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调查研究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信念。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参与者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相关危险行为。结果:参与调查者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相关危险行为知晓率均较低,但对希望从多种途径了解AIDS疾病的相关知识者占比较高。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自我安全防护,并扩大HIV检测的覆盖面积,以便在疾病早期发现患者,并进行有效管理和治疗。

  • 标签: 农村居民 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 信念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遵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2020-2021年,在遵义市所辖县(市、区)的乡镇设置水质监测点。检测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和末梢水。各监测点于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全年共开展2次水质检测工作。结果:2020-2021年度共检测农村水水样1824份,合格水样1310份,总体合格率71.82%。2020年检测水样866份,合格水样596份,合格率68.82%;2021年检测水样958份,合格水样714份,合格率74.53%。共检测出厂水830份,合格620份,合格率74.70%;共检测末梢水994份,合格690份,合格率69.42%。枯水期共检测水样907份,合格668份,合格率73.65%;丰水期共检测水样917份,合格642份,合格率70.01%。经完全处理(含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水样1356份,合格1031份,合格率76.03%;仅消毒的水样426份,合格273份,合格率64.08%;沉淀过滤的水样24份,合格1份,合格率4.17%;未处理的水样18份,合格5份,合格率27.78%。结论:消毒剂指标与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偏低,是影响遵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应加强饮用水消毒处理,提高居民饮水安全意识。

  • 标签: 农村 饮用水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两种癌症筛查技术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2022年,我院对辖区276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由我院妇科医生进行妇科检查及HPV取材,筛查出高危型阳性人数252名。对275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筛查出乳腺异常人数99名。选取其中80例农村妇女中使用"两癌"筛查技术,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的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方法)和观察组(40例,接受新型的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技术)。结果:实验组宫颈癌阳性率、乳腺癌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即更多的早期癌症病例被检测出来。结论:新型癌症筛查技术在农村妇女中可能会表现出更高的阳性率,这意味着新型筛查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能够更早地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

  • 标签: 关键字农村妇女 “两癌”筛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中小学生口腔卫生教育进行效果分析 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本市普通中学和小学校各选一所学校,共计736人为观察对象,参加试点调查。以口腔卫生教育前的口腔健康情况为参照,观察口腔卫生教育后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以分析口腔卫生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的作用。结果: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后,中小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知识评分数值和口腔健康行为各项的数据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且差异符合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口腔卫生教育在我市中小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改善口腔护理习惯,在预防龋齿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口腔卫生教育 中小学生 作用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 标签:   近视眼 近视进展 近距离工作 戴眼镜 户外活动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 标签:   近视眼 近视进展 近距离工作 戴眼镜 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