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迄今为止继发龋是临床上充填体更换最常见的原因,但继发龋的诊断却缺乏科学依据。本文旨在通过对研究继发龋的文献的回顾及提供病例报导,来阐明临床上诊断继发龋时所遇到的问题。对继发龋的文献以评价方式分为临床诊断、继发的部位、组织病理学、微渗漏及微生物学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文内报导了由于继发龋和复合充填体边缘变色而更换充填体的病例,并有术前及术后病损的照片。根据有限的文献报告,继发龋似乎是与原发龋类似或相同的局部龋损,最常发生于充填体的龈缘。充填体和洞壁间的窄隙、缝隙、裂沟以及“微渗漏”不一定导致继发龋,但宽的空隙则可能。临床上诊断继发龋是困难的。牙本质和牙釉质的硬度变化和变色是最好的参考指标。继发龋与充填体边缘的原发龋是相同的。

  • 标签: 继发龋 诊断 继发部位 充填体更换 组织病理学
  • 简介:目的:了解近10年牙列缺失患者的牙列缺失特点及修复状况。方法:对北京口腔医院近10年来诊治的5142例牙列缺失患者的全部病历,进行回顾研究。结果:牙列缺失就诊率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上牙列牙列缺失病例数目明显多于下牙列牙列缺失病例数目(P〈0.05);2001年至2005年来诊的牙列缺失患者比1996至2000年来诊的牙列缺失患者人数多、平均年龄高、牙槽嵴条件好、回医院复诊的平均次数多、满意度低(P〈0.05);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比较高。结论;现存的患者与以前的患者相比较,就诊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对义齿的期望值增强,这就需要口腔修复科医师小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患者高品位的需求。

  • 标签: 牙列缺失 义齿修复术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研究目的本文就与牙齿磨耗有关的诸多病因进行了回顾。材料与方法基于临床发现与病史,描述了一些特殊类型的磨耗。结果牙齿磨耗的发生及其形式与文化、食物,职业,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同时展示了一些与上述因素有关、有区域特殊性的牙齿磨耗病例。结论作为与患者讨论问题的第一者,牙医应能识别牙齿磨耗的特征性表现,并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予以处置。

  • 标签: 牙齿磨耗 病因 诊断
  • 简介:回顾性病研究的目的在于报道将钛网、可吸收膜和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hPDGF-BB)联合应用于垂直向牙槽嵴骨增量的临床结果和组织学评估。以19名采用自体骨和无机小牛骨为移植材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将移植材料与rhPDGF-BB充分混匀后.放置于骨缺损部位.恢复骨缺损区骨量与邻近牙槽嵴顶等高。随后将预塑形的钛网固定在移植部位.覆上可吸收胶原膜,严密对位缝合伤口.确保伤口无张力。术后,17名患者软组织愈合良好,1名患者在组织愈合早期发生了伤口裂开.1名患者在组织愈合后期出现胶原膜暴露。进行取出钛网手术的时候,随机收集3名软硬组织愈合良好患者的骨组织进行活检.对钛网下的再生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新生的骨组织平均高度为8,6±4.0mm。该研究表明在引导性骨再生术中.将钛网、可吸收生物膜与rhPDGF-BB联合应用对实现垂直向牙槽嵴骨增量具有显著效果。该方法扩大了种植手术的适应证.也使牙槽嵴伴严重骨缺损患者的三维美学结构能够恢复成为可能。

  • 标签: rhPDGF-BB 可吸收膜 牙槽嵴顶 联合应用 病例研究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研究,分析应用电测法确定工作长度进行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66例有根尖周病变的感染根管,应用Sono-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工作长度,然后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根据X线片对治疗后一个月到20年的病例进行评价。结果欠填患牙的根管治疗成功率为90.4%;恰填患牙的根管治疗成功率为94.5%;而超填患牙的根管治疗成功率仅为50.0%。Sono-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后进行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为87.8%;如果根尖透射区减小的病例也作为成功的病例,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为95.3%。如果去除超填(超长)病例,根管治疗成功率则高达98.4%。结论超填患牙的根管治疗预后较差,应避免根充超填。使用Sono-根管长度测量仪有助于提高感染根管的治疗成功率。

  • 标签: 电测法 工作长度 根管治疗 根管预备 X线片
  • 简介:成人患者口腔情况较儿童复杂,常常有牙体缺损、颜色异常以及牙齿缺失与错袷畸形并存的情况。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功能与美观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存在错验畸形的患者单纯修复治疗不能解决间隙不足,咬合紊乱等问题,可酉通过正畸治疗首先纠正牙齿位置异常,使之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再进行修复,恢复完整牙列,而成人正畸往往由于生长发育已停止,上下颌骨关系不理想,或不希望矫治时间过长等原因难以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而正畸医师与修复医师配合可以使一些复杂的成人错袷畸形通过较为简单快捷的方法得到理想的结果。

  • 标签: 修复治疗 成人正畸 病例报告 牙齿缺失 正畸医师 成人患者
  • 简介:病例舆会诊一、患者,女,13岁,主诉:牙列拥挤,口腔检查牙周状况尚可,上下牙列拥挤Ⅱ°~Ⅲ°,完全唇向错位,具体的面、状况见照片,X线头影测量结果如下:二、患者,女,14岁,主诉:解除牙列拥挤;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如下:病例舆会诊...

  • 标签: 头影测量 牙列拥挤 牙周状况 唇向错位 口腔检查 分析结果
  • 简介:骨结合种植体可为冠、修复体、义齿基牙和可摘义龄提供可靠的修复支持。近年来种植体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并发症,最近报告了一种发生于骨结合种植体根尖周围区的病变,为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本文的系列病例报告对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和治疗进行了描述,这些患病种植体所替代的牙齿都曾有牙髓治疗和根尖手术失败的病史。

  • 标签: 牙髓治疗 根尖手术 失败部位 治疗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
  • 简介:目的:通过统计353例全口义齿从戴入到替换期间进行的义齿重衬、基托修理和人工牙脱落等方面.对全口义齿的戴用时间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所有义齿都由雷根斯堡大学医疗中心修复科在职员工根据标准治疗方案于1984—2009年制作.并统一经过检查。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组1中94位患者的上下颌均进行了全口义齿修复;组2中165人只进行了单颌的总义齿修复。结果:组1的下颌总义齿中位存留时间为158年,上颌总义齿的中位存留时间为194年。上颌义齿往往需要重衬。上颌义齿的5年免修理率为697%.下颌义齿的5年免修理率为805‘Yo。组1义齿基托折裂率为58%.而对于组2中只有下颌义齿的患者来说.基托折裂率较高,中位数为152%。人工牙脱落的发生率较少.组1为5.8%,组2为109%。在最初的5年中,组1中95%的义齿和组2中90‰的义齿都没有发生人工牙脱落。结论:全口义齿长时间的使用需要大量的维护和修理。对戴用单颌总义齿的患者应进行干预。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临床效果 人工牙脱落 总义齿修复 标准治疗方案 基托折裂
  • 简介:猫抓病是青少年中良性淋巴结病的最常见病因。一名21岁的患者14天来左颏下淋巴结无症状性肿胀。临床和X线检查未发现牙源性病因。切除一个肿大而坚韧的淋巴结进行活检,发现其组织病理学表现与猫抓病相符。本文总结了最近的有关文献,并对猫抓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猫抓病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 简介:在正畸治疗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在选择拔牙不拔牙或手术不手术治疗方案时模棱两可的病例,称为临界病例。临界病例矫治方案的制定困扰着很多正畸医生。本文从原则、实质出发,探讨影响拔牙决策的诸多因素以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定性、定量指征,并对一些两难病例及其治疗中的挑战、陷阱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正畸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正畸 拔牙 矫治 正颌外科
  • 简介:由于现阶段对手术操作的要求趋向于微创,越来越多的关于非翻瓣而采用激光辅助冠延长术(Laser—mediatedFlaplessCrownLengthening)的文章出现在各种期刊中。但是,大多数的文章都是病例报告或者是操作技术方面的探讨。关于科学地评价激光冠延长术(非翻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随机和对照研究却很少。本文对于微创不翻瓣手术所产生的临床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事实上,只有严格设计、随机、对照的试验才可以为循证医学提供数据,才可将非翻瓣的冠延长术归为标准冠延长术的治疗方法中。

  • 标签: 冠延长术 翻瓣手术 病例研究 激光 手术操作 操作技术
  • 简介:口腔种植技术经过几千年发展,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我们在谈论种植技术的成功和优越性时,也必须面对种植体失败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种植体失败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降低其失败率的一些方案。

  • 标签: 种植义齿 失败 原因分析
  • 简介:对糖尿病患者能否产生有效的牙种植体骨结合仍然存在争议。包括糖尿病类型、始发年龄、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在内的起指导意义的客观标准尚未确定。另外,很少有文献评价糖尿病患者的种植体生存率。在这篇回顾性分析的文章中,共统计了2个临床中心40位患者的215颗种植体。病例分析和随访记录提供了临床血糖控制和种植体方面的资料。在这项研究中,共有31颗失败,总体成功率为85.6%。失败者中24颗发生于功能性负重后的第一年。功能性负重的平均时间为4.05±2.6年。如按种植体位置来分析,上、下颌成功率分别为85.5%和85.7%。按前后牙区域分析,成功率分别为83.5%和85.6%。生存分析显示功能负重6.5年生的累积成功率为85.7%。基于这些数据,尽管已被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低于普通人群,但其成功率仍然是令人满意的。失败率的大幅度上升发生于义齿负重后的第一年内。

  • 标签: 糖尿病 牙种植 修复
  • 简介:目的比较使用种植支抗主动压低后牙与否对成人高角病例的垂直向控制效果。方法回顾52例成人高角拔牙病例,根据治疗经历分为种植支抗主动压低上后牙组(25例),种植支抗非主动压低上后牙组(27例),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对比头影测量中各项垂直向指标的变化量。结果主动压低组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0.39°,上颌第一磨牙被压低0.99mm;非主动压低组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0.18°,上颌第二磨牙被压低0.47mm;两组间各垂直向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角病例治疗中,无论种植支抗主动压低与否均可使垂直向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主动压低对于垂直向控制效果的改变并不显著优于非主动压低组。

  • 标签: 种植支抗 垂直向控制 成人 高角
  • 简介:本文从牙冠、牙根等外部形态,髓腔、根管等内部形态两个方面,概括近期的研究结果,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上颌第一前磨牙 形态 功能
  • 简介:患者陈某某,女,10岁11个月,因"牙不齐,牙齿‘地包天"'求治.患者乳牙(牙合)期前牙反(牙合),多颗牙龋坏,但未予治疗,家族中无类似错(牙合)表现.侧貌凹面型,口内检查口腔卫生差,26、36、46残冠.左侧磨牙咬合关系完全近中,右侧磨牙咬合关系中性.上牙弓相对下牙弓狭窄,除16,46和唇向错位13,23外均为反(牙合).前牙反覆盖1mm,反覆(牙合)0.5mm,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上牙弓拥挤7mm,中线右偏1.5mm,下牙弓拥挤2.5mm.患者治疗前面(牙合)像和模型见图1~13.

  • 标签: 牙矫治 骨性Ⅲ类 前牙反(牙合) 病例 拔除 咬合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缺失牙患者在种植修复前采用正畸治疗缺失牙间隙异常、咬合关系不良、骨量不调等问题的临床效果,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美观要求。方法(1)制定并完善正畸、种植修复方案;(2)正畸矫治;(3)种植修复及完成。结果6例患者正畸种植修复后均达满意效果。结论正畸、种植联合修复不管是在专科医院由多科医生协调完成.还是在基层诊所由口腔全科医生一人完成均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正畸治疗 种植修复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全冠与贴面在不同的组织保留情况、牙周组织破坏、美学效果方面提供了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效果。哪种情况下使用全冠或是贴面.并不总是那么明确.但在最近20年.粘结技术、保守疗法和美学要求这三方面都增加了瓷贴面在临床修复的应用。贴面和全冠的联合使用也应运而生.特别是前牙区。美学整合这两种修复方法后一些问题也相应产生,这与它们固有的机械性能和视觉特性有关。仅有少数诊所和加工厂可以成功地应用这种联合方法。本文作者通过一个需要这种方法修复的病例展示了整个治疗过程和其中的难点。

  • 标签: 病例报告 瓷贴面 全冠 前牙列 共存 牙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