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扣带回(cingulate cortex, CC)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CC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梗死组和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梗死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卒中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结果。发病后1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短期转归评价。结果共纳入21例急性CC梗死患者,男性12例(57.14%),年龄(67.14±12.36)岁(范围45~89岁)。ACC梗死16例(76.19%),其中单侧CC梗死13例(81.25%),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淡漠、注意力下降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等;PCC梗死组5例(23.81%),均为单侧起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视空间障碍。21例患者中,18例(85.71%)患者伴有≥2种血管危险因素,13例(61.90%)伴有≥3种血管危险因素,其中以高血压最为常见(90.48%);19例(90.48%)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2例(9.52%)为心源性栓塞。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Z=4.07,P<0.01)。随访时16例(76.19%)转归良好,5例(23.81%)转归不良,且无一例死亡。结论ACC和PCC梗死主要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认知损害。CC梗死若诊疗及时,总体转归良好。

  • 标签: 脑梗死 扣带回 认知障碍 弥散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TCCF)的有效性和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Barrow A型TCCF患者。使用可解脱球囊或Onyx-18联合弹簧圈经动脉入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复发定义为即刻完全栓塞的病灶,再次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时发现原来的瘘口再次显影。临床痊愈定义为颅内血管杂音、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均消失、眼球各方向活动无障碍及视力下降恢复。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影像学复发和临床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4例Barrow A型TCCF患者。患者年龄(42.5±10.6)岁(范围28~70岁);男性36例(66.7%)。临床表现:眼部症状(突眼、结膜充血等)40例(74.1%),颅内血管杂音35例(64.8%),视觉障碍(视力下降、视野缺损)36例(66.7%),头痛32例(59.3%),外展神经麻痹15例(28.3%),鼻衄4例(9.1%)。眼上静脉引流47例(87.0%),岩上、下窦引流19例(35.2%),皮质静脉引流9例(16.7%)。Onyx-18联合弹簧圈治疗28例(51.9%),可解脱球囊治疗26例(48.1%)。47例(87.0%)术后即刻完全栓塞,其中4例球囊栓塞失败后改用Onyx-18联合弹簧圈均达到完全栓塞;7例(13.0%)达到次全栓塞。47例(87.0%)痊愈,4例症状较入院时好转,但视力未完全恢复(其中3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症状),2例出现轻度偏瘫,无死亡患者。术后随访时有5例(9.3%)复发,采用Onyx-18联合弹簧圈达到完全栓塞。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次全栓塞是影响术后影像学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6.63,95%可信区间1.74~159.33;P=0.015),存在皮质静脉引流是影响术后临床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9.08,95%可信区间1.61~226.58;P=0.020)。结论Onyx-18联合弹簧圈或可解脱球囊治疗TCCF安全有效。次全栓塞与影像学复发相关,存在皮质静脉引流是临床痊愈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致病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99例异位妊娠的病因进行分类。结果盆腔炎84例,占总数的21.1%,人工流产304例,占总数的76.1%,附件区囊肿30例,占7.5%,子宫肌瘤18例,占4.5%,宫内节育器34例,占8.5%,精神因素49例,占12.2%,重复异位妊娠9例,占2.2%。结论异位妊娠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但精神因素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 标签: 异位妊娠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裂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5月至2022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破裂颅内DAVF患者。收集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共纳入8例DAVF患者,年龄11~60岁,平均48岁,男性7例,女性1例。8例患者均以颅内出血发病,表现为头痛、呕吐2例,单纯意识障碍2例,意识障碍合并脑疝3例,意识障碍合并肢体瘫痪1例。瘘口位于颅前窝4例(其中2例合并动脉瘤),颅中窝2例(其中1例合并烟雾病),横窦区1例,矢状窦前1/3区域1例。Cognard分型:Ⅲ型7例,Ⅳ型1例。入院后全部急诊行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其中4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例合并烟雾病的患者同时行硬膜翻转并颞肌贴敷,2例合并同部位动脉瘤的患者同时予以动脉瘤夹闭。8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均清除满意,中线无移位。2周内复查颅脑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示瘘口消失。7例患者在术后1~12个月内随访,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显示DAVF无复发,2例合并动脉瘤的患者未见动脉瘤残留或复发。所有患者均无新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2例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分较出院时增高1分。结论急诊显微手术是治疗破裂颅内DAVF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部分部位特殊或合并血肿、脑疝及其他血管病的患者。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动静脉瘘 颅内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中等血管闭塞(medium vessel occlusion, Me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EVT的原发性MeVO患者。MeVO定义为大脑中动脉M2/M3段、大脑前动脉A2/A3段和大脑后动脉P2/P3段闭塞。记录患者的症状、血管再通情况及手术并发症。随访观察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以及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结果共纳入17例原发性MeVO患者,其中16例(94.1%)成功实现血管再通,1例(5.9%)发生栓子远端逃逸,1例(5.9%)发生无症状颅内出血。取栓前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58.8%)功能转归良好(mRS评分0~2分),1例(5.9%)术后20 d时继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经严格风险/获益评估筛选后,对原发性Me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血管内治疗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切除术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 作者: 徐小微 吴晓鑫 蒋贤高 徐凯进 应灵军 马春莲 李世波 王华英 张胜 高海女 盛吉芳 蔡洪流 裘云庆 李兰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杭州 310003,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浙江温州 325000,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恩泽医院感染科,浙江台州 318050,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浙江温岭 3175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感染科,浙江舟山 316004,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科,浙江宁波 315040,台州医院感染科,浙江台州 317000,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浙江杭州 3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设计回顾性病研究研究地点浙江省7家医院。研究对象从2020年1月10—26日收集的62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采用临床病例表形式采集每个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体温、暴露史、潜伏期等信息。如果信息存在疑问,在杭州的研究人员会与各地负责的医师联系核实。结果62例患者中位年龄41岁,只有1例患者进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没有患者死亡。根据我们的数据,患者均无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所有患者都是通过人传人而感染。发病时常见的症状和患者数如下:发热48例(77%),咳嗽50例(81%),咳痰35例(56%),头痛21例(34%),肌痛或疲劳32例(52%),腹泻3例(8%),咯血2例(3%)。只有2例患者(3%)在入院时即有呼吸困难。在我们的数据中,发现患者从暴露到发病的中位时间是4天(四分位间距3~5天)。从症状开始到第一次入院时间为2天(四分位间距1~4天)。结论截至2020年2月初,与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相比,浙江省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支架重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 BB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采用多支架重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血泡样动脉瘤患者,收集术后即刻栓塞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术后3个月随访复查的动脉瘤栓塞率、复发率以及mRS评分。结果共纳入38例BBA患者,男性17例(44.7%),女性21例(55.3%);年龄(54±9.3)岁(范围29~71岁);动脉瘤最大径(5.1±1.0) mm,瘤颈直径(4.9±0.7) mm。Raymond分级显示,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为71.1%,瘤颈残留率为18.4%,瘤体残留率为10.5%。围手术期发生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和2例术中动脉瘤出血。在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显示,31例(83.8%)动脉瘤完全消失,4例(10.8%)改善,2例(5.4%)再通。临床转归良好率(mRS评分≤2分)为81.1%,1例患者(2.6%)死亡,无一例发生术后再出血。结论多支架重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BB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颈内动脉 栓塞,治疗性 支架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诊断心肌炎但心内膜心肌活检(EMB)阴性患者的心脏磁共振(CMR)表现,探讨CMR在此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纳入符合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但EMB阴性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行CMR检查,通过黑血序列、电影序列、T2W-STIR序列及钆对比剂延迟增强(LGE)序列,评价心脏的形态学、功能学、组织学改变。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4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心肌炎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为(25.6±13.2)岁,症状发作至行CMR检查时间间隔为21(13,60)d,症状发作距离EMB检查时间为19(9,40)d。CMR阳性患者13例,表现为心肌水肿、纤维化、射血分数减低、心包积液或心腔增大等。14例患者中共9例患者存在CMR形态和/或功能异常,其中左心房增大1例,左心室增大1例,右心室增大3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超过正常范围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50% 3例,右心室射血分数<40% 5例,心包积液深度>3 mm 3例。14例患者中,有11例存在组织学改变,其中6例患者的T2比值≥2;LGE阳性10例(10/14),最常见的强化模式为左心室侧壁心外膜下和/或室间隔肌壁间(9例),另外左心室壁广泛心内膜下强化2例,无右心室壁强化。结论CMR能够在体评估心脏形态、功能及组织学改变,对于EMB阴性的心肌炎患者,CMR具有良好的补充诊断价值。

  • 标签: 心肌炎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心内膜心肌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靶向抗免疫球蛋白E(IgE)药物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并采用奥马珠单抗治疗的中重度变应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儿童哮喘控制评分(C-ACT)、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简易哮喘生活质量问卷(Mini-AQLQ)和哮喘全球疗效评估(GETE)等问卷,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和小气道功能指标等肺功能检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等的变化。结果完成16周治疗随访的患儿共15例。奥马珠单抗治疗16周,患儿C-ACT从(16.00±1.66)分升至(25.38±0.64)分(F=11.969,P<0.001),PAQLQ从(118.08 ± 23.78)分升至(141.00 ± 11.91)分(F=9.289,P=0.001),Mini-AQLQ从(78.93±7.43)分升至(97.92±3.12)分(F=4.145,P=0.042),GETE从(2.47±0.27)分降至(1.60±0.19)分(t=2.982,P=0.010)。FEV1从(1.96±0.12) L升至(2.17±0.21) L(F=0.425,P=0.789),FEV1% pred从(81.46±2.85)%升至(82.64±1.55)%(F=0.926,P=0.465);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 pred)从(82.05±3.58)%升至(91.10±4.67)%(F=1.909,P=0.128),呼出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 75)从(60.36±7.43)%升至(76.94±4.65)%(F=2.120,P=0.096);呼出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 50)从(52.72±3.75)%升至(73.80±8.34)%(F=3.140,P=0.047),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 75/25)从(60.05±8.47)%升至(74.86±10.85)(F=7.860,P=0.010)。FeNO从25.0(14.5,35.5) μg/L降至20.0(18.5,30.0) μg/L(Z=-0.206,P=0.840)。治疗期间1例患儿出现一过性头痛,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皮疹。结论奥马珠单抗可显著改善中重度变应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较好,有望在治疗儿童中重度变应性哮喘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奥马珠单抗 儿童哮喘 安全性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 I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ICVT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例ICVT患者,男性和女性各3例,平均发病年龄3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癫痫发作(5/6,83.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3/6,50.0%)和头痛(3/6,50.0%)。在影像学检查中,ICVT的直接征象为斑点征和条索征,间接征象为脑叶出血、梗死或水肿。结论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头痛是ICVT的常见表现,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碍(5/11,45.5%)和癫痫发作(4/11,36.4%)。11例患者均累及直窦,9例累及大脑大静脉,5例累及大脑内静脉,1例累及基底静脉。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窦血栓,3例合并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8例(72.3%)早期CT平扫(发病1周内)可显示大脑大静脉高密度点征或直窦条索征。头颅MRI显示90.9%(10/11)的患者出现脑实质损害,以丘脑受累(5/11,45.5%)最常见,其次为深部白质(4/11,36.4%)。1例患者接受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发病第6天死亡。其余10例接受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4个月至13年显示,4例遗留轻至中度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6例恢复正常。结论头痛、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DCVT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或深部白质受累时需警惕DCVT的可能。需重视早期CT平扫显示的高信号血栓点征和条索征。合并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DCVT患者急性期进展迅猛,转归较差。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颅内 脑静脉 丘脑 神经影像 治疗结果
  • 简介:迄今为止继发龋是临床上充填体更换最常见的原因,但继发龋的诊断却缺乏科学依据。本文旨在通过对研究继发龋的文献的回顾及提供病例报导,来阐明临床上诊断继发龋时所遇到的问题。对继发龋的文献以评价方式分为临床诊断、继发的部位、组织病理学、微渗漏及微生物学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文内报导了由于继发龋和复合充填体边缘变色而更换充填体的病例,并有术前及术后病损的照片。根据有限的文献报告,继发龋似乎是与原发龋类似或相同的局部龋损,最常发生于充填体的龈缘。充填体和洞壁间的窄隙、缝隙、裂沟以及“微渗漏”不一定导致继发龋,但宽的空隙则可能。临床上诊断继发龋是困难的。牙本质和牙釉质的硬度变化和变色是最好的参考指标。继发龋与充填体边缘的原发龋是相同的。

  • 标签: 继发龋 诊断 继发部位 充填体更换 组织病理学
  • 简介:从2007年开始,在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首席顾问高仰止的倡导和运作下,研究会和上海市电信用户委员会联合举办电信资费改革研讨会,针对电信用户投诉的问题和关心的热点,开展对用户提出的诉求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准备,邀请业内外专家和用户代表、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运营商代表,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资费改革的策略、方向,并形成文字材料上报相关部门在决策时参考。

  • 标签: 电信资费改革 电信用户委员会 2007年 经济研究 用户投诉 文字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HIVAIDS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皮肤性病特征,以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管理的85例HIVAIDS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判定流行病学、皮肤性病特征。结果通过对85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得知,腹泻、高烧等为主要特征;其中,男性患者60例,占比70.6%;女性患者25例,占比29.4%;且患者年龄均处于20~50岁之间,从感染途径上来看,以性传播为主,占比71.8%(61/85),其中,异性间的性传播51例,占比60.0%;同性间的性传播10例,占比11.8%。结论对于HIVAIDS病例来说,男性病发率高于女性,且大多为青壮年,该病症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这就需要加强艾滋病筛查、知识宣传,便于尽早发现、尽早处理,预防病情蔓延,延长生存期限。

  • 标签: HIVAIDS 流行病学特征 皮肤性病特征
  • 简介:自1993年5月起,我们确诊了4例鱼肉毒中毒病例。是从多米尼加共和国(2人),哥伦比亚(1人)和塞内加尔(1人)输入的4名西班牙妇女。诊断根据特异性的胃肠道和神经学临床表现来确定的:腹泻(100%),恶心/呕吐(75%),味觉异常(75%),口干(50%),冷热温度相反的感觉迟钝(100%),感觉异常(100%),共济失调(75%),搔

  • 标签: 肉毒中毒 输入性病例 感觉迟钝 味觉异常 感觉异常 共济失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核酸检测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表现特征。方法纳入2020年1月17日至2月29日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9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是否发生聚集性疫情分为聚集性病组和散发性病组,探讨两组的临床特点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男43例(43.88%),女55例(56.12%)。82例为聚集性病,涉及聚集性疫情25起,16例为散发性病。聚集性病组年龄为53.5(36.0,63.0)岁,散发性病组年龄为33.5(29.0, 44.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03,P=0.004)。入院时轻型患者27例(27.55%),普通型63例(64.29%),重型7例(7.14%),危重型1例(1.02%)。30例(30.61%)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临床分型变化,从入院至病情加重的时间为4.50(3.00,6.00) d。62例(63.27%)患者出现发热,其中聚集性病组48例(58.54%),散发性病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2,P=0.028)。病程中出现咳嗽50例(51.02%),咽痛22例(22.45%),乏力12例(12.24%),肌肉酸痛11例(11.22%),头痛10例(10.20%),其在两组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例(6.12%)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94例患者的核酸阴转时间为9.00(5.00, 11.25) d,11例(11.22%)患者在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后再次出现阳性。52.75%(48/91)的患者粪便核酸阳性。患者最常见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影或多发斑片影。64例(65.31%)为双侧肺部病变,18例(18.37%)为单侧。聚集性病和散发性病受累肺叶位置和肺叶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聚集性病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38,比值比为1.039(95%可信区间1.006~1.072,P=0.020)];发热与聚集性病呈负相关[回归系数为-1.776,比值比为0.169(95%可信区间0.034~0.834,P=0.029)]。结论聚集性疫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珠海市的主要流行特征,聚集性病的年龄高于散发性病。发热和咳嗽是该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聚集性病患者起病时可无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核酸阴转后复阳。患者受累肺叶位置和肺叶数与是否为聚集性病无关。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征
  • 简介:这也许是华语世界里最有名的一只小猪。他和妈妈一起生活在香港九龙大角咀,一栋旧楼里狭小的民居。妈妈像所有的单亲妈妈一样能干,一个女人背起整个世界,对他有着望子成龙的、直接而彪悍的爱。

  • 标签: 望子成龙 妈妈 世界 华语
  • 简介: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服用乙双吗啉/乙亚胺与继发白血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1990年1月至2006年3月间住院的银屑病患者189例,其中合并白血病患者39例,为病例组(服用过乙双吗啉/乙亚胺的患者22例);未合并白血病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服用过乙双吗啉/乙亚胺的患者19例)。对服药者与未服药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白血病类型和染色体畸变率进行分析。结果:41例服药者中22例(53.66%)发生了白血病,148例未服药者中17例(11.49%)发生了白血病。服药者与未服药者的白血病发生风险的比值比(OR)为8.92(95%可信区间为3.76-21.44,P〈0.01)。染色体检查显示,服药者12例中,10例有染色体异常(83.33%),未服药者8例中有5例染色体异常(62.50%),二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继发白血病类型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为主要类型(53.85%),其次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占25.64%。结论:治疗银屑病时继发白血病可能与服用乙双吗啉/乙亚胺有关,白血病类型主要为粒细胞性白血病。

  • 标签: 乙双吗啉/乙亚胺 银屑病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婴儿(0~24月龄)睡眠相关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系统回顾性病分析2009至2018年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尸检病例及诊疗记录。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5例病因不明的婴儿死亡病例,认为不安全的睡眠环境参与或导致了婴儿的死亡。整理全部数据发现:所有婴幼儿至少存在一个已知与睡眠相关死亡有关的高危因素,96%患儿存在多个高危因素。高危因素随患儿年龄增大而增多,包括睡眠环境中的物件(存在于90%的病例中)、未获批准的床上用品(77%)和同床睡眠(55%)。土著婴儿、母亲年龄较小和低收入社区的比例过高,土著婴儿的高危因素与非土著婴儿有所不同。结论大部分婴儿睡眠相关死亡与使用未获批准的床上用品及同床睡眠相关,尤其是1岁以下婴儿。居住于低收入社区、土著家庭和母亲年龄较小格外影响婴儿睡眠相关死亡的发生。迫切需要在土著社区加强戒烟及其他宣教以预防婴儿睡眠相关死亡的发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