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6月是中国药理学会前理事长王刚教授90寿辰。学会办公室受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祥教授委托,走访看望了王刚教授夫妇,为他们带去生日的祝福。

  • 标签: 中国药理学会 理事长 秘书长 办公室
  • 简介:有人说,美食就是一门火与调料的艺术。纵观古今中外,许多人都在追求各种鲜明的口味,或甜,或咸,或肥厚……不过,为了健康,新的美国膳食指南建议,是时候卸去些肥甘厚味,去享受食材的天然美味了。

  • 标签: 减盐 脂肪 膳食指南 肥甘厚味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中国城市健康状况不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居民男性高发疾病中,脂肪肝居首位,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减肥 肝脏 城市居民 健康状况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开展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影像学结果。结果:从数据可见,Debakey1型主动脉瘤的夹层有动脉瘤的患者共有13例,Debakey2型则有4例,Debakey3型的则有47例。在所有患者中,真假腔有64例,膜分离错位64例,但内膜破口则有5例,主动脉分支受累则有38例。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无创伤,可以代替DSA有创检查,应用价值高。

  • 标签: 128层螺旋CT 全主动脉造影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诊断效果 Debakey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为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将患者分成对照、研究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妈妈别担心对于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的孕妈妈来说,"孕"途似乎并不平坦。甲会不会给肚子里的孩子带来伤害?治疗甲的药物会不会影响宝贝的发育?这两个疑问就像两座大山压在甲妈妈的心头。也正是这个原因,

  • 标签: 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停药
  • 简介:趁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刚过,问大家一个问题:人身体上哪个部位最忙最累?也许很多人会回答嘴最忙牙最累。吃,是每个人每天的必修课。可牙和嘴只是忙和累的表象,真正辛苦的其实是肠胃。要知道,消化系统也是有年龄的,年轻时把它累坏了,是会影响其寿命的。

  • 标签: 肠胃 茯苓 消化系统 必修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本纽20例,均为男性,年龄28~71(平均42)岁;应用彩超、多排cTA等检查明确诊断;DeBakey分型:I型5例、Ⅱ型3例、Ⅲ型12例;I型5例为急性期,2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行Betall+全弓置换+象鼻子技术手术治疗;Ⅱ型3例为急性期,2例采用BetaU+半弓置换手术;Ⅲ型12例,急性期10例,慢性期2例,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死亡4例,病死率20%;手术无死亡,I、Ⅱ型各2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症状,经治疗后好转;Ⅲ型术后效果均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瘤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DeBakeyI、Ⅱ型病例需行血管置换术;DeBakey型病例采用腔内隔绝技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 作者: 况志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况志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糖类及肉类的摄入也逐渐增多,再加上年龄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被高血压所困扰,最后患上主动脉夹层的也越来越多。身边一个老奶奶不小心摔倒,到医院查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后不到一天就去世了。因为感受到了叔叔阿姨的悲痛,同时也知道得了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老人很多。所以整理出关于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各种知识及防护知识,分享给被此病困扰的人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疫苗主动监测是20世纪末为弥补传统被动监测的不足而出现的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新模式。全球范围内,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含义理解和功能定位不尽一致,具体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动监测在疫苗安全性监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未来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现有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仍为被动监测,对开展主动监测的需求日益凸显。了解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的发展,认识其不同的含义和定位,比较不同的开展形式,借鉴现有的主动监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今后构建切实可行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体系。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 上市后监测 主动监测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男,24岁,因右中上腹渐进性增大搏动性肿块伴右侧腰痛1个月于1999-08-14入院。2年前有腰部钝性外伤史。当时体检"血压"正常。曾在多家医院检查,报告有"腹主动脉瘤、右肾萎缩"。入院检查:血压22/16kPa,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全收缩期杂音,周围动脉搏动正常。右中上腹肋缘下可触及一约6cm×8cm的局限性隆起

  • 标签: 假性腹主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夹层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三维重建图像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能力。方法49例主动脉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重建方法为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CPR),分别计算各种重建方法对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率。结果MPR,CPR,VR对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95.92%,95.92%,18.37%,对内膜瓣的显示率均为100%。MIP不能直接显示破口和内膜瓣。MPR,CPR,VR对真、假腔的显示率均为100%,MIP为67.35%。MSCTA同时可以发现主动脉之外的疾病。结论MSCTA适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显示,所采集的数据能够满足3D图像后处理的需要。MPR和CPR对主动脉夹层显示最好,VR次之,MIP最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