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新年伊始,一系列医药新政,如平均降幅达20%的新一轮药品降价、挂刚采购、推行社区医疗用药零差价以及基本药物制度等相继出台或实施。在这些新政的综合作用下,OTC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升温迹象,继而带动了零售药店的OTC药品销售。但是,这一系列的新政带给药店的并非都是利好消息。

  • 标签: OTC市场 零售药店 药品降价 药物制度 医疗用药 药品销售
  • 简介:长期适宜的运动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但有研究表明过度运动会损伤心血管功能。运动对心肌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在心肌纤维结构变化、心肌细胞自噬以及线粒体形态动力学等方面。应用中,制定运动处方或运动训练都需要科学选择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 标签: 运动强度 心肌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在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变化。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AUD分别为61.90DDD/100人/天、47.54DDD/100人/天;药学干预前,我院二代头孢菌素、硝咪唑类、三代头孢菌素的AUD列前3位,干预后二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的AUD列前3位;我院AUD排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奥硝唑注射液、头孢呋辛钠、头孢唑肟钠、头孢美唑钠、头孢西丁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药学干预后大部分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下降。结论:药学干预前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疗程过长、选药不当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督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药学干预 不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药效是其中多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中药药学研究经历了从“单成分、单靶点”到“多成分、多靶点”的转变,相应的药学评价模式也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过程,从最初针对单体成分的药学研究,到以单成分研究单味中药及复方的药学,再到多组分整合药学,以及之后的以药学一药效学结合模式评价复方药学。对以上中药药学评价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中药 药动学 评价模式
  • 简介:目前药学研究方兴末艾,国内对药学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综述了外用制剂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各自的研究进展;对外用制剂的应用现状和代谢特点进行了介绍,重点归纳了药物有效成分的药学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同时还指出药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今后外用制剂药学研究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药动学 外用制剂
  • 简介:颈部不适要防微杜渐快节奏的生活常常让人顾此失彼,忽略过度劳累引起的一时不适,经年累月,待到病情加重,难以忍受时才会意识到必须去找医生聊聊了。殊不知,在最初感觉不适之时就该引起重视,防微杜渐,向医生咨询并寻求帮助,将可能出现的大病遏止在萌芽阶段。正常情况下,人的颈椎骨呈弓形排列,有其正常的生理弯曲;而慢性劳损、年龄增加或外伤导致颈椎变直甚至形成反弓状态后,

  • 标签: 颈椎病 颈部不适 过度劳累 生理弯曲 慢性劳损 颈椎骨
  • 简介:雾化吸入是以氧气为动力,使药液雾化并推动雾化颗粒进入气道深部,降低气道阻力,降低呼吸肌负荷,同时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保障了吸入治疗的有效性。使用氧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感染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雾化吸入治疗 氧气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应用 临床 气道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妇科抗菌药物使用方面进行探讨,主要探讨的方向是妇科抗菌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实施的强度管理方法以及产生的使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是我院在2020年12月-2021年6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患者200位,通过实施随机分配将这200位患者分为实验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实验组(100人)患者在此期间接受的是妇科抗菌药物强度管理;对照组(100人)在此期间未接受妇科抗菌药物强度管理。结果:实验组(100人)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方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100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抗凝药物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抗凝药华法林、肝素等,因其自身局限性,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利伐沙班作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固定剂量、可预测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目前利伐沙班在临床应用中尚缺少监测指标,而一些高出血风险患者、怀疑药物过量或手术患者等又常常需要采取一定的监测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伐沙班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等相关研究,为利伐沙班临床安全用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利伐沙班 抗凝治疗 药物动力学 药效学
  • 简介:目的研究杜鹃素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学特征。方法杜鹃素单剂量ig给予大鼠后,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杜鹃素,通过DAS软件程序模拟计算,得出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相应的药学参数。结果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学参数为:t1/2α=(0.33±0.10)h,t1/2β=(15.22±8.98)h,CL/F=(14.89±3.45)L/(h.kg),Cmax=(1.61±0.14)mg/L,Tmax=(0.25±0.01)h,MRT(0-t)=(2.35±0.08)h,AUC(0-t)=(3.06±0.16)mg.h/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学研究;大鼠ig给予杜鹃素后,其在血浆中分布较快,半衰期较短。

  • 标签: 杜鹃素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房室模型
  • 简介:5月5日,商务部正式对外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在基层实施“医药分开”的目标,其表述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周边零售药店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不再设药房,医生只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可凭处方就近选择零售药店购药。”

  • 标签: 医药分开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试验 基层医疗机构 基本药物制度 《纲要》
  • 简介:柯大夫:我是一名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一直吃药,花费不少。最近医生告诉我说,有一种即将上市的新药在进行最后的试验,我可以尝试,以获得免费治疗。请问,如果我去参加的话,要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 标签: 药物试验 类风湿关节炎 免费治疗 柯大夫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高强度精确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效果。方法选取2018.2-2019.1我院妇科接收诊治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强度精确聚焦超声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患者痛经程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痛经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精确聚焦超声在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后有较高的有效率,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经情况,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强度精确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剂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但若使用不慎,就会有中毒的危险。人们早已对常见的毒性中药,如砒霜、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蟾酥等引起的不良反应予以了重视;但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在历代本草学著作中无毒性记载的药物,因使用不当也可引起毒性反应。如马兜铃、关木通、广防

  • 标签: 毒性中药材 毒性中药制剂 药动学 生物效应法 药物累积法 药理效应法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的液-质联用方法,并探讨酒制大黄中游离蒽醌成分对大鼠体内的药学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SD大鼠灌胃大黄生品和酒制品水煎液后,采用LC-MS测定血浆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的血药浓度的含量。结果:大黄酒制品组的药学参数(Tmax、Cmax、T1/2和AUC0-t)与生品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大黄酒制后,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Tmax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Cmax均较生品组高,AUC0-t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大黄酒制后有助于促进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的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但两者的半衰期T1/2均有所减少,说明两者在体内代谢较快;大黄酸的药学参数变化不大。结论:酒制大黄中游离蒽醌成分对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有较大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探讨大黄炮制机理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大黄酸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药物代谢动力学 液-质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