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S)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SAP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SS微量泵静脉注射,24h维持;观察组于应用SS第4天注射rhGH。观察两组恢复情况、中转手术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炎性细胞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高迁移率蛋白-1(HMGB-1)、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各1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SS联合rhGH治疗SAP能够减轻炎症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中转手术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组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生长相关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59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GAP-43水平,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GAP-43水平(1.13±0.65μg/L)低于对照组(1.92±0.78μg/L)(P<0.01),其中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血症(LGAP-43<0.5μg/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2,P<0.05)。GAP-43水平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总分呈负相关(r=-0.47/-0.4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GAP-43水平的降低与精神病理症状(特别是阴性症状)有关,与精神分裂症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酶联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儿童性早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5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50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孩,再选取同时段50例正常发育女孩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之间的IGF-1差异。结果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及对照组的IGF-1水平为(362.45±109.45)ng/mL、(231.58±81.63)ng/mL和(221.58±86.95)ng/mL,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的IGF-1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F-1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且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中具有较好的鉴别作用。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围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56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1例)、轻度子痫组(20例)和重度子痫组(15例),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5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围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的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新生儿体长、头围、体质量指数(BMI)及出生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随产妇病情加重,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直接影响胎儿内分泌代谢调节,并随着高血压病情加重而加重,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围生儿 生长发育
  • 简介: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对早期急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及病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体缓解时间,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体缓解时间分别为(7.14±2.41)d,(4.03±1.53)d,(3.98±2.00)d,(8.05±1.01)d和(13.21±7.23)d优于对照组为(11.84±3.25)d,(7.28±3.05)d,(5.51±1.76)d,(11.50±1.05)d和(21.01±10.62)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分别为(50.0±4.4)ng/mL和(49.8±5.4)ng/m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1±2.1)ng/mL和(56.2±4.8)ng/mL(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早期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可降低急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 标签: 生长抑素 急性肠梗阻 炎性因子 总病程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因沉默对D-(-)-MTX/A549耐药细胞株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iRNA技术沉默D-(-)-MTX/A549耐药细胞株VEGF基因,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MMP-2mRNA,Westernblot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siRNA序列及阴性对照成功转染至D-(-)-MTX/A549后,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相比下降了2.2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表明转染成功。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D-(-)-MTX/A549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值均〈0.05),D-(-)-MTX/A549耐药细胞MMP-2mRNA、p-ERK1/2的蛋白达也较阴性对照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抑制VEGF基因表达可以抑制D-(-)-MTX/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MMP-2和p-ERK1/2信号通路。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氨蝶呤 耐药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的效果,以及联合方案对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以我院诊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方案,实验组使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方案,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下降,IL-10水平上升,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炎症反应抑制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生长抑素 乌司他丁 消化道出血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收治的53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相关指标水平,并比较不同疾病分期及病灶部位者各指标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于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具有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不同病灶部位者的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相关指标呈现异常的状态,且不同分期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胃癌 血清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治疗肾性骨病患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和骨代谢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XXXXXXX医院收治的84例肾性骨病患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通量透析器透析,实验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透析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和骨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FGF—23及骨代谢中腰椎骨质疏松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个月治疗后血清FGF—23及骨代谢中腰椎骨质疏松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有效缓解了肾性骨病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症状,清除患者血液中的FGF—23,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肾性骨病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