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老王,男,56岁。因反复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心绞痛症状,经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予以口服阿司匹林75毫克/天,倍他乐克50毫克/天,辛伐他汀10毫克/天,消心痛3次/天、10毫克/次治疗。患者希望再选用一些中成药配合治疗……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配合治疗 芳香温通 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绞痛症状 阿司匹林
  • 简介:时下正是寒冷的冬天,街头巷尾不时飘过“大锅羊肉汤”的醇香。冬主寒气,人体易受寒邪入侵,再加上气候干燥、空气污染较多,体虚之人很容易患病。因此,冬季要注意适当调补滋养,增强免疫力。羊肉具有补作用,最宜在冬天食用。

  • 标签: 羊肉汤 温补 寒冬 增强免疫力 空气污染
  • 简介:目的探析补心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2018年1~12月明确诊断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纳入西医组(41例)与中西医组(41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常规西医联合补心阳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心功能。结果中西医组的总有效率(95.1%)高于西医组(82.9%),中西医组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心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行。

  • 标签: 温补心阳 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总结近年来中药寒热凉四性研究方法与思路,为中药临床用药及中药组方指纹图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查阅了近10年相关文献,从物质基础、理论研究等角度总结了10余种迄今为止的中药四性研究方法,并突出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发现中药四性研究呈现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药性新理论学说的提出,中药四性研究必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 标签: 中药药性 四性 寒热温凉 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
  • 简介:中药有"病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其中,以安宫牛黄丸最为声名远扬。它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之一,自古以来就享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誉。

  • 标签: 《温病条辨》 安宫牛黄丸 急症用药 清代医家 传统药物 紫雪丹
  • 简介:摘要:肩周炎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项疾病,其在发病过程中严重时不仅会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对患者身心健康发展也有一定影响。经过研究发现,这一疾病发病期比较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并且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大部分患者会选择通过针灸治疗的方式缓解病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针灸治疗肩周炎后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研究,期对肩周炎患者科学选择治疗方式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温针灸 肩周炎 治疗方式 研究
  • 简介:散光是指平行光线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圈的一种屈状态,多因角膜弯曲度不同所致.散光在屈不正病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率,也是矫治屈不正的重点.本研究对我院2001-2003年期间门诊记载的6014例3~80岁患者中散光的分布及散光屈光度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屈光不正 散光 屈光状态 统计分析 结果报告 弯曲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CC治疗雀斑的疗效。设置此次研究时间的区间范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邀请院内的40例雀斑患者参与到本次研究之中,依照随机的模式,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LPL治疗)与观察组(CC治疗)。对比两组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结果:干预完成后,观察组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雀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CC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CC光 雀斑 治疗有效率 疼痛程度
  • 简介:秋风萧瑟,风高物燥,干燥是秋季的主要特点。中医颇看重养生与天地自然之气合拍,即所谓天人合一。在五行中肺应秋,秋季燥气与肺相通,燥邪最易伤肺,损耗人体津液。肺主呼吸,与皮肤关系密切,同大肠相表里。据此易导致鼻燥、咽燥、燥咳、皮肤皲裂及肠燥便秘之疾患,还会诱发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宿疾发作。故秋季保健,重在养肺,兼顾滋肝益脾。

  • 标签: 秋燥 食养 皮肤皲裂 津液 肠燥 发作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6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评分、免疫细胞水平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身体与社会评分相比较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 05),治疗后在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社会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 P<0.05),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IgA、 IgG、 IgM等免疫细胞水平,存在的差异无统计意义( 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 P<0.05)。结论: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法可使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免疫能力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 标签: 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郁金内生真菌的抗炎抗氧化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炎抗氧化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炎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动物模型对已分离的50株郁金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采用DPPH法测试内生真菌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有21株内生真菌能够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并且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降低作用,其中菌株E3、E8、E17、E24、E37、E46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作用与萘普生相当;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8株。并且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中活性菌株E2、E17、E37在质量浓度为14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都在90%以上。结论郁金含有抗炎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E2、E3、E8、E17、E24、E37、E46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效果,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前景。

  • 标签: 温郁金 内生真菌 抗炎活性 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