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随着当今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制药工程项目中多元化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提高和优化,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针对制药工程项目中影响项目质量的反渗透技术,以及技术的改善和应用做出了分析和探究,对其原理和影响因素等也做出了简要的分析,争取为制药工程项目的生产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更好的保障制药工程项目的良好推进与项目管理的高效高质化。

  • 标签: 反渗透技术 原理 影响因素 制药工程 应用
  • 简介:医疗单位药房是药品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保证分零药品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院药房曾历经将原包装药品投放在大小一样的磨口玻璃瓶中按医师处方调配;保留原包装瓶按医师处方调配等方式,通过分析,后一种方式更科学。

  • 标签: 药房 玻璃磨口装置瓶 药品管理 药品有效期 “避光”药品 “遮光”药品
  • 简介:在急救和一些特殊治疗时,常需要快速补液。通常是向输液瓶内注气或以选用大口径的穿刺针或导管,对液体行加压推注。但压力不能恒定和持续,重复操作又费时费事,不能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我们研究的这套装置,利用氧气筒中的高压氧对输液进行加压,圆满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实践证明此装置操作简单而实用,现介绍如下:1材料、制作和性能(参见附图)

  • 标签: 加压输液 新装置 氧气筒 皮管 安全孔 夹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氧气和吸氧装置的调查,了解氧气和吸氧装置污染情况,为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湿化瓶内的液体56份、对氧气筒阀门未充气、充气和消毒后取氧气各2秒钟共90份进行培养。结果在56份氧气管道和湿化瓶及液体内革兰氏阴性菌27份,生长率为48.21%,其中绿脓杆占12份。调查氧气阀门污染严重,细菌含量较高。结论近年来,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呈上升趋势,是下呼吸道感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危重病人和抵抗力低的宿主。提示我们对吸氧装置应严格进行消毒,给氧过程认真按规程和无菌操作技术。此外,在氧气选择上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选用医疗用氧气。

  • 标签: 氧气 吸氧装置 消毒 无菌操作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学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现代医院王学松对连续被动运动装置(CPM)进行利用,便于手术过后开展连续而缓和的被动运动,其在膝关节手术康复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应用于上肢却并不多,相关报道也偏少。此次对手关节使用连续被动运动装置的方法、其构造情况和其应用到临床中的经验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了分析了其优点和存在的缺陷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综述国际上近年来吸入粉雾剂给药装置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出我国应加快对微粉化气雾剂药品的研发,尤其应注重对纳米技术在吸入粉雾剂中的应用.

  • 标签: 肺部给药 吸入粉雾剂 给药装置 纳米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X射线受检者应用防护隔离装置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方法采取某种装置装置前与装置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进行分析比较,得知该项装置的防护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该项装置可以有效屏蔽非受检位置,使得照射剂量明显下降,相比装置前照射剂量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屏蔽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优化医疗照射剂量,从而有效减少对受检者带来的辐射危害性,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X射线 防护隔离装置 受检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制备硝苯地平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以释药线性和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药物层中聚氧乙烯粘度选择、聚氧乙烯的用量;推动层中聚氧乙烯粘度选择、聚氧乙烯的用量,促渗剂种类与用量,包衣增重等对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 药物层中选择聚氧乙烯 N10 用量 132 mg ,推动层选择了聚氧乙烯 WSR-303 用量 60 mg 、氯化钠 20 mg ,包衣增重为 27 mg,24 小时内累积释放度为 97%, 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模型( R=0.9984 )。结论: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可有效控制硝苯地平体外释放。

  • 标签: 硝苯地平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 简介:第65届美国神经病学会(AAN)年会发布的一项初步研究表明,使用一种便携式手持装置进行无创迷走神经刺激(nVNS)是治疗急性偏头痛的一种有效、耐受性良好并且安全的方法。为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种可能有效的手段。(源自:药品资讯网)

  • 标签: 神经刺激装置 迷走神经刺激 急性偏头痛 治疗 神经病 便携式
  • 简介:当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呈现融合的趋势。在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挖掘和提取通识教育的精神,通过追溯历史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利用普遍联系原理使学生掌握交叉学科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职业精神并增强责任意识。渗透通识教育精神的专业教学大有可为。

  • 标签: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药剂学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冲洗装置在左半结肠梗阻手术中行全结肠灌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于术中应用腹腔镜冲洗装置经阑尾行全结肠灌洗后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结果:81例患者均完成Ⅰ期切除吻合,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无吻合口漏发生,无腹腔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冲洗装置在全结肠灌洗中操作简便,肠道灌洗速度快,压力可控,灌洗彻底,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全结肠灌洗 腹腔镜冲洗装置 Ⅰ期手术 左半结肠梗阻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肢体小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60例需行手及腕部小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原则分为橡皮片引流组(术后橡皮片引流)、自制引流组(术后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引流)各3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自制引流组临床疗效评分(8.72±2.08)分,伤口愈合时间(7.12±0.32)d,与橡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引流组并发症率为3.3%(1/30),橡皮片引流组并发症率为16.67%(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二次手术清创情况。结论在肢体小切口,尤其是手掌、腕部及指部术后采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引流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型 负压引流装置 肢体小切口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心室辅助装置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双室组和左室组,每组35例,双室组采用双室辅助装置治疗模式,及左室组采取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中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左心室辅助装置 双室辅助装置治疗 终末期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改进复方黄柏液处方对复方黄柏液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为复方黄柏液的处方优化和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大鼠腹部无毛皮肤为实验屏障,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黄柏的有效成分)在一定时间内的累积渗透量为评价指标,选出最佳透皮吸收接收液。同时考察通过添加1%冰片、1%薄荷脑及0.5%冰片+0.5%薄荷脑的3种改进处方制剂的透皮吸收效果。结果:(1)盐酸小檗碱含量在0.00372~0.0238μg(R2=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在以生理盐水、20%乙醇生理盐水、40%乙醇生理盐水、20%聚乙二醇为接收液时,盐酸小檗碱24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0.304、7.997、6.551、6.074μg,故采用生理盐水作为接收液;(3)1%冰片、1%薄荷脑及0.5%冰片+0.5%薄荷脑的3种改进处方制剂盐酸小檗碱24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4.014、13.291、17.895μg,优于原处方的10.304μg。结论:改进后的复方黄柏液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明显优于原处方制剂。

  • 标签: 复方黄柏液 盐酸小檗碱 透皮吸收 处方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