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萎缩性舌炎是指舌黏膜的萎缩性改变,可由多种全身性疾病引起。除舌乳头萎缩消失外,舌上皮全层以至舌肌都可萎缩变薄,全舌红绛,光滑如镜面,故又称光滑舌或镜面舌[1]。萎缩性舌炎的病因是复杂的,慢性贫血、干燥综合征及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导致舌乳头的萎缩。因此,临床治

  • 标签: 萎缩性舌炎 病因 舌黏膜
  • 简介:过去对脉管疾病的描述往往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相混淆,从而导致不恰当的治疗及医学文献记录的矛盾。Mulliken和Glowacki系统描述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差别,认为血管瘤是真正的肿瘤,在组织学上表现为细胞增殖。在治疗方面文献报道也存在不同,有人认为血管瘤可以完全自行消退,而部分文献却主张对病变进行干预。最近.对血管瘤自然病程研究增多,并对血管瘤是观察还是干预的选择进行了讨论,设计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文分2部分,第1部分结合新近文献,综述血管瘤的诊断及其自然病程,并与旧的文献作了比较。第2部分介绍了血管瘤是治疗还是观察的原则,推荐治疗方法,并着重论述了外科技术。

  • 标签: 血管瘤 幼年性 医学文献 治疗方案 皮肤 脉管畸形
  • 简介:面颊部由于其显露的部位以及相对有限的组织量,给重建修复带来了挑战。同时,作为面部最大的美学亚单位,颊部毗邻鼻、眼、唇、口等多个颜面部重要器官,在保证高质量缺损修复的同时,应确保周围器官的形态、功能不受影响。修复重建外科医师需要根据缺损的大小、层次、位置选择最优的修复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本文针对颊部皮肤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做一综述。

  • 标签: 颊部重建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 简介:目的:克隆培养SD大鼠皮肤真皮多能干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以期为组织工程再生牙齿探寻一种可靠的成体干细胞.方法:采用贴壁细胞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出生1d的SD仔鼠掌趾部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检测其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并对其进行分子标志分析.结果:培养获得的SD大鼠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其中7株单克隆来源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较高的细胞群体倍增能力;同时,这部分细胞高表达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CD44和CD90;成骨诱导后可形成矿化结节,成脂诱导后可见细胞内出现脂滴.结论:利用贴壁细胞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可获得具有类似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真皮多能干细胞.本实验成功培养并获得了单克隆来源的真皮多能干细胞,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皮肤 真皮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随着对免疫机理不断深入的认识,口腔与全身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关注.现就超敏反应疾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等5类口腔与皮肤共患的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并对这5类疾病的指导性诊疗建议进行论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 标签: 口腔 皮肤 免疫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萎缩下颌无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下颌牙槽骨重度萎缩的15例无牙颌患者,在前牙区植入2-4枚种植体,利用球帽附着体固位制作覆盖义齿,l,3,6,12个月复查评价种植体和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结果:15例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经12个月观察,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发音清晰度、咀嚼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下颌牙槽骨严重萎缩的无牙颌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种植体 球帽附着体 覆盖义齿 萎缩
  • 简介:该文旨在研究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治疗血管瘤的效果.并与未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在2001-2003年间对75例皮肤血管瘤的患者进行研究.将病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系统给药组、局部给药组。对照组定期复查,以记录肿瘤的变化。系统给药组,口服泼尼松龙,剂量为2mg/kg·d隔天服用,8周后逐渐停药。局部给药组,氟羟泼尼松龙局部注射.剂量1-5mg/kg,最大剂量30mg,隔月给药,共注射6次。测量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增殖期的持续时间、肿瘤形态改变及并发症.以评价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肤血管瘤 激素治疗 皮质类固醇 婴幼儿 局部给药治疗 氟羟泼尼松龙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BEGO种植体系统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重度牙槽骨萎缩无牙下颌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对重度牙槽骨萎缩、普通义齿固位极度不良的7例下颌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植入2-3枚BEG0柱形螺旋种植体,共植入种植体17枚,后期采用球基台作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定期复诊观察评价种植和覆盖义齿修复效果。结果:全部17枚种植体均顺利一期愈合,愈合周期平均3个月,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经6-12个月观察,义齿稳定、咀嚼功能恢复理想,容貌改善明显,患者满意。结论: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重度萎缩无牙下颌,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患者容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球帽附着体修复,简单经济,易于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推广。

  • 标签: 种植体 覆盖义齿 附着体 牙槽嵴 萎缩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人颌面部皮肤的色域范围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美能达CR-100色度计对四川地区3045名中国人的颌面部肤色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此地区颌面部肤色95%正常值色域范围分别为Y:19.19~33.81;x:0.366~0.396;y:0.354~0.374;L*:51.34~65.34;a*:6.05~14.59;b*:14.32~20.74;C*ab:17.22~23.68;H0ab:0.82~1.26.结论:中国人颌面部皮肤具有特定的色域范围,其色度值频数呈正态分布.

  • 标签: 颌面部 皮肤 中国人 正常值 四川地区 分布情况
  • 简介:多数有关牙槽嵴牵引的病例报告报道了上、下颌骨垂直牵引,也有少数报告报道了牙槽嵴水平和斜向牵引。本文报道l例次全上颌牙槽嵴萎缩向前方牵引10mm,同时垂直向牵引5mm,随后植入9个种植体。此患者为55岁的健康女性,患者主诉全部上颌牙齿松动,除了左侧上颌第二磨牙,上颌11颗牙患有进行性边缘性牙周炎,无法保留而拔除。拔牙后3个月,远离上颌窦在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间行水平截骨术,在其远中行垂直截骨术。确认牙槽骨完全移动后,用小型钛钉固定牵引器,并用树脂水门汀粘附在硬腭上。l周后,上颌牙槽嵴开始向前下方牵引,每日2次,每次0.25mm,连续牵引25日结束。牵引完成后行CT检查显示上颌牙槽嵴处于种植的最佳位置。4个月后植入9个种植体。所有种植体具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并形成骨结合。但是。2个前牙种植体因戴过渡性可摘局部义齿而松动被拔除。种植体植入后16个月无严重边缘性骨吸收。说明垂直、水平和斜向牙槽嵴牵引可广泛应用于增高萎缩的牙槽嵴。

  • 标签: 前下方牵引种植术 次全上颌牙槽嵴萎缩 牙槽嵴牵引 种植体植入
  • 简介:目的:评价对侧逆行内眦动脉瓣用于修复面中部皮肤癌术后中到大型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2例面中部皮肤癌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55~76岁。其中,基底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手术切除肿瘤后,采用对侧逆行内眦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缺损。缺损大小为3.0cm×3.0cm~5.0cm×7.0cm,皮瓣大小为2.0cm×4.0cm~4.0cm×6.0cm。结果:12例移植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多数皮瓣血供良好,功能正常,色泽、质地良好,术后供区瘢痕隐蔽。结论:对侧逆行内眦动脉瓣修复面中部皮肤癌术后中到大型缺损简单、安全,疗效稳定。

  • 标签: 逆行内眦动脉瓣 鼻唇沟瓣 面中部 肿瘤 内眦动脉 面动脉
  • 简介:目的:对在上海长海医院就诊的无牙颌患者牙槽黏膜、唇红、面部皮肤的色度值进行采集,研究无牙颌患者牙槽黏膜、唇红、面部皮肤色度学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用CM-700d分光测色计采集47例无牙颌患者牙槽黏膜、唇红、面部皮肤色度值,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槽黏膜色度值范围L*(42.14-64.18),a*(3.27-14.03),b*(2.4-12.57);唇红色度值范围L*(34.23-58.26),a*(5.24-15.89),b*(2.64-13.18);皮肤色度值范围L*(46.63-65.65),a*(4.53-13.01),b*(6.04-17.57);唇红L值越大则皮肤L值越大,唇红a值越大则牙槽黏膜a值越大,皮肤b值越大则牙槽黏膜b值越大。结论:通过此项研究初步得出无牙颌患者牙槽黏膜、唇红、皮肤色度值范围及其相关性:唇红与皮肤明度L值、牙槽黏膜与唇红a值、皮肤与牙槽黏膜b值呈正相关。

  • 标签: 牙槽黏膜 唇红 皮肤 色度学 相关性
  • 简介:无牙上颌常常发生牙槽骨吸收,有时导致标准直径种植体难以植入。与纯钛种植体相比,有更强机械性能的钛锆合金小直径种植体可以用于解决这类种植难题。本回顾性临床试验研究报道了使用小直径钛锆合金种植体支持,采用Locator基台固位的上颌覆盖义齿临床效果。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意大利罗马伊士曼口腔医院牙周与修复科接受了由4个分开的小直径种植体支持的上颌覆盖义齿修复患者进行了评估。所有接受4个小直径钛锆合金种植体的患者都被挑选出作为试验病例。共找到10位患者,其中6位接受了骨增量治疗。经过12~16个月的随访,没有出现种植体脱落,只有1颗种植体显示大于1.5mm的骨吸收。本研究种植体有97.5%的成功率及100%的存活率。所有修复体都能很好地行使功能。本研究显示使用小直径钛锆合金种植体支持,采用Locator基台固位的上颌覆盖义齿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无牙上颌 小种植体 覆盖义齿 钛锆合金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不同程度萎缩性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式及其效果。方法:构建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无牙颌下颌骨体部骨折治疗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相同应力条件下骨折段位移的改变以及钛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下颌骨Ⅲ度萎缩,采用1块2.0mm4孔钛板在下颌骨上缘进行固定,其骨折处移位较其余6种工况明显增大;相同萎缩程度的下颌骨,采用重建板固定比采用其他内固定方式骨折断端位移明显减少。Ⅲ度萎缩的下颌骨采用小型钛板固定,钛板所受应力分别接近及超过钛板的屈服极限。结论:对于Ⅰ度萎缩的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病例,下颌骨外侧双板固定以及下颌骨下缘重建板固定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固定稳定性,对于Ⅱ及Ⅲ度萎缩的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病例,下颌骨下缘重建板固定可以获得更好的固位稳定性。

  • 标签: 老年人 下颌骨骨折 生物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临床复查中,对于下颌骨萎缩患者,由于口底升高常导致难以放置口内平行投照牙片,而口外拍摄技术,如曲面断层片则常常存在下颌前牙区影像的失真。在本研究中,对口内平行投照牙片和曲面断层片在评估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方面进行了比较。材料和方法应用曲面断层片和平行投照牙片对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进行测量,对种周袋深度,种植体动度,出血指数进行临床检查并记录。在统计分析中选用Spearman相关系数。应用混合模型,临床参数及其对骨吸收的影响采用Bland-Altman方法计算。结果计算曲面断层片(MKII种植体系统组为2.4mm±0.2mm,Frios组为1.6mm±0.2mm)与口内平行投照牙片(相应为2.6mm±0.2mm和1.4mm±0.2mm)上的骨吸收测量值之间的最小均方差为0.2mm(范围为0.1~0.8mm)。上述2种X线投照技术在测量边缘骨吸收精确性方面临床上是可比的。结论在下颌骨严重萎缩,牙片放置困难的情况下,曲面断层片可以替代口内平行投照牙片来对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情况进行评估。

  • 标签: 曲面断层片 平行投照 牙片 下颌骨前牙区 种植体 骨吸收
  • 简介:目的:评估应用矿化牛骨块重建前颌骨的牙槽嵴水平缺损的onlay(上置式)植骨的有效性和长期结果。材料与方法:14例需要修复无牙前颌骨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他们接受onlay植骨。劈开从下颌支的外侧获取的皮质骨块,以获得约1mm厚的骨板。将皮质骨板和块状移植物压缩并固定到受区。6个月后,记录增加的宽度,植入种植体。

  • 标签: 萎缩性牙槽嵴 前颌骨 植骨 骨块 重建 矿化
  • 简介:目的:本前瞻性研究是为了确定应用于萎缩上颌后牙区的多孔状短种植体的5年存活率。必要情况下植入种植体需结合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术中常常添加无机牛骨粉。材料和方法:在87例牙列缺损患者中植入110颗多孔状短种植体并随访5年。使用的种植体包括两种长度(5mm和7mm)和两种直径(4.1mm和5mm).根据患者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进行选择。在47个植牙部位实施了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其中8例直接提升窦底黏膜.39例提升同时加入异体移植骨).未负载的愈合期为6个月。总共63颗种植体用单冠修复.47颗相邻种植体联冠修复。观察指标是有无修复体和种植体失败,任何并发症和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结果:种植体修复后5年内无患者退出研究。11颗种植体失败:2颗发生于种植体未负载时,9颗发生在修复体负载后。11例患者(占12.6%)都失败了1颗种植体。6名患者(占6.9%)发生了修复体失败(种植体单冠修复)。1例手术并发症(膜穿孔)发生,但种植体正常植入。愈合期间无并发症发生。3名患者种植体负载后发生严重种植体周围炎而不得不拔除种植体。2颗基台松动和1颗烤瓷冠崩瓷。随访期末的种植体存活率是90%,修复重建的成功率是93.1%。平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为1.4mm。结论:上颌后牙区使用多孔状短种植体治疗5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具有可接受的临床结果.但仍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证实这些结果。

  • 标签: 去蛋白牛骨 种植修复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后牙 短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