.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8,P=0.0151<0.05)。两组患者24h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血糖值标准差、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以及日内血糖平均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糖尿患者接受强化治疗的过程中,以动态血糖监测法检测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提高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动态血糖监测法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绝经后2糖尿妇女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01至2016-12-31住院治疗的50例绝经后2糖尿女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列地尔组,各25例。所有病人均口服碳酸钙600mg,qd和骨化三醇0.25μg,qd,前列地尔组病人再给予前列地尔20μg,iv,qd,共14d。比较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两组病人的骨代谢指标。结果:对照组病人用药前后骨钙素无显著差异(P〉0.05);而前列地尔组病人用药3个月后的骨生成指标骨钙素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前列地尔促进绝经后2糖尿妇女骨钙素升高,促进骨形成。

  • 标签: 前列地尔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钙素 糖尿病 2型
  • 简介: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糖尿(T2DM)对血糖、血清胱抑素C、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10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胱抑素C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和肾功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清胱抑素C 尿酸
  • 简介: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以高脂乳液诱导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STZ造2糖尿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按组别分别灌胃给予高剂量[9g(生药)/(kg·d)]和低剂量[3g(生药)/(kg·d)]的齿叶白鹃梅提取液,考察其造模后给药前至给药6周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其空腹血糖(FBG)的变化情况,并用ELISA法测定大鼠的血清胰岛素(F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NEFA)等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高剂量的齿叶白鹃梅提取液能显著降低糖尿大鼠的FBG值,提高FINS水平和机体SOD活性,降低血清MDA、TC、TG、NEFA含量,且灌服齿叶白鹃梅高剂量提取液的糖尿大鼠与模型组大鼠及灌服齿叶白鹃梅低剂量提取液的糖尿大鼠的体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齿叶白鹃梅叶具有改善糖尿大鼠生存状态,降低FBG,且降低血脂的作用。

  • 标签: 齿叶白鹃梅叶 2型糖尿病 降糖 调脂
  • 简介:库存管控的本质是优化整个需求和供应链的管理流程,合理设置库存管理策略,并辅以相应的库存管理的技术和工具。这不仅仅是老板或者哪个职能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连锁药店体系的问题。

  • 标签: 库存管理 糖尿病 根治 管理流程 职能部门 连锁药店
  • 简介: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糖尿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2糖尿疾病转归效果;血糖监测值达标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监测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实验组2糖尿疾病转归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监测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糖监测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糖监测值达标时间(5.51±1.4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40±2.7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糖尿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缩短血糖检测值达标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糖尿属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且2糖尿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2糖尿患者采取个案管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糖尿相关代谢指标,减少和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医疗费用。本文就2糖尿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患者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自我管理行为 综述
  • 简介:随着生活治疗的提高,糖尿患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对该病的发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认为它是一种复合病因的综合症,与遗传、自身免疫系统以及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相关。本研究就是通过对藏医药治疗“赤巴”“金尼萨库”的临床疗效的观察,验证藏医药在治疗“赤巴”“金尼萨库”方面的有效性。

  • 标签: 藏医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和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糖尿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2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达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92.00%与对照组的8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选择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糖尿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从而提高2糖尿患者预后能力。

  • 标签: 利拉鲁肽 预混胰岛素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亚洲2糖尿(T2DM)患者服用达格列净的安全性。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与临床试验注册网站从建库至2017年7月27日收录的文献,筛选亚洲T2DM患者应用达格列净的RCT。以应用达格列净的患者为达格列净组,应用安慰剂或其他降糖药的患者为对照组。主要安全性终点为心血管安全性、低血糖、生殖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次要安全性终点为肿瘤、肾盂肾炎、肾衰竭、骨折和截肢等。使用RevMan5.3和STATA12.1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效应指标为风险比(RR)及95%置信区间(CI);计量资料效应指标为均数差(MD)及95%CI。结果纳入分析的RCT共9项,涉及1857例患者,其中达格列净组1180例,对照组677例[安慰剂组619例,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组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达格列净组与安慰剂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0.58%(4/684)比0.99%(4/406),RR=0.59,95%CI:0.17-2.02,P=0.4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0.20%(1/510)比0.63%(2/319),RR=0.43,95%CI:0.08-2.30,P=0.33]、非致死性卒中[0.52%(3/574)比0.57%(2/352),RR=0.76,95%CI:0.18-3.24,P=0.71]、低血糖[5.79%(65/1122)比8.08%(50/619),RR=0.92,95%CI:0.67-1.28,P=0.64]和泌尿系统感染[3.48%(39/1122)比3.39%(21/619),RR=1.03,95%CI:0.61-1.73,P=0.91]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达格列净组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23/1105)比0.33%(2/611),RR=3.42,95%CI:1.21-9.70,P=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达格列净10mg组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13/564)比0.36%(2/551),RR=4.56,95%CI:1.32-15.78,P=0.02],不同剂量达格列净与其他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明显相关。达格列净组血尿酸水平较基线水平降低的程度强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

  • 标签: 苯甲酰基化合物 糖尿病 2型 亚洲 安全 META分析
  • 简介: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的提高,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对应的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的改变,近些年作为“富贵”之一的糖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高发病率以及作为多种疾病的高发诱因使其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本文就阐述了糖尿的患病危险因素、危害性以及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危害性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2糖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肥胖2糖尿患者9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在口服药物不变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口服药物不变的基础上使用原胰岛素剂量暂减1/3,联合使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每周电话随访一次指导胰岛素剂量调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P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FCP、PCP、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OMA-β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显著降低(P<0.05)、HDL-C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4.89%、12.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2糖尿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控制血糖、血脂,改善胰岛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肥胖2型糖尿病 胰岛素 利拉鲁肽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浴足对糖尿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足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洗的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浴足对于糖尿患者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浴足 糖尿病足 护理
  • 简介:本文报道了1例62岁男性伴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autoimmuneantibodies,IAA)阳性难治性糖尿的诊治。结合患者临床治疗过程及相关文献,临床药师考虑不排除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的可能;通过分析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的抗原性、有效性、药代动力学等特点,临床药师提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取代门冬胰岛素,同时加用西格列汀的治疗方案,最终患者血糖控制可出院。

  • 标签: 胰岛素自身抗体 西格列汀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健康教育对于糖尿护理干预起到的效果。方法从我院的糖尿患者中抽选出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FPG、2hPG)以及对糖尿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FPG、2hPG水平均有所下降,对糖尿的掌握知识有所增多。两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知识的掌握评分也相对更高(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降低糖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并且加强患者对糖尿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效果更佳。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杜仲多糖联合葛根素对糖尿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20mg/kg-1造成小鼠糖尿模型,分为杜仲多糖联合葛根素合剂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mg/kg)、模型组、正常组。分别灌胃给药7d和14d,各组称体重,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值,另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杜仲多糖联合葛根素合剂各剂量组能够改善糖尿小鼠的多饮多食症状,中、低剂量组的体重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给药7d和14d后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值(P<0.01),中、低剂量组可明显改善糖尿小鼠的糖耐量异常,改善血糖调节功能(P<0.01)。结论杜仲多糖联合葛根素合剂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 标签: 杜仲多糖 葛根素 糖尿病小鼠 降糖
  • 简介:目的探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GLU)(6.12±0.73)mmol/L、24h尿蛋白(Pro)(0.57±0.29)g/24h、血肌酐(SCr)(229.03±80.1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03±1.24)mmol/L、(1.04±0.51)g/24h、(360.28±99.7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04、5.374、6.881,P<0.05)。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肾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糖尿病肾病 螺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