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春夏之交的江南大地,到处都笼罩在湿气之中,连空气都像可以拧出水来;而此刻在北方,则乍暖还寒。这种时节常使一些胃肠道疾病容易发生、复发或流行。

  • 标签: 胃肠道疾病 春夏 呼救
  • 简介: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和临床药师自身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得到医师和病人的认可[1].如何有效地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是每一位临床药师关注的重点.现就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药学服务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效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外科
  • 简介:目的:比较江西新钢中心医院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胃肠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收集该院上报的2010年3月—2013年1月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关于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共2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病例内容分为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比较两组药物的胃肠反应发生情况、胃肠反应持续时间和对原患疾病影响的差异。结果:与阿莫西林组比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和胃痛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对原患疾病影响较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或预防手术感染,虽然胃肠反应的发生率高于阿莫西林,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疾病的整体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

  • 标签: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胃肠反应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护理的质量。方法25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尚未实施风险管理前收治的2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比如护理差错事件、风险发生率、护理投诉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和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外科住院患者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护理投诉情况的发生,降低护理工作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外科 护理
  • 简介:9月16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梁裕教授应用Google眼镜完成颈椎前路手术的术中摄录和转播,获得成功。这也是Google眼镜这穿戴式数码装置在国内首次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据介绍,在40分钟的手术过程中,从切口显露、椎间盘切除减压,以及椎间隙准备到内固定融合,手术的全过程都通过Google眼镜以主刀医生的第一视角清晰地传输到各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GOOGLE 主刀医生 椎间盘切除 颈椎前路手术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A型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在2007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随访结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主要是切除主动脉中的内膜易破裂、撕裂部分,对剥离内膜进行修复,然后行人工血管移植置换/成形,并建立起主动脉管道,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心肌缺血、心瓣膜病变进行处理。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8例,发生呼吸衰竭、肺部感染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延迟苏醒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所有患者在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要降低ASAAD的病死率,尽早手术是关键。术式的选择要根据夹层破口范围、位置、根部增宽、主动脉瓣等情况来决定,“手术简化、效果良好”是基本原则。

  • 标签: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急诊外科 手术
  • 简介:10月15日.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自我药疗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承办,科园信海、瑞典BioGaia、造物游传、雀巢健康科学支持的《关于婴幼儿及学龄儿童胃肠健康与疾病预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培训中心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意大利巴里大学小儿消化科高级顾问,小儿消化内科/新生儿科专家FlaviaIndrio博士、瑞典Biogaia微生物学家StefanRoos博士、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自我药疗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药品安全合作联盟综合协调部部长李明霞、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李晓波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专家李在玲主任医师、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医疗总监周红主任,荣和儿童门诊部医疗总监蓬蕊主任作学术演讲报告。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学龄儿童 学术研讨会 疾病预防 婴幼儿 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多种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舌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患者采取迷走神经根上部位1-2根丝切断手术(R)进行治疗,9例患者采取显微外科减压手术(MVD)进行治疗,6例患者采取R+MVD术式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5.5年。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有效手术治疗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治愈率为100%;其中15例R术式患者,12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例患者3d后疼痛感消失,9例MVD术式患者,术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6例R+MVD患者术后疼痛感均立即消失;所有患者临床效果根据Taha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3例,差1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患者治愈率为93.3%(28/30)。结论舌咽神经痛患者应根据术中是否存在血管压迫及其压迫方式对R、MVD和R+MVD手术方式进行选取,随访结果显示3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舌咽喉 神经痛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循证护理路径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的疗效。方法将96例泌尿外科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对比观察2组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护士能力成长和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效率得分、护理质量评分、护士能力成长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循证护理路径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能提高护理绩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路径 泌尿外科 专病 绩效
  • 简介: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12年1月~12月神经外科126例Ⅰ类切口手术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26例神经外科清洁手术患者中,117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92.86%,除有10例为两联用药外,均为单一用药。在初次给药时机方面,术前0.5~2h、2~24h和大于24h用药者分别为40例、8例、13例,术后用药者56例。在术后持续给药方面,用药时间小于1d者为0,用药1~3d、4~7d、大于7d者分别为10例、42例和65例。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76.29元。综合评价用药合理性,不合理用药率为100%。结论该院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及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应用问题,需加强管理及行政干预。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茵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4例外科系统手术病历中有157例手术预防性应用了抗茵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81%,其中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8%,Ⅱ、Ⅲ类切口抗茵药物使用率均为100%;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换药无指征、联合用药无指征等。结论: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趋于规范,但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及督导工作。

  • 标签: 外科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性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合计3725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按合理用药指标进行统计。结果:经过3年的整治,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各项合理用药指标基本达到卫生部整治方案的要求,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情况持续提高。结论: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促进作用明显。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介入方舱内球囊临时封堵联合外科缝合止血在创伤性肾损伤出血犬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建立肾损伤出血模型并行肾动脉造影,实验组用球囊导管于二级血管处临时封堵止血,然后外科缝合伤口,撤除封堵气囊,复查造影,游离右侧肾动脉并结扎.对照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游离并结扎右侧肾动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肾止血时间、出血量、收缩压和脉搏,术前、术后1d、2周监测血红蛋白和肾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周观察肾脏组织学和病理损伤评分.结果实验组肾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收缩压、脉搏、肾脏病理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血红蛋白较术前降低,血清肌酐、尿素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血红蛋白和肾功能与术前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方舱内应用球囊临时封堵联合外科缝合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损伤止血方法.

  • 标签: 微创介入方舱 创伤和损伤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探索PDCA循环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成效。方法抽取本院普外科2009年7月~2010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作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2年6月、2012年7月~2013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分别作为管理组1~3,应用PDCA循环管理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管理前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使用合理率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显著性检验,判断是否取得显著成效。结果通过PDCA循环管理,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9.23%下降至7.91%(χ2=13890.16,P〈0.001),使用合理率从0.77%上升至90.44%(χ2=13571.10,P〈0.001),术后切口感染率从0.77%下降至0.66%(χ2=7547.58,P〈0.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预防使用率显著下降,使用合理率显著上升,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取得良好成效,今后应继续探索应用。

  • 标签: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PDCA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