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西药治疗虽有效,但久服副作用大,且停药后复发率高。最近,广州市中医院林穗芳副主任医师采用健脾固肾利湿法治疗高尿酸血症,远期疗效令人满意。

  • 标签: 健脾固肾利湿法 高尿酸血症 副作用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 ] 泄泻是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或完谷不,甚则如水样等特征。其多为脾虚湿盛,运无力,肠道功能失常所致,故中医学治疗时以运脾湿为原则。本文介绍了夏季泄泻的病因特点,以及运脾湿法的内涵,以进一步探讨中医学治疗夏季腹泻的具体方法。

  • 标签: [ ] 夏季泄泻 运脾 化湿
  • 简介:阳历三月,是中国农历二月时节,包括惊蛰、春分两个节气。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日:“促春遘(go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 标签: 健脾疏肝 五汁饮 早春 陶渊明 惊蛰
  • 简介:最近,国内各地气温较高,而且潮湿闷热,人们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笼里。很多人不仅没有胃口,而且心情烦躁,工作时又困顿疲乏,那么应该如何消暑降火呢?对此,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清热消暑的饮食来调理。

  • 标签: 夏季保健 降火 健脾 补液 心情烦躁 消暑
  • 简介:航天部721医院杨亚峰、汪红兵观察了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减轻肝脏负荷,停用保肝、降酶、退黄、支持等药物,合理饮食:患者均为寒湿型,故饮食禁食寒凉,平时饮食多食用温补食品,保证每日摄人足够热量。治以温阳健脾利水,用基本方,药物组成:制附子10g,干姜10g,吴茱萸6g,桂枝10g,茯苓15g,半夏9g,白术15g,薏苡仁15g,藿香10g,党参10g,枳壳109g,香附10g,川芎10g。30日为1疗程。结果显示:本组41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显效25例,好转13例,无效3例。

  • 标签: 温阳健脾利水法 肝炎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清明时节雨纷纷",4月是清明、谷雨节气,雨水充沛。随着气温不断回升,细菌病毒活跃度增加,这个时候人们易发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也易感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如何调养?

  • 标签: 清明时节 健脾祛湿 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病毒 支气管炎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健脾止泻汤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西医治疗,46例观察组患儿应用健脾止泻汤进行治疗,就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脾止泻汤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健脾固肾瘀组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6月间收治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按照住院前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固肾瘀组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微量尿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24hPRO)、血肌酐(Scr)、肾小球过滤(GFR)、尿素氮(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lb、24hPRO、Scr、GFR、BUN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健脾固肾瘀组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提升治疗水平,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健脾固肾化瘀组方 前列地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健脾益胃汤的应用,并联合化疗治疗做好相关治疗探究效果。方法:选取60例参与本次研究的胃癌患者,其就诊时间均在2018年1月到12月之间,随后进行分组。常规组、分析组分别采用常规药物(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健脾益胃汤进行治疗,并比较效果。结果:通过对参照组和分析组胃癌患者进行效果的比较,其中参照组、分析组胃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分析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P<0.05)。通过对参照组、分析组营养水平进行比较,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值分别为56.90±2.46g/L、109.45±2.03g/L、33.02±2.32g/L,分析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水平相对较优(P<0.05)。结论:采用健脾益胃汤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不良情况,效果较好。

  • 标签: 健脾益胃汤 胃癌 康复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小儿患者的过程中方剂健脾祛湿方的功效,以及对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蛋白、外周血γ干扰素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脾虚湿蕴型湿疹小儿患者126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将这13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3例。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外敷健脾祛湿方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则为单纯氯雷他定进行治疗,体重小于等于30kg的患者每次给予5mg,体重在30kg以上的患者则给予10mg每次,餐后吞服,每日一次。记录两组患者的皮肤湿疹面积、皮肤损伤状态、免疫学指标水平、患部瘙痒程度、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蛋白数量变化、外周血γ干扰素数量变化,填写中医证候评价量表。结果:使用t检验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肤湿疹面积和患部瘙痒程度进行比较,得p>0.05,说明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数据比较得,实验组患者的皮肤损伤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患部的瘙痒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经t检验得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蛋白、外周血γ干扰素数量可得接受健脾祛湿方治疗的患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经检验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中药健脾祛湿方对于脾虚湿蕴型小儿湿疹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较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于后续治疗的依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健脾祛湿方 脾虚湿蕴 湿疹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疏肝健脾方剂治疗)各15例。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以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对于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的治疗,相较于常规西药方法的治疗其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 疏肝健脾方剂 治疗 肝郁脾虚 胃病
  • 简介:目的建立健脾补肾颗粒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为固定相,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橙皮苷在0.631~3.15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9%(n=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3%(n=5)。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 标签: 健脾补肾颗粒 橙皮苷 高效液相法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胃炎患者予以疏肝健脾和胃方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1.10~2022.10就诊于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的慢性胃炎患者53例,随机方法分组观察,26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27例予以疏肝健脾和胃方加减治疗者纳入试验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较佳(P

  • 标签: 慢性胃炎 疏肝健脾和胃方 加减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健脾活血利水汤 疗效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益气健脾口服液中枸橼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中谱红ODS-H(250×4.6 mm,5 μm),流动相为0.1%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8),流速为0.7 ml/min,采用等度洗脱,柱温为28℃,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 μl,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枸橼酸的理论塔板数大于7000,峰面积的RSD为1.9,小于2.0%;枸橼酸浓度在25.31~126.5 μg/mL(R =0.999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色谱条件耐用性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为1.6;精密度的RSD%为0.4,表明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方法高效简便,准确性、重复性好,耐用性强,可为该款益气健脾口服液对枸橼酸质量控制的提供科学依据,更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益气健脾口服液中枸橼酸含量。

  • 标签: 益气健脾口服液 含量测定 枸橼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健脾温中方联合莫沙必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在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进行实验的昆明种SPF级小鼠28只,随机取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30只昆明种SPF级小鼠采用Atropine致胃肠运动功能抑制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将小鼠分为模型组(n=7只)、模型+莫沙比利组(n=7只)和模型+联合用药组(n=7只)。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干预,模型+莫沙比利组建模成功后小鼠禁食12h后,灌胃20mL/kg莫沙必利,模型+联合用药组建模成功后小鼠禁食12h后,灌胃20mL/kg健脾温中方联合莫沙必利,连续进行14d处理,计算各组大鼠胃排空百分率、小肠推进率指标,分析健脾温中方联合莫沙必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结果:模型+联合用药组与正常对照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联合用药组胃排空率,高于模型+莫沙比利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联合用药组小肠推进率,低于模型+莫沙比利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莫沙必利组胃排空率,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莫沙比利组小肠推进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将健脾温中方联合莫沙必利用于小鼠胃肠运动功能抑制中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小鼠胃肠运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脾温中方 莫沙必利 小鼠胃肠运动功能抑制 胃排空百分率 小肠推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