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童行为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调查旨在了解我市儿童行为问题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1资料采源及方法采用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M·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家庭环境调查表,对我市市区的一所重点小学,一所非重点小学1~5年级学生随机抽取600名进行调查,年龄在6~12岁之间。采用家长答卷法,调查前召开家长会讲解调查的意义及答卷方法。经整理有效答卷478份,输入微机分析。

  • 标签: 儿童行为问题 影响因素 重点小学 家庭环境 儿童精神病学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冲动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冲动行为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冲动行为情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冲动行为
  • 简介:眩晕的发生、发展、愈后均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较密切关系,能否针对心理因素进行恰当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作者对我院眩晕病人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心理因素与眩晕发病有一定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眩晕 心理因素 治疗
  • 简介:1文化程度对限盐行为的影响。文化程度低对高血压患者限盐行为影响较大,说明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限盐知识的介绍。

  • 标签: 影响因素 高血压 限盐行为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实施合理用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本文从医患关系、迷药心理、惧药心理三个方面探讨与合理用药的关系.

  • 标签: 心理因素 合理用药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6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气囊尿管行后鼻孔填塞后凡士林纱条填塞固定。对照组实施鼻出血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行为干预。并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组治疗效果、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焦虑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积极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保持血压稳定,降低再次鼻出血的风险,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高血压性鼻出血 心理行为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心理指导对慢性头痛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这期间本院慢性头痛患者94例为试验样本,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试验组(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心理指导),各47例,分析干预后心理弹性。结果:试验组心理弹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心理指导措施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指导 慢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观察对象50例,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研究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共两组,每组25例,一组为观察组,采取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以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暴力行为改善情况为评价标准,就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SSPI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值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MOA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暴力行为,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行为干预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因素。方式:任意选择80例去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并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全部患者的心态和情况,并将其分成心理不健康组(n=64)和良好组(n=16)。对2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年纪、文化水准、透析时间长短、血磷、血红蛋白浓度、甲状旁腺激素开展剖析。结论:年纪、患者文化水准、透析的时间长短、血磷、血红蛋白浓度、甲状旁腺激素是危害患者心理状态的有关因素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根据采用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心理认知行为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以及躯体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病性以及偏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96.74%明显优于对照组80.39%(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6个月,观察组在心理健康[(64.39±14.65)vs(53.47±11.62)分]、情感角色功能[(72.54±16.08)vs(51.82±15.34)分]、社会功能[(82.74±18.47)vs(67.23±14.75)分]、活力[(55.56±15.27)vs(41.64±14.26)分]、总体健康[(61.53±18.26)vs(45.72±16.24)分]、躯体疼痛[(76.37±21.43)vs(54.28±20.63)分]、躯体角色功能[(65.64±17.56)vs(54.53±15.42)分]、生理功能[(83.97±11.87)vs(72.62±12.23)分]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服务态度97.30%vs80.56%、技术水平94.59%vs81.94%、健康教育98.65%vs86.11%、关爱患者100%vs77.8%和心理支持100%vs90.28%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护理模式 泌尿外科 手术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现阶段,中国艾滋病传播以性途径为主,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危险行为比例高,流行形势严重。MSM人群也是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

  • 标签: 感染影响因素 IMMUNODEFICIENCY MSM 知识行为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增人口使人口老龄化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我国空巢老人数量也呈日益增长状态,这个现象将持续存在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空巢老人在老年人的比例占据越来越大时,空巢老人的心理不仅将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而且还会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阻碍。

  • 标签: 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同理心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同理心干预。对比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其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同理心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行为,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同理心 恶性肿瘤 心理行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6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焦虑症 睡眠障碍 睡眠心理行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针对肝胆外科患者开展柔性管理,对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心理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将40例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0例应用柔性管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并比较,对所有患者的遵医行为利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负性情绪均得到了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评分降低更为显著,组内和组间差异均显著(P

  • 标签: []柔性管理 肝胆外科 遵医行为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疗养干部睡眠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1年7月到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n=30)与干预组(n=30)。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和心理情绪。结果 干预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 老年疗养干部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疗养干部睡眠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1年7月到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n=30)与干预组(n=30)。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和心理情绪。结果 干预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 老年疗养干部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M·Bond编制的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分为攻击组(n=32)和非攻击组(n=36)在入院时和住院3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在发病期,有攻击行为患者DSQ不成熟因子分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DSQ中间型和成熟因子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病人的DSQ成熟型因子分明显增高(P〈0.01)。有攻击行为组患者DSQ不成熟因子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攻击行为与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心理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