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可用于口腔软组织增量的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方法:将经高温溶解、冷冻解冻法制备的PVA、PAM,用真空抽气干燥后制备成体积为18mm×5mm×4mm、浓度分别为15wt%、20wt%、25wt%的干凝胶。将所制备的PVA和PAM干凝胶进行表征鉴定。结果:制备出的PVA质地较硬且均匀,表面光滑;PAM则脆性大且质地不均匀,可看到其中的孔隙,表面粗糙。结论:PVA、PAM在常温下搅拌可少量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升高温度才可完全溶解。PVA经若干次冷冻解冻循环可交联成固态结构,经真空干燥后即可得到体积收缩2-3倍的干凝胶。

  • 标签: 聚乙烯醇 聚丙烯酰胺 软组织增量
  • 简介:目的:通过为期2年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旨在评估牙槽嵴垂直骨增量术(verticalridgeaugmentation.VRA)后14周种植体修复负载后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在三家私人诊所选择20名患者,在拟种植区域实施VRA。富合镁的纳米羟基磷灰石(Mg-eHAP)作为唯一的骨充填材料,其表面覆盖钛加强型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Gore—Tex).同时植入共计42枚粗糙表面的种植体。为了优化美学效果.以高2mm的愈合基台取代覆盖螺帽。3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术后2周.采用平台转换技术戴入最终修复体。修复负载后的第12个月、24个月测量牙槽嵴垂直骨增量、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并发症及X线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变化。并应用共振频率分析技术测量种植体植入期(TO期)、最终修复体戴入期(T1期)和修复后24个月(T2期)三个时间点的种植体稳定性指数(implantstabiIityquotient.ISQ)。结果:整个研究过程全部患者无一人退出.植入的种植体均较稳固,修复体无一例失败。初期临床评估牙槽嵴垂直骨高度吸收平均为41mm,1例出现后期膜暴露。20例患者中有19例的全部植入骨获得骨再生,平均骨增高为5.6mm。X线显示修复24个月后种植体间的平均骨再生为1.0mm(s=0.48mm),与修复12个月后的骨增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种植体周围有明显骨丧失,修复时种植体周围骨丧失平均0.3mm,修复1年后骨丧失为0.90mm.2年后达到098mm。而ISQ值却随时间的推移明显上升,在种植体植入时ISQ均值为493.最终修复后是639,修复负重2年达到73.6。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牙槽嵴垂直骨增量术中应用钛加强型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结合纳米镁羟基磷灰石能够保证表面粗糙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甚至在其早期负重病例中也能获得成功。

  • 标签: 屏障膜 粗糙表面种植体 纳米晶体羟基磷灰石 平台转换 牙槽嵴垂直骨增量术
  • 简介:目的:最大限度地预防和保存种植位点的三维骨.是种植美学修复的治疗关键之一。材料和方法:在上颌前牙区唇侧和舌侧均有牙槽突骨板折裂的单牙种植病例,结合临床情况应用CBCT进行术前诊断和治疗设计。采用复合PRF技术的种植位点保存技术,择期手术行种植同期轮廓扩增的GBR技术.二期手术行微创切口。采用暂时冠技术行穿龈轮廓的诱导后.全瓷基台全瓷冠修复。同期进行了邻牙的根管治疗和贴面修复。结果:初步获得患者满意的美学效果和随访期内种植体周围健康。结论:序列治疗的种植修复,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和长期稳定性。

  • 标签: 种植美学 序列治疗 保存技术 骨量 美学效果 上颌前牙区
  • 简介:唇腭裂是人类最常见的颅颌面出生缺陷,是一组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复杂疾病,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是最常见的类型。虽然已发现一些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易感基因与唇腭裂发生相关,但其发病的分子遗传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文拟就唇腭裂的分子遗传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唇腭裂 分子遗传机制 易感基因
  • 简介:本刊严格执行GB3100~3102-1993《和单位》中有关、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使用》。

  • 标签: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法定计量单位 书写规则
  • 简介:本文通过对正常,ClassⅠ双颌前突、ClassⅡ1、ClassⅡ2、ClassⅢ(门诊非手术)及ClassⅢ(外科正畸)错每组男女各30名,共360人的Bolton三个比率分析的比较,发现前牙比、后牙比、全牙比均呈ClassⅢ〉ClassⅠ〉ClassⅡ的趋势,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上下牙关系不调是错发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应成为诊断记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标签: Bolton分析 上下牙量关系
  • 简介:本刊严格执行GB3100—3102—1993《和单位》中有关、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使用》。

  • 标签: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法定计量单位 书写规则
  • 简介:牙体仿生材料的研究是当前口腔生物材料研究的前沿。成熟的牙釉质是一种无细胞的高矿化组织,采用非细胞生物的技术方法,诱导釉质微结构的再生成为牙体仿生材料研究的切入点。本文综述了釉质微结构仿生的特点和分子原理,重点介绍了几种釉质仿生有机分子模板的设计和构建,以及目前釉质仿生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标签: 分子仿生 釉质再生 生物矿化 基质模版
  • 简介:目的:研究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方法:应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对γ-MPS在钡玻璃表面吸附的特征谱带进行分析,根据C=O基谱带的变化判断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结果:γ-MPS低浓度时,分子在钡玻璃表面的吸附既有垂直取向又有平行取向;随着γ-MPS浓度的增高,垂直取向的分子逐渐增多,而平行取向的分子逐渐减少;当γ-MPS的浓度达到其在钡玻璃表面形成整体覆盖(单分子覆盖)时,γ-MPS分子在钡玻璃表面趋向于垂直取向.结论:揭示了硅烷偶联剂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吸附特征,为新型复合树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硅烷偶联剂 无机填料 分子取向 复合树脂 钡玻璃
  • 简介:唇腭裂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单独发生,也可与300多种已知的畸形伴发于综合征。唇腭裂又分为4型: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eftoflipwithorwithoutpalate,CL/P)、综合征性腭裂(cleftpalat,CPO)、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cleftoflipwithorwithoutpalate.nsCL/P)和非综合征性腭裂(nonsyndromiccleftpalate.nsCPO).

  • 标签: 唇腭裂 分子调节机制 生长发育 非综合征性腭裂 非综合征性唇裂 先天性畸形
  • 简介:目的评价钛膜在拔牙后引导骨生长保持牙槽骨骨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巧。方法选取62例只拔除1颗前牙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21例)为对照组,拔牙后3~4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第2组(20例)为钛膜组,拔牙后牙槽窝经过修整,放置稍大于牙槽窝的纯钛膜并将周围组织拉拢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或钛膜取出手术。第3组(21例)为钛膜加人工骨组.拔牙后牙槽窝即刻填入人工骨并放置稍大于牙槽窝的纯钛膜并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或钛膜取出手术。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以上各组分别于拔牙后1、2、3及6个月后进行牙槽骨密度的测量。结果在拔牙后5~6个月时,牙槽骨平均退缩率分别为(26.42±0.89)%,(14.71±0.92)%,(7.434±0.76)%。第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1~2个月时.第2、3组牙槽窝骨密度均高于第1组(P〈0.01)。结论钛膜可以有效保持拔牙后牙槽骨骨.部分病例有拔牙创未能关闭及早期裂开现象,适当处理,未明显影响新生骨形成。

  • 标签: 骨再生 引导骨再生 钛膜 骨密度
  • 简介:T淋巴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在整个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环节。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其执行免疫功能的基础,但是在常规培养条件下,T淋巴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传代培养及转染都非常困难,所以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活化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刺激物使T淋巴细胞在体外活化增殖,而其活化的早中晚期细胞表面会表达不同的活化分子,标志着T细胞活化成功。本文就近年来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及体外活化相关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疾病研究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T淋巴细胞 表面活化分子 共刺激信号
  • 简介:目的:探讨kFo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下颌骨自动旋转后颏前点的变化与上颌骨上抬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F0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手术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与下颌骨颏前点前移和上抬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5例样本中.ANS点平均上抬(5.04_+1.20)mm.PNS点平均上抬(3.36+1.24)mm。颏前点平均前移(5.12+2.64)mm,颏前点平均上抬(4.04+2.38)mm。下颌骨颏前点前移与ANS点的上抬呈正相关关系(r=0.641,P=0.001)。与PNS点的上抬呈正相关关系(r:0.602,P=0.001)。下颌骨颏前点上抬与ANS点的上抬呈正相关关系(r--0.393,P=0.052),与PNS点的上抬呈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结论:下颌骨颏前点的位置变化与上颌骨上抬幅度高度相关。

  • 标签: 上颌骨垂直向发育过度 LE FORT I型截骨术 上颌骨上抬 下颌骨自动旋转
  • 简介:由于牙齿缺失和牙周病使得单个牙种植时牙槽骨高度不足,选择口内供骨区进行骨移植可以获得足够的骨。下颌磨牙后区提供的皮质骨结合膜引导骨再生技术(GTR)非常适合于轻中度骨吸收的病例。本文介绍了从下颌磨牙后区取骨技术及愈合过程。

  • 标签: 下颌升支 自体骨移植 骨量 骨再生技术 骨吸收 龈沟内切口
  • 简介:近年来,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方面的分子水平研究成为头颈鳞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在头颈鳞癌侵袭与转移相关的动物模型、相关基因与临床预后、生物治疗相关分子靶点等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头颈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