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活动矫治器常用正畸矫治器,只有固位良好,才能发挥作用。目前活动矫治器常用单臂环、箭头卡邻间钩固位,这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些问题:单臂环对于乳牙或者倒凹不足牙齿固位效果欠佳;采用邻问钩或箭头卡虽然能够获得较好固位效果,但这容易压迫牙龈乳头,造成患者不适。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固位装置 设计方法 固位效果 正畸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多合粘结系统传统全酸蚀系统在釉质本质边缘微渗漏情况。材料方法取30颗牛牙,颊侧制备V类洞,洞深达到釉牙本质界,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10颗。第1组用Etch&Prime多合系统粘结,第2组用PromptL—Pop多合系统粘结,第3组用35%,磷酸加Prime&Bond2.1系统粘结。将标本贮存在湿度为100%环境中24小时,再浸泡于50%硝酸银溶液中24小时,然后放入显影液中15分钟。将标本颊舌向纵行切开,观察微渗漏情况并按0~3分级标定。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在釉质边缘微渗漏情况第1组与第2组及第1组与第3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第2组与第3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牙本质边缘微渗漏情况三组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所采用3粘结系统中,PromptL—Pop多合系统在釉质边缘具有最小微渗漏,而在牙本质中三者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多合一粘结系统 釉质边缘 微渗漏 全酸蚀系统 牙本质边缘
  • 简介:本质敏感指暴露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特定原因引起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目前最为广泛接受本质敏感机制流体动力学理论。牙体硬组织缺损牙龈退缩所造成本质暴露本质敏感发生前提。牙本质敏感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属于排除性诊断。牙本质敏感在我国成人中比较普遍,患病率为29.7%。我国口腔医生对牙本质敏感相关知识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预防牙本质敏感首先必须改变或去除危险因素。牙本质敏感治疗原理包括减少牙本质小管内液体流动(或)阻断牙本质小管内神经传导。抗敏感牙膏首选推荐、适合患者自己使用本质敏感控制方法

  • 标签: 牙本质敏感 抗敏感牙膏
  • 简介:目的评价牙本质即刻封闭技术对牙体预备后活髓基牙牙本质敏感程度影响。方法30例患者行后牙三单位固定义齿修复,每例口内有2颗活髓后牙参与实验,基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在基牙预备后行即刻牙本质封闭,随后取模。对照组在基牙预备后常规取模,不进行即刻牙本质封闭。1周后行最终修复,全冠粘接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检查记录患者本质敏感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定义齿粘接后1周及1个月,实验组出现敏感基牙数少于对照组(1周:Z=-1.88,P=0.03;1个月:Z=-2.15,P=0.02)。粘接后6、12及18个月两组敏感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Z=-0.69,P=0.30;12个月:Z=-0.41,P=0.69;18个月:Z=-0.42,P=0.52)。比较两组敏感程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敏感基牙,敏感程度主要为1度;对照组主要为1度及2度。1周及1个月观察点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P<0.05,1个月P=0.027)。结论活髓基牙牙体预备后行即刻牙本质封闭,可有效降低术后短期内牙本质过敏发生率,减小患者术后不适感。

  • 标签: 牙本质粘接剂 牙本质封闭 牙本质敏感
  • 简介:目的:文献中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牙龈退缩分度方法.但是这些分度方法都未见有经过有效统计学分析验证。因此,这些分度方法在不同临床医师中应用时.是否都同样有效还不详。本研究旨在研究牙龈退缩分度方法在检查者自身检查者问致性.并评估其在不同临床医师中致性。材料方法:通过以下3个方面评估提出分度方法:牙龈角化组织量(〈2mm或≥2mm).是否存在牙颈部非龋性病变以及是否存在邻面附着丧失。采用盲法分析3位检查者KaPPa统计值(致性检验)。结果:使用该新分度方法对120例牙龈退缩患者进行评估,牙龈角化组织变量检查者自身致性值为074~096.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检查者自身致性值为067~094,邻面附着丧失变量检查者自身致性值为0.70~092。牙龈角化组织变量检查者问致性值为070~085.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检查者自身致性值为054~059,邻面附着丧失变量检查者自身致性值为054~077。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人群,新提出分度方法在调查者中致性为中度到高度。因此.该方法可以判定牙龈退缩严重程度。

  • 标签: 一致性检验 牙龈退缩 检查者 分度 非龋性牙颈部缺损 附着丧失
  • 简介:对于轻度牙列拥挤,笔者几年来采用先分牙再去邻面釉质方法,认为此法准确,安全可靠。1、方法:①分牙,取根直径0.5mm,长5cm黄铜丝,弯成外科缝针弧形,用持针器夹着铜丝先从颊侧或唇侧穿过邻接点下方,再从(切)向折回来,旋转拧紧。使患...

  • 标签: 分牙 外科缝针 邻接点 防龋材料 牙列拥挤 质的方法
  • 简介:目的:比较人离体牙在低温冷冻保存前后本质牙髓细胞生物特性,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需要拔除无龋坏、无缺损新鲜离体前磨牙或第三磨牙40颗。其中20颗离体牙制成牙本质盘标本,随机分为程序降温组新鲜拔除组,每组10颗;冻存复苏后,进行力学分析以及用扫描电观察两组标本本质表面纵剖面。剩余20颗牙使用改良组织块法原代分离牙髓细胞,冻存复苏后,观察分析冻存前后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结果:低温冷冻保存复苏后,离体牙本质牙髓细胞生长特性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程序低温冷冻技术保存牙齿,牙体牙髓组织生物学特性均能保持良好。

  • 标签: 低温冷冻保存 牙本质 牙髓细胞 生物特性
  • 简介:橡皮障常在牙髓治疗涉及酸蚀技术牙科修复治疗时应用。过去因为使用技术上困难而导致不良后果,使很多牙医不愿意使用橡皮障,例如当紧绷橡皮布张力过大牵拉橡皮障夹时会使夹整个橡皮障松脱。固定在磨牙上橡皮障夹尤易受影响。这种不受欢迎张力源于牵拉橡皮布使之固定在传统支架上。作为新选择,易于使用橡皮障支架(安全T支架)被发明。这种新支架其摁扣设计与支架相紧密配合部件被稳固地按压到起时引起了橡皮布的卡钉效应,通过这种方式橡皮布在没有牵拉情况下与支架牢固地结合在起,这样牵拉橡皮障夹力变小。橡皮障布张力降低使隔湿过程变得容易,且允许使用标准橡皮障夹。更进好处,支架升高边缘为橡皮障提供了个屏障以阻止少量液体漏出,这将使病人更加舒适。

  • 标签: 橡皮障架 牙髓治疗 酸蚀技术 T支架 制作方法
  • 简介:该文旨在评估内镜辅助下经口咽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下颌骨髁突根部颈部骨折中应用。6例年龄小于16岁患者(男1例,女例;年龄7-15岁,平均13.4岁1共有9侧下颌骨髁突根部颈部骨折,骨折断端移位均大于45°。骨折分类根据常规X线片、CBCT或CT影像。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颌骨髁突 经口咽入路 骨折断端 青少年儿童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激光预备牙本质形态学变化黏结强度影响。方法2013年5月至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集20~40岁新鲜拔除活髓第三磨牙20颗及根尖发育完全前磨牙8颗,铒、铬:钇钪镓石榴石(Er,Cr:YSGG)激光处理暴露牙争面牙本质,然后按照不处理、37%磷酸酸蚀、自酸蚀及0.5mol/LEDTA调节各自分为4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前磨牙牙本质处理面形态;第三磨牙使用Adpereasybond或Singlebond2黏结,Z350树脂逐层堆积树脂冠后,制作哑铃型试件进行微拉伸黏结强度测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SEM观察发现:前磨牙激光预备后不处理组(对照组)牙面不规则,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磷酸酸蚀组牙本质表面最规则,自酸蚀组EDTA处理组处理后表面变化不如磷酸酸蚀组明显。微拉仲黏结强度测试结果显示,第三磨牙分组后3处理方式牙本质黏结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磷酸酸蚀组黏结强度最强(P〈0.05),而自酸蚀组及EDTA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磷酸酸蚀、自酸蚀及0.5mol/LEDTA调节3处理均可提高激光预备本质黏结强度,37%磷酸酸蚀组获得最佳短期黏结效果。

  • 标签: 激光 牙本质表面处理 微拉伸黏结强度
  • 简介:选择种植修复患者,关注不是种植体,而是种植体所支持修复体功能与美观效果,同时希望尽可能提高性价比缩小手术创伤。如今,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体美学效果已经能做到非常逼真.天然牙难以区分。因此.在评估种植修复体时,要将其与传统牙支持式固定桥在美学功能上进行比较。种植修复上颔切牙缺失口腔种植学中最具挑战性工作之。种植体数目种植体位置对于能否获得最佳最终修复效果尤其重要。本文阐述将2颗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到中切牙位置,使修复体获得足够生物机械性能最佳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种植修复体 切牙缺失 上颌前牙 种植体植入 设计 治疗
  • 简介:“粘结牙科学”出现大大简化了窝洞制备指导原则。现行窝洞制备设计方案与范围扩展主要是基于龋病病损范围与形状.在可能情况下会稍稍扩展制成洞缘斜面从而符合微创牙科学现代理念。各种新型去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使用塑料陶瓷车针、改良龋坏显示染色剂、酶促龋坏溶解剂、龋坏选择性声磨技术、气磨技术激光消融技术。这些技术都旨在尽可能选择性地去除或帮助去除龋坏感染组织.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龋坏累及组织(累及层).从而做到微创治疗。每技术都需要个特定去龋终点.并会形成不同性质剩余牙本质基底,因而对粘结方法接受力也不同。本文综述了去龋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对剩余牙本质组织粘结能力影响。

  • 标签: 微创牙科学 牙本质龋 去龋 复合体 牙本质界面的粘结力
  • 简介:对于烤瓷冠龈缘欠缺,做法请技工在龈缘加瓷.但因技工多不接触临床,加少了,龈缘仍有欠缺.加多了,造成烤瓷冠就位困难,调改又容易造成崩瓷.对这种现象,作者在临床上应用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修补烤瓷龈缘欠缺,收到良好效果.材料:9%氢氟酸,15%磷酸,"滴棒”强力通用粘接剂(瑞士briuant),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瑞_士briuant).光固化机,树脂打磨抛光器.

  • 标签: 烤瓷冠 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 牙体缺损修复术
  • 简介:近年研究发现,辛伐他汀可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成牙本质向分化,有关牙本质再生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开展。本文辛伐他汀促进牙本质再生修复机制、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辛伐他汀 牙本质 再生修复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4机用镍钛系统体外预备根管后产生牙本质微裂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根管预备器械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鞍钢集团总医院口腔科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鞍山医院口腔科门诊拔除新鲜完整下颌切牙为研究对象,按统标准选择125颗样本制作研究模型,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将样本平均分为5纽,4个预备纽分别应用机用ProTaperNext(N纽)、WaveOneGold(W组)、M3-Pro(M组)、ProTaperUniversal(P组)进行根管预备,余下组作为对照(C组)不进行根管预备。在距根尖3、6、9mm处水平切割牙根,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截面出现牙本质微裂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未预备C组没有发现牙本质微裂,P组产生微裂牙数与N组、W组M组分别对比均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预备组在距根尖3mm处产生微裂牙总数对比距根尖6mm处9mm处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可能造成牙本质微裂,在距根尖3mm处产生微裂要显著多于距根尖6mm9mill处;相较ProTaperUniversal,使用ProTaperNext、WaveOneGoldM3-Pro可显著降低微裂发生率。

  • 标签: 镍钛器械 根管预备 牙本质微裂 牙根纵裂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牙齿保护意识增强,临床上要求对残根残冠修复患者也越来越多,桩核冠制作也就越来越常见.桩核冠修复先完成桩核制作,再在桩核上制作全冠修复体.目前,桩核熔模制作,通常用细钢丝嵌体蜡在口内完成,这种方法使患者张口椅位占用时间长、医生操作不方便,有时蜡型容易变形,精密度达不到要求,效果不甚理想;而口外模型法制作桩核时.桩钉蜡型不易从根管内取出,且易折断,桩核常难达到临床上固位要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38例患者采用了改进制作桩核熔模方法,取得了较理想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桩核 熔模 冠修复术 牙缺损
  • 简介:人牙可溶性蛋白由多种细胞外基质生物活性蛋白组成,但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而且,它们在牙再生中作用也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分析147EDTA萃取牙蛋白(ESTPs),发现了29未在牙齿中报道过蛋白成分。

  • 标签: 可溶性蛋白 牙齿再生 蛋白组分 人牙 牙本质 能力
  • 简介:目的:研究获取最大牙尖交错位牙弓三维数字化(3D)模型方法.并评价该建模方法尺寸咬合精确度。材料与方法:用常规个别托盘印模技术获取每颗牙齿精确模型.用改良咬合记录技术记录在最大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牙齿相互关系。这种改良技术可以降低由于张口行为诱使下颌骨呈弯曲变形所导致咬合记录不准确性。通过采用颊前庭腭侧两硬性支架来防止咬合记录时记录材料变形。全牙列人造石工作模型上耠架后.比较两硬性支架辅助殆记录对模型咬合尺寸精度影响。此外.试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个健康志愿者,采用以上记录方法,通过检查其咬合接触形式接触点分布来评价上述两不同咬合记录技术获得耠接触精确性。结果:使用腭侧颊前庭硬性支架辅助进行咬合记录.测得模型牙弓宽度减少量平均值分别为0.03±0.017mm0.269±0.114mm。腭侧硬性支架辅助咬合记录模型尺寸精度与常规个别托盘印模技术精确度相似。3D牙弓模型得到咬合接触形态分布与咬合记录材料透照影像获得殆接触相似.从而表明了这种记录方法准确性。结论:本试验所提出建模方法,配合使用腭侧硬性支架.可以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 标签: 咬合接触 精确模型 尺寸精度 牙弓宽度 数字化 牙尖交错位
  • 简介:1、病例选择:选择23例,均为第恒磨牙残冠或残根病人,其中男10名,女13名,年龄在13~17岁。拔除残冠残根后开始正畸治疗。2、方法:①正轴带环制作:取直径0.5mm不锈钢丝,在端3mm处弯成90°角,将端点焊在颊面管上。将不锈钢丝放置颊侧...

  • 标签: 第二恒磨牙 近中移动 第一恒磨牙 正畸治疗 不锈钢丝 残冠残根
  • 简介:本质过敏常见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效果特别是远期效果多不理想,临床上颇为棘手问题.本文对牙本质过敏症发病机制、治疗原理及近年来临床应用治疗方法综述.

  • 标签: 牙本质过敏症 药物治疗 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