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3 个结果
  • 简介:经卫生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临床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与论文撰写技巧学习班”,将于2003年10月13-17日在成都举行。学习班将针对临床口腔医生开展临床口腔科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选题难、设计难、论文撰写难及发表难等问题,

  • 标签: 学习班 临床医学 科研设计 口腔科学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华西口腔医学院
  • 简介:口腔医学的发展过程,与其他医学科学一样,同样是不断地经过经验医学探索实验医学的研究,揭示人体口腔医学的奥秘,研究人类口腔医学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总结口腔疾病的防治经验。就是说,尽管目前口腔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尚未被认识、尚未被发现的疾病致病因素不断出现,尚须采用循证医学的手段进行经验医学探索实验医学研究予以解决。这一发现、解决,再发现、再解决的过程,则形成了口腔医学史。为满足于口腔医学发展成就和经验的总结,揭示口腔医学发展的特点规律,探讨当代口腔医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预测未来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口腔科医生有必要了解口腔医学史知识。《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的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突出实用,为提高广大临床口腔医生医疗水平服务。就是说,凡是对口腔科医生有用的知识都是我们杂志要介绍的内容。有鉴于此,我们特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李刚教授等,就"口腔医学史"古今中外相关内容做一连续介绍。本栏目内容可使读者在小故事中对口腔医学史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趣味性。希望广大读者喜欢。

  • 标签: 口腔医学 医学史研究 口腔科医生 口腔疾病 医学发展 重大问题
  • 简介:经典的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已为临床医生熟知,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口腔局部麻醉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观念方法,包括局麻注射的无痛操作技术、合理的麻醉方式的选择依据、麻醉时间的控制、麻醉作用的逆转,以及经腭入路上牙槽前神经阻滞麻醉技术、上牙槽前中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计算机控制的局麻药物输送系统一牙周韧带内注射技术。

  • 标签: 口腔局部麻醉 无痛注射技术 麻醉逆转
  • 简介: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是指预防、诱导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达到儿童颅面[牙合]功能与美观的协调与平衡。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概念提倡的是早期及时,并且贯穿于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早期晚期、恒牙列期等各个颅面[牙合]的发育时期。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遵循早期阶段性的原则,通过预防错[牙合]]的发生、辅助治疗与错[牙合]畸形形成有关的口腔疾病及牙外伤、纠正口腔不良习惯、诱导牙萌出建[牙合]、治疗牙发育不良造成的咬合紊乱、阻断能造成功能健康损害的咬合障碍、矫正面颌发育不调的骨性畸形,以达到颅面[牙合]的美观及功能完美协调发展儿童心理的健康发育。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应用活动矫治、功能矫治及固定矫治等技术,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矫正错[牙合],以达到临床阻断预防的最大治疗效果,并简化错[牙合]的矫治,最终减轻患儿的治疗负担。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是儿童口腔医学口腔正畸学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儿童口腔医学口腔正畸学发展的潮流方向。

  • 标签: 儿童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颅面发育 牙萌出建牙合 儿童口腔医学 口腔正畸学
  • 简介:目的:记录6例口颌系统功能基本正常而需要建(牙合)的中老年重度磨耗患者的正中关系,评价体位操作方法对正中关系记录的影响.方法:铰链轴法确定髁突运动轴点,(牙合)关系采用三维电子式髁突运动描记仪Pantronic记录并转移至DenarD5A型全调节式咬合架上,对6例需要建(牙合)的重度磨耗患者正中关系,在不同体位下髁位的可重复性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操作方法对正中关系的记录有一定影响.在前后方向,用双手扶持法BMP所获得的正中关系改变很小,且以仰卧位的变化最小;面颏点诱导法LCPG在2种体位下的位移量大,接近0.8mm.在上下方向,LCPG的位移量稍大于BMP,接近0.3mm.比较LCPGBMP,在仰卧位,在前后方向上,LCPGBMP之间存在0.65mm的均差,在上下方向存在0.17mm的均差,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直立位,在前后方向,LCPGBMP之间存在0.41mm的均差,但在上下方向的均差非常小(p>0.05).结论:操作方法及体位对正中关系的记录有一定影响,临床若考虑采用BMP记录颌位,最好选用仰卧位进行记录,若考虑采用LCPG记录颌位,建议选用直立位进行记录,以提高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体位 操作方法 重度磨耗 正中关系 记录 中老年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信息技术的新概念、新的解决方案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从而有了医院的网络办公信息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于2000年底建成了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局域网,主要用于医院管理应用程序、文件共享、消息发布办公自动化。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现将该院常见故障现象和解决办法列举如下,供大家学习、交流。

  • 标签: 医院局域网 口腔医院 设备维护 硬件 信息技术 办公自动化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预备充填方法组合对根管峡区的充填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患者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上颌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15颗。A组:采用机用ProTaper镍钛锉根管预备+连续波热牙胶充填;B组:采用机用ProTaper镍钛锉根管预备+冷侧压充填;C组:采用不锈钢K锉根管预备+热牙胶充填;D组:采用不锈钢K锉根管预备+冷侧压充填。各组牙齿充填完成后将根尖5mill内牙根垂直牙长轴每隔1mm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比较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检验水准a=0.05。结果C组在根管峡区充填效果最差,与A、B、D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充填效果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锈钢K锉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组合不适合根管峡区的充填。

  • 标签: 根管峡区 根管预备 热牙胶 冷侧压
  • 简介:本文的目的是回顾一些生物力学原理骀学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采用粘接修复方法来最佳程度地对重度磨耗的前牙进行保守治疗。实践结果表明(在前牙腭侧)联合使用釉质、牙本质粘接树脂直接修复以及(在唇面切端)使用瓷贴面间接修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美观效果功能/生物力学效果。前牙深覆验合并腭侧磨损的病例是较难处理的。本文提出了简化的修复方法,就是联合重新确定正中关系应用Dahl方法的咬合治疗来创造上下前牙之间的修复间隙,减少对腭面牙体组织的磨除,这是修复前牙磨损磨耗的极端保守的方法

  • 标签: 鉴别诊断 牙源性角化囊肿 牙周病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处理方法粘接剂种类对钛网-硅橡胶90°剥离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钛网表面分别选用打磨、打磨+喷砂、打磨+喷砂+PermabondPOP的表面处理方式,粘接剂选用Permabond731、Permabond4C10两种,参照GB/T7760-2003测定钛网硅橡胶之间的90°剥离粘接强度,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类型。结果:不同表面处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2.41±0.22N/m)显著高于B组(1.27±0.18kN/m)A组(0.61±0.05kN/m);F组(3.36±0.34kN/m)显著高于E组(1.84±0.20kN/m)D组(0.79±0.10kN/m)。两种粘结剂组间剥离粘接强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ermabond4C10剥离粘接强度显著高于Permabond731(P〈0.05)。同时,粘结剂种类表面处理方法间有交互效应(P〈0.05),表面喷砂联合使用PermabondPOP底涂剂后,采用Permabond4C10粘接的试件组剥离粘接强度最大。剥离粘接强度测试试样破坏模式A组到F组试样内聚破坏率依次为0%,0%,20%,0%,0%,60%。结论:表面处理方法粘接剂种类都是钛网与硅橡胶之间的90°剥离粘接强度的相关因素。打磨、喷砂底涂剂联合使用是一种更有效的表面处理方式。Permabond4C10的粘接性能优于Permabond731。

  • 标签: 硅橡胶 钛网 剥离粘接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粘接剂对钛网-硅橡胶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钛网表面分别选用打磨、打磨+喷砂、打磨+喷砂+PermabondPOP的表面处理方式,粘接剂选用Permabond731、Permabond4C10两种,参照GB/T13936-2014测定钛网硅橡胶之间的剪切粘接强度,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类型。结果:不同表面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98±0.14MPa)显著高于B组(0.26±0.11MPa)A组(0.17±0.08MPa);F组(2.58±0.16MPa)显著高于E组(0.41±0.19MPa)D组(0.21±0.10MPa)。两种粘接剂的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种类表面处理方法间有交互效应(P〈0.05),表面喷砂联合使用PermabondPOP底涂剂后采用Permabond4C10粘接,得到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大。A组到F组试样内聚破坏率依次为0%,0%,42.85%,0%,0%,85.71%。结论:两种粘接剂均可获得较好的粘接力,其中Permabond4C10粘接性能优于Permabond731。同时钛网表面进行喷砂,并联合使用相应的底涂剂可提高钛网与硅橡胶之间的粘接强度,是一种有效的表面处理方式。

  • 标签: 硅橡胶 钛网 剪切粘接强度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爱牙意识大大的增强,患者对牙列的缺损、缺失等重建的要求不断增加.而我国受过正规教育的口腔医生相对较少,口腔医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1].由于口腔医患比例失调,医生每天面对大量患者,造成在接诊过程中容易忽略彼此沟通这一重要环节,导致患者投诉数量增加,遇到了医患纠纷增多的困拢[2].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仍未普遍开设对医学生接诊沟通技能的系统教育培养[3],一些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顺利接诊病人,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果断进行医疗决策.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就诊时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情,对医疗诊治的期望值过高,维权意识逐渐加强.上述原因致使部分患者拒绝实习医生年轻医师治疗,所以培养口腔实习医生接诊过程中沟通技巧的运用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口腔修复 实习医生 接诊 沟通
  • 简介:腓骨肌皮瓣是一种用于骨重建的主力皮瓣。掌握皮瓣对于有益的重建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尚无完整的有关这种多功能皮瓣的综述。作者提供了对文献的简要回顾,解决了与皮瓣相关的困惑挑战,并描述了他们针对不同重建条件可能的解剖变异的精细技术。

  • 标签: 腓骨肌皮瓣 手术技术 导向 解剖变异 骨重建 多功能
  • 简介:目的评估两种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重叠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为临床选择适宜方法分析正畸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半表面配准法定点十区域组合重叠法对10名研究对象即刻与3分钟后即刻与3天后(T0-T1/T0-T2期)扫描图像进行重叠,比较其配准误差.两种重叠方法均由两名操作者重复进行两次.结果利用上述两种配准方法分别对不同时间点的图像重叠,所得配准误差分别为(0.448±0.074)mm、(0.516±0.094)mm,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操作者重复进行两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半表面配准法更准确.

  • 标签: 重叠方法 半表面配准法 定点+区域组合重叠法 准确性 可靠性
  • 简介:目的:文献中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牙龈退缩分度的方法.但是这些分度方法都未见有经过有效的统计学的分析验证。因此,这些分度方法在不同临床医师中应用时.是否都同样有效还不详。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新的牙龈退缩分度方法在检查者自身检查者问的一致性.并评估其在不同临床医师中的一致性。材料方法:通过以下3个方面评估提出的这一新的分度方法:牙龈角化组织量(〈2mm或≥2mm).是否存在牙颈部的非龋性病变以及是否存在邻面附着丧失。采用盲法分析3位检查者的KaPPa统计值(一致性检验)。结果:使用该新分度方法对120例牙龈退缩患者进行评估,牙龈角化组织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74~096.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67~094,邻面附着丧失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70~092。牙龈角化组织变量的检查者问一致性值为070~085.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54~059,邻面附着丧失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54~077。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人群,新提出的分度方法在调查者中的一致性为中度到高度。因此.该方法可以判定牙龈退缩的严重程度。

  • 标签: 一致性检验 牙龈退缩 检查者 分度 非龋性牙颈部缺损 附着丧失
  • 简介:研究目的本文就与牙齿磨耗有关的诸多病因进行了回顾。材料与方法基于临床发现与病史,描述了一些特殊类型的磨耗。结果牙齿磨耗的发生及其形式与文化、食物,职业,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同时展示了一些与上述因素有关、有区域特殊性的牙齿磨耗病例。结论作为与患者讨论问题的第一者,牙医应能识别牙齿磨耗的特征性表现,并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予以处置。

  • 标签: 牙齿磨耗 病因 诊断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acceleratedosteogenicorthodontics,PAOO)技术对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牙周检查CBCT检查。结果: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608个月.平均牙周探诊深度为2.7mm,未出现牙龈退缩.上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48~2.14mm,下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2~1.82mm,但有高达40%的前牙出现了骨开窗骨开裂。结论:尽管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由于联合治疗完成后出现骨开窗骨开裂,因此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检查 临床疗效 骨形态 影像学方法 牙槽
  • 简介:牙隐裂又称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病人往往因咬物不适而就诊.作者自1988年至1998年,对来门诊就诊并按[1]诊断标准诊断为隐裂的345例463颗患牙(先排除牙髓病变),进行了不同处理并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充填后再行全冠修复者,牙髓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只行充填而未做全冠修复者.实践证明,对隐裂达牙本质中、深层的患牙,进行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至关重要.

  • 标签: 牙隐裂 牙髓病变 全冠修复 治疗方法 口腔内科学 追踪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传统拔牙技术的不同。方法对677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一组采用传统拔牙术(342例),另一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335例),比较拔牙用时断根率、牙槽窝完整率、牙龈撕裂率、干槽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微创技术用时长于传统技术,但在各项并发症指标均优于传统技术,除干槽症发生率外,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恐惧,一定程度达到舒适化拔牙。

  • 标签: 微创技术 拔牙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