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比血常规检验静脉和末梢的差异。方法筛选2017年2月12日~2019月1月12日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人员76例,将其平均分为静脉组38例检验者和末梢组38例检验者,静脉组采集检验者的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末梢组采集检验者的末梢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静脉组和末梢组的检验结果。结果静脉组的RBC、PLT、WBC、HGB和HCT以及MCHC与末梢组进行对比,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末梢和静脉其结果具有差异性,静脉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并且稳定性也非常好,可作为血常规采样的主要样本。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检验
  • 简介:高尿酸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它在人群中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高尿酸症若得不到及时控制,血中尿酸浓度持续升高,则会直接损伤关节、肾脏、血管、胰岛,增加痛风发作、慢性肾脏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或者加快原发疾病的进展速度.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脏病 人类健康 发病年龄 尿酸浓度 直接损伤
  • 作者: 沈张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2期
  • 机构:江苏东台市五烈镇广山卫生院沈张凤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的急症之一,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致盲率很高。传统的治疗方法,药物控制眼压。角膜恢复透明后,行虹膜根切加小梁切除。临床上因术后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以及眼压难以有效控制等不良反应,房水代谢障碍晶体混浊加重,加之此类患者老年人偏多,以50至70岁最多。术后先后不同的时间内均需行白内障手术。近年来,由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操作技术成熟,加之摘除了晶状体,分离房角的理论支撑。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于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晶体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因此我院2015年至2017年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晶体,以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5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刘莉血液是人体内维持生命所必不可少的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简单来说,血液就是人体内部的搬运工,将人体所必需的氧气以及各种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并且将细胞的废弃物带走,。血液对于人体机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血液的健康程度将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寿命长度以及衰老速度。如果缺少血液,人体器官的正常活动都会受到抑制,缺失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器官衰竭。而大脑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统帅人体各器官运行的指挥官;脑组织控制着人的全部意识行为。当人体头部出现供血不足时,神经中枢就会受到巨大影响,而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也是由于神经中枢的损伤。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叶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彭州市中医医院叶华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一个大城市就像是一个大的齿轮,极速运转,而每个人就相当是站这个大齿轮上的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你只有努力奔跑,向着齿轮运转的反方向,竭尽全力的奔跑,一旦松懈的话就会被这个齿轮转出这个城市。现在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是越来越大,每天都是工作上班,很多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平常也挤不出来时间锻炼身体,总是吸烟酗酒,一味的放纵自己,透支自己,慢慢的身体也被累垮,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肾功能的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术后生化代谢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治疗的新生儿换血术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不进行处理,观察组则采用新型治疗,接受换血术的新生儿患者,分别观察1个月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对两组新生儿患者的血糖、电解质、血气的变化与新生儿患者生理机能的比较。结果新生儿患者经换血术治疗后,换血术后血清钠、血清钙与血浆渗透压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其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钙症、高血糖以及低钾血症的患者例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换血术能提高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是对新生儿生化代谢变化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上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换血术 败血症 新生儿 血生化代谢
  • 简介: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疏通组,常规治疗+α-硫辛酸组(共4组各40例)。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提高,NIHSS评分及MR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血液凝血指标有明显改善,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塞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因此,探究急性脑梗死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 标签: 疏血通 &alpha -硫辛酸 急性期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脑供不足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择取在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供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 80例,对其分组依照随机平均方法,组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辅助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头晕相关指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头晕发生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脑供不足引起的头晕症状对患者自身影响较大,可对其实施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头晕发生次数。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供血不足 头晕
  • 简介: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肾虚瘀证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之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肾虚瘀证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右当归丸合身痛逐淤汤。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明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症肾虚瘀证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的广泛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骨质疏松症 肾虚血瘀证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症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择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1月间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症患者 62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清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显著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不同血液净化治疗对尿毒症患者磷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三组,各组患者均为30例。三组患者分别给予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检查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者磷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治疗6个月后,HDF、HFHD组磷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值<0.05)。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磷水平较HDF组降低(P值<0.05)。结论HDF与HFHD应用于治疗尿毒症患者中能够起到清除效果。

  • 标签: 血液净化 尿毒症 血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指导对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高磷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90例肾衰竭血液透析高磷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45例)和观察组( 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高磷症护理指导,观察两组健康知识得分及护理前后高磷症控制情况。 结果护理前,两组 高磷症控制情况相近无显著差异P > 0.05);采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 高磷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 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高磷症护理指导,可加强患者健康知识,减少高磷症发生率。

  • 标签: 护理指导 肾衰竭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同型半胱氨酸症( HHcy)对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 2013年 6月 -2014年 6月本院收治的 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患者空腹血浆 Hcy水平分为 HHcy组和非 HHcy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和预后情况,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 HHcy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HHcy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更严重,预后多不佳。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疏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用疏通6mL加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g加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9.41%,高于对照组的55.8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疏通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疏血通注射液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PDCA循环在提高透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透室护士 20名,研究时间为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其中 2017年 6月前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2017年 6月后实施 PDCA循环,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与消毒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接触患者前洗手、接触患者后洗手、脱手套后洗手均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手细菌检测合格率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透室护士采用 PDCA循环,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手细菌检测合格率,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血透室 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维持性透 的 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评价临床 治疗效果 。 方法: 研究以我院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 69 例维持性透患者为研究对象,收录时间在 2016.12.15 至 2018.02.15 期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处理,分组结果为透组( 35 例)、联合组( 34 例),分别实施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甲状旁腺水平 。 结果: 研究组 DBP 、 SBP 、甲状旁腺水平在数值上均优于透组,且对比结果均为 P < 0.05 。 结论: 在 治疗 维持性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 症状时,联合使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顽固性高血压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临床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苯溴马隆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对高尿酸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高尿酸症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实验组采用苯溴马隆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尿酸(Uricacid,UA)、空腹血糖(Fastingbloodsugar,FBG)以及空腹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resistanceindex,HOMA-IR),分析对比两组数据结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UA、HOMA-IR与治疗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UA、HOMA-IR与治疗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UA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03,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HOMA-IR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81,P<0.05)。结论苯溴马隆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对高尿酸症患者能显著降低尿酸水平,明显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苯溴马隆 非布司他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为分析研究早期康复对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射分数及运动耐量的应用价值,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74名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实验组的37名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服务,对于对照组的37名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服务,研究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的运动耐量、左室心脏射分数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后,其运动耐量较强,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康复干预指导,实验组患者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其左室心脏射分数值增加情况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而言,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率,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经桡动脉 急性心梗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CR
  • 简介:目的观察苯溴马隆对痛风伴高尿酸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3月—2017年4月84例痛风伴高尿酸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给予苯溴马隆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分别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及血清IL-1β和NALP3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尿素氮、肌酐、血尿酸、IL-1β和NALP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溴马隆对痛风伴高尿酸症患者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不仅能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肾功能,还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苯溴马隆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