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性,47岁。因灭火器开裂,高气压冲击胸腹部致腹痛2小时入院。查体:T36℃,R22次/min,P80次/min,BP100/30mmHg。体检: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四肢厥冷,左侧下胸壁可见大片挫伤痕,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及左中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块,脾区无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可疑。B超检查:盆腔可见4.8cm厚液性暗

  • 标签: 腹内多脏器严重损伤 救治 诊断 手术疗法
  • 简介:我院自1970年以来收治严重腹部损伤伴合并伤84例,现将救治体会及教训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6例,女性18例。年龄4~76岁。损伤器官最多12种,平均4种。1.2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2例,坠落伤25例,挤压伤7例,刀刺伤8例,枪击伤2例。

  • 标签: 合并伤 坠落伤 横断伤 挤压伤 教训总结 枪击伤
  • 简介:软产道损伤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而由外加腹压导致的严重软产道裂伤则很少见,我院自1983年~1992年10年间共有24名初产妇由于产时外加强力腹压导致了严重的软产道损伤,教训极为深刻,故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24例中胎儿宫内窘迫者12例,因宫缩乏力所致第二产程延长者8例,因胎头方位不正所致第二产程延长者4例

  • 标签: 软产道损伤 临床分析 阴道壁裂伤 第二产程 胎儿宫内窘迫 会阴Ⅲ度裂伤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严重多发伤并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方法控制损伤措施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患有严重多发伤并骨盆骨折的34例患者有关资料,与采取不同救治方法相结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院前急救及控制损伤措施,对两组患者抢救结果及发生并发症的比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救治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在产生并发症比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多发伤并发骨折 急救治疗 损伤控制措施
  • 简介:病例:患者,女,19岁。因“摔伤致颈部疼痛,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二便障碍2月余”于2011年1月17日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诊断为“颈6椎体骨折术后、颈4脊髓损伤、左桡骨colle’S骨折”。入院后给予营养神经药物、理疗、针灸等康复治疗。患者于2月2日出现“发热,体温(T)38.3℃,尿常规白细胞5.8个/高倍视野,给予硫酸异帕米星注射液0.4g(日本旭化成制药生产,批号:EXA14CS,规格0.2g)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计12天。2

  • 标签: 脊髓损伤患者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吲哚美辛 抗菌药 营养神经药物 硫酸异帕米星
  • 作者: 左应才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宜宾市骨科医院左应才脊柱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的创伤,其中以胸腰段骨折的发生率最高,脊柱骨折的病因复杂,多见于男性,其一般是由于间接的外力或者直接的外力作用下导致的,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主治医师一般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牵引、复位、固定等保守的治疗,但如果患者情况较严重时有需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脊柱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的损伤易造成患者的脊柱骨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等低能量的损伤也容易导致老年人的脊柱骨折。脊柱与脊髓相邻,在脊柱骨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损伤到脊髓,损害小时就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损害大时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就脊柱骨折而言,从现场急救到途中的搬运再到诊断的治疗,最后到后期的护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因为任何小的失误对脊柱骨折患者而言可能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方案的应用成效。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为抽取研究对象时间,具体构成为:62例患者,对其行分组处理后,组别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指导依据为:奇偶数字法,全部患者检查后,确诊为“严重多发伤同时并发急性肾损伤”,并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为其提供;在RIFLE分级Ⅰ期治疗为对照组,RIFLE分级F期治疗为观察组,各组收纳患者以31例为主,比较最终效果。结果:不同时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关于总有效率比较,(74.19%)VS(93.55%),数据在观察组中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既可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较好改善,又能提高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总有效率、预后水平,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急性肾损伤 总有效率 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效果
  • 简介:1病案摘要例1.患者女,12岁,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阵发性惊厥,在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入院诊治。经吸氧、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用量不详),住院20天,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脑脊液检测结果正常而出院。出院后自行停药。1周后患者出现阵发性烦躁、哭泣、心慌,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每日发作4~5次,伴低热,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乏力,

  • 标签: 地塞米松 副反应
  • 简介: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22个病种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障范畴,分别是儿童白血病、先心病、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结肠癌、直肠癌、胃癌、i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儿童苯丙酮尿症和尿道下裂。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全面推开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工作,尽早启动大病保险补偿兑付,以省(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统—政策,统一组织实施,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招标机制,以地市或省为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根据新农合基金规模、基本医保保障

  • 标签: 农合基金 重性精神疾病 耐药肺结核 儿童白血病 结肠癌 医疗保险
  • 简介:1例87岁老年女性患者因高血压自行服用硝苯地平10mg,3次/d。第2天,患者颈、躯干、腹背出现潮红伴瘙瘁,四肢肿胀及体温升高。入院查体:T38℃,R98次/min;局部皮肤出现脱屑,占体表面积1/4。实验室检查:WBC17.5×10^9/L,中性粒细胞数14.8×10^9/L。诊断为药物性剥脱性皮炎。给予左西替利嗪、葡萄糖酸钙、西米替丁、地塞米松治疗。8d后患者T36.8℃,R20次/min,WBC9.7×10^9/L,中性粒细胞数8.25×10^9/L,皮肤潮红、瘙痒减轻,肢体胀肿消退而出院。

  • 标签: 硝苯地平 剥脱性皮炎 不良反应
  • 简介:记者在我国一些中药材产区调研了解到,随着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各地不断加大对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许多野生资源开采严重“透支”,部分物种消亡或濒临灭绝。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野生资源人工种养的研究,并不断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养规模和水平,但大多数地区仍处于“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滥用化肥和农药引发重金属、农残超标等现象严重,中药产业发展遭遇“源头之困”。

  • 标签: 中药材资源 野生资源 中药产业 药材规范化 生产模式 家庭作坊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的最佳治疗方法,以提高严重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6例严重烧伤患者分A组(传统治疗组)72例,B组(综合治疗组)8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结果A组:痊愈29例,未愈和放弃治疗的16例,死亡27例.B组:痊愈63例,未愈和放弃治疗的12例,死亡9例.结论综合治疗可提高严重烧伤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严重烧伤 综合治疗 预后 创面处理 抗休克治疗 参麦注射液
  • 作者: 彭飞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彭飞虎肠梗阻的定义是指肠腔的机能性或是物理性阻塞。多发病于小肠,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致命疾病之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严重烧伤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而严重烧伤后脑水肿作为烧伤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病因复杂,伤情严重,发展越快,后果越严重。尤其小儿,因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严重烧伤后较成人更易发生脑水肿。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在临床上往往被其它并发症所掩盖,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了解其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正同益被人们所重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件脑水肿。现研究已证实,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兼有瓶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两种,前者因血管本身通透性的改变,或伤后补液过多引起细胞内外间隙扩大,细胞外稀释性低钠血症而发生:后者多为烧伤释放毒性物质吸入或烧伤后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成,如一氧化氮(NO)及谷氨酸的产生过多等,同时脑内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致细胞源性脑水肿。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严重烧伤后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的毒作用,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EAA)的毒性损害,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水通道蛋白等因素有关。

  • 标签: 烧伤 脑水肿 发病机制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 简介:我院烧伤中心自1999年8月引进荷兰产的"Redactron悬浮流体式烧伤治疗床"(以下简称悬浮床),治疗严重烧伤伤员30例,疗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悬浮床 严重烧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经验与教训,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10年间收治的23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中诊断、急救、手术等问题,提出早期救治的要点。结果本组死亡27例,占11.44%,治愈209例,占88.56%。颅脑损伤为主要死亡原因,其次为大失血。结论抓紧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准确性,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多发伤 急救 诊断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