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哺乳乳腺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接收的58例哺乳乳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病情实时针对性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58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5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哺乳乳腺实施针对性治疗治疗效果较明显,结合疾病状况制定专属治疗方法值得临床重视和采纳。

  • 标签: 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哺乳乳腺患者,临床中采取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干预的预后质量。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收治的哺乳乳腺60例患者进行平分,分别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干预,后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对照。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6.67%,在复发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3.33%,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存在可比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乳腺是初产妇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轻者不能给婴儿正常喂奶,重者则要手术治疗。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乳房肿块,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乳房肿块 产后哺乳 乳房肿胀 乳汁淤积 搏动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全球低收入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1].美国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2],我国该数据约为5.6%[1].因妇女在妊娠期会产生生理、心理改变并且围产期全程会经历数次季节交替,同时许多慢性疾病如癫痫、高血压及糖尿病不能中断治疗,备孕及妊娠难免需要使用到药物.美国每年600万妊娠妇女中约60%会在妊娠哺乳服用3~5种药物[3],约64%的孕妇至少服用1种处方药物[4].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同时作用于通过胎盘联系的母亲和胎儿,对母体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及流产.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 用药安全 新生儿出生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处方药物
  • 简介:目的调查产褥乳腺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846名产妇进行调查,收集产妇的基本资料和产褥乳腺的发病情况,分析产褥乳腺的危险因素。结果产褥乳腺的发生率为4.3%,其中,文化程度高和低产妇发生率依次为3.2%和6.8%(P=0.017),经产妇和初产妇的发生率依次为1.6%和5.0%(P=0.036),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为主的产妇发生率依次为3.1%和6.2%(P=0.029)。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2.201;95%CI:1.113~4.352)、初产妇(OR=3.460;95%CI:1.044~11.467)和人工喂养(OR=0.476;95%CI:0.241~0.941)是产褥发生乳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文化程度低、初产妇和人工喂养与产褥乳腺明显相关,是产褥乳腺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产褥期乳腺炎 母乳喂养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孕、产和哺乳妇女的安全用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由于孕、产和哺乳妇女的特殊生理状态和所患疾病的不同,加上所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倘若用药不当,将对孕、产、哺乳妇女以及胎儿、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和潜在的危害。为此应重视她们在用药方面的安全性。笔者等将有关的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了用药咨询系统。1系统的设计思想整套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模块按功能划定。可提供多窗口的人机会话界面。它以菜单方式供用户选择,并有详细的提示、只需按照提示选择菜单,即可完成各项操作。

  • 标签: 哺乳期妇女 微机咨询系统 不良影响 用药不当 药物种类 安全用药
  • 简介:人们虽早就知道“是药三分毒”,但对药物应用具有双重性,一是药物效应(即有效性),另一是药物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即安全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妊娠哺乳妇女使用药物后,该药物对胎儿及哺乳婴儿影响的认识更是模糊。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妇女 安全用药 药物应用 对药 药物效应
  • 简介: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IUD嵌顿异位12例,子宫穿孔后异位于腹、盆腔被大网膜包裹者2例。开腹取器;嵌顿于子宫肌层、宫颈、后穹窿10例。经阴道取出。其中1例TCuIUD横壁嵌入子宫峡部右侧。阴道取器时横壁断裂。钳取横壁时。横壁上铜套脱落。滞留于肌层.B超下钳取两次失败。患者拒绝再次取器。随访4年至今未孕。12例

  • 标签: 哺乳期 IUD 临床资料 子宫
  • 简介:目的探讨药房对哺乳患者安全用药监控的思考。方法对药房监控哺乳患者处方的必要性与现状进行分析,依据存在的问题与现象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策略。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哺乳患者的用药安全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包括患者本身并未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医师并未予以重视、缺少监控力度及健康难度大等;针对信息化强弱不同的医院分别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的缓解了上述不良现状,提升了哺乳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结论为确保哺乳患者安全用药,药房需要加强对患者安全用药的监控,把好监控关。

  • 标签: 药房 哺乳期患者 安全用药 监控
  • 简介:摘要:在万方、知网、维普、 Pubmed 等数据库查阅关于应用布洛芬对哺乳安全性影响的研究文献,得出结论:布洛芬为低脂溶性和高蛋白结合率的非甾体抗炎药,不容易透过血乳屏障,乳汁浓度一般低于1% ;在相对碱性的血浆中,多以离子型存在,进入乳汁中的量也会很少;美国 FDA 发布的哺乳用药安全等级,布洛芬为L1(最安全);婴幼儿的生物利用度低;即使少量被机体吸收,也较安全;所以在哺乳应用布洛芬,对母亲和婴幼儿用药风险较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选择。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非甾体抗炎药 哺乳期妇女 布洛芬 安全性
  • 简介:妊娠哺乳用药安全是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系统结构、药物检索数据库、孕期各阶段实时提醒等方面,浅析一种妊娠哺乳妇女用药安全和健康管理系统,为促进妊娠及哺乳合理用药、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为下一步研发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 用药安全 健康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利用中药丝瓜络"通经活络"的药理作用,治疗产后乳管堵塞而致的乳房胀痛、硬结、乳汁排泄不畅。方法将丝瓜络、蒲公英各20g水煎服。结果对35例初产妇部分或完全堵塞的乳管进行疏通,总有效率达97%。结论丝瓜络有"通经脉、利气血、乳汁下等药理功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汁排泄不畅,有治疗作用。

  • 标签: 丝瓜络 乳腺导管堵塞 乳腺炎 急性
  • 简介:FDA为贯彻实施"妊娠和哺乳规则(PLLR)",于2014年12月发布了供企业用的"人用处方药和生物制品说明书妊娠、哺乳和生殖潜能的内容和形式"指导原则;而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的指导原则。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以期对我国处方药说明书涉及到这3个小项的撰写和监管有所帮助,也对我国完善相应法规和创建相应指导原则有益。

  • 标签: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处方药 说明书 妊娠和哺乳期用药 指导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火针在浆细胞性乳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如意黄金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肿块大小等能客观的反应病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乳房肿块减程度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