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资料病例1男性,65岁。因右侧鼻腔流臭脓涕8个月,门诊以"右全组鼻窦炎"收入院。2年前因鼻咽癌(T3N1M0)行60Co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剂量为70Gy。CT扫描显示: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图1)。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右侧全组鼻窦炎,拟行鼻内镜手术。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脑脊液鼻漏 全组鼻窦炎 上颌窦内侧壁 放射治疗 筛窦
  • 简介:患者女性,51岁。2008年3月在我科接受全身麻醉下左颈部肿物摘除术。术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左颈部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后行左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和甲状腺结节探查术,病理检查未见癌组织。术中分离颈内静脉下段时,可见少量清亮透明液体,但未发现明确漏出点,未予特殊处理。第2天,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左胸壁肿胀,术区可见少量乳白色液体漏出(见附2页图①)。纤维喉镜检查:左下咽部膨隆,会厌向右侧隆起、肿胀,呈乳白色塑料皮样外观,咽喉部黏膜光滑。喉部及肺部CT扫描:喉旁、颌下、左颈部及左前胸壁弥漫性肿胀,伴左颈部软组织积液,

  • 标签: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胸 乳糜漏 颈清扫 纤维喉镜检查 术后
  • 简介:<正>先天性第一鳃沟发育异常形成的瘘管在临床上很少见,误诊率很高。笔者收治二例,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21岁,因右耳后反复红肿、流脓8年于1996年5月9日入院。患者8年前无诱因出现右耳后红肿、疼痛,皮肤破溃流出粘稠黄绿色脓液,排脓症状消失。此后每年反复出现右耳

  • 标签: 先天性 第一鳃沟 误诊率 漏诊 异常形成 胸锁乳突肌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植入技术,用于稳定眼内结构,预防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外伤性或与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某些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或人工晶体移位囊混浊等不易行激光囊切开的患者,在完成皮质清除,先把人工晶状体(IOL)袢固定于囊袋内或在机化囊膜夹持稳固下,将IOL光学部经囊剪口植入囊与玻璃体前界膜之间。结果全部术眼视轴透明,IOL光学部平稳居中,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某些特殊型白内障术后发障实施IOL光学部植入,可明显减轻眼内组织反应,预防发障发生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特殊型白内障 后囊后 人工晶状体植入 光学部
  • 简介:患者1女性,26岁。因“反复耳闷胀感伴耳钝痛半年”于1999年6月就诊于我科。俭查:右外耳道可见大量脂瘤样上皮及肉芽组织堆积,鼓膜结构窥视不清。听力检查证实为右耳轻度传导性聋。颞骨CT扫描显示右外耳道骨部软组织团块,伴外耳道后壁乳突骨质破坏。遂行外耳道成形术及耳甲成形术。术中见鼓膜内陷粘连,未见穿孔,去除病灶并磨除破损骨壁,缺损部位以颞肌筋膜覆盖以达上皮化。术后给予咽鼓管吹张,听力好转。术后病理提示为外耳道脂瘤。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

  • 标签: 外耳道胆脂瘤 骨质破坏 乳突 外耳道成形术 听力检查 外耳道后壁
  • 简介: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氟尿嘧啶应用联合鼻泪管中逆行植入球头硅胶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门诊就诊的泪道阻塞患者中,选取泪点泪小均通畅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2例(56只眼),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先泪道探通扩张,并将氟尿嘧啶溶液浸入阻塞创面,经鼻腔逆行植入球头硅胶术治疗,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对照组则不采用氟尿嘧啶干预措施,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结果随访3~12个月,治疗组21例(29只眼)中有效25只眼,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2只眼冲洗欠通畅无分泌物,2眼泪道冲洗仍阻塞,治愈率86.2%。对照组21例(27只眼)中有效17只眼,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4只眼冲洗欠通畅无分泌物,6眼泪道冲洗仍阻2塞,治愈率63.0%。经χ检验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泪道探通联合球头硅胶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不切皮肤、不损伤组织结构等优点,临床疗效肯定。氟尿嘧啶对于预防泪道阻塞部位创面再次粘连,提高远期疗效有确切作用。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氟尿嘧啶 球头硅胶管
  • 简介:目的:评价新型硅胶(RS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01/2015-10来我院就诊的47例47眼泪小断裂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在泪小断裂吻合术中,新型硅胶从上、下泪小点“U”形置入,在泪道中保留3mo。,观察泪道通畅率、是否伴有泪溢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泪小吻合成功,新型硅胶顺利植入。未发生硅胶相关的并发症,如眼部刺激、泪小点外翻和撕裂、过早脱落等。治愈41例(87%),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部分治愈4例(9%),患眼轻微泪溢,但泪道冲洗通畅。失败2例(4%),患眼泪溢,泪道冲洗不畅。结论:在泪小断裂吻合术中,新型硅胶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置入物,其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掌握,术者学习曲线短。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硅胶管 双泪小管置入
  • 简介:泪道阻塞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溢泪、溢脓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该病过去有挂线、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等方法,各有优缺点。我院自2011年1月起采用鼻内镜下Crawford治疗泪道阻塞患者,取得了初步治疗效果。

  • 标签: 泪道阻塞 置管治疗 鼻内镜下 临床分析 泪道激光成形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
  • 简介:患儿,女1岁10个月.因鼻塞、双眼球突出2月余伴皮疹半个月而就诊,患儿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鼻塞,在当地诊断为"急性鼻炎"给"呋麻液"滴鼻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并发现双眼睑浮肿,眼球逐渐突出,近半月来患儿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色或紫色皮疹,鼻塞及突眼更为明显.

  • 标签: T细胞性淋巴瘤 皮下 炎性 脂膜 眼睑浮肿 双眼球突出
  • 简介:目的观察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行环形置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18只眼)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的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断端进行环形置吻合术.结果18例(18只眼)成功实施环形置吻合术,术后3个月拔除留置的硅胶,15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占83.33%;3例冲洗通而不畅,无明显或轻度泪溢,占16.67%.结论对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的患者行环形置吻合术,同时恢复了上下泪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效果良好,方法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环形置管 泪小管 断裂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Nd: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治疗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对52例(59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治疗。结果59眼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治疗发性白内障简单、安全、有效。

  • 标签: ND:YAG激光 后发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7,15和30d在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通过公式C/12×3.14×[r^2-(r-I)^2]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在移植的34眼中出现新生血管的29眼(85%)。新生血管最初环角膜缘呈毛刷状生长,后向角膜中央蔓延,为扭曲粗大的血管,末端呈树枝状分支。高峰时期交叉密布成网状,以后逐渐萎缩。角膜移植4,7,15和30d角膜新生血管平均面积分别为11.8±3.5mm^2,18.5±4.0mm^2,14.4±4.3mm^2和6.0±1.8mm^2,总体平均面积为12.7±1.9mm^2;新生血管面积占角膜面积百分比值分别为30.8%±8.7%,65.3%±12.8%.59.4%±14.5%和36.2%±10.9%,总体为48.7%±6.4%。结论: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新生血管在第4d时出现,7d时面积达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30d时约降至7d时面积的1/2。

  • 标签: 大鼠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 简介: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探讨显微镜下手术吻合泪小断裂的临床疗效。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从上泪小挤入来找出泪小断端,以硬膜外麻醉作为支撑插入泪小腔,对断端进行显微手术吻合。术后随访12~36个月,36例中有29例愈合良好,泪道通畅;3例通而不畅;另4例则完全不通。总有效率达88.89%采用显微手术结合硬膜外麻醉作支撑物,同时术中应用眼膏治疗下泪小断裂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泪小管 创伤 显微手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断裂的手术方法、手术重点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显微镜直视下吻合手术对76例外伤性泪小断裂患者进行治疗,取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其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中68例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治愈率89.5%;8例冲洗泪道通而不畅,有轻度流泪,好转率10.5%。76例全部一次手术成功,有效率100%。结论外伤性泪小断裂应及时手术,避免造成终生溢泪,影响患者的生活。

  • 标签: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 手术方法 疗效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左鼻塞、流涕、睡眠打鼾、讲话含糊不清3年于2016年8月11日入院。6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左鼻腔息肉"手术。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呈渐进性加重,时有吞咽困难,伴睡眠打鼾,仰卧位时呼吸困难。门诊以"左后鼻孔巨大息肉"入院。一般状态可。

  • 标签: 后鼻孔息肉 鼻内镜检查 鼻腔息肉 喉咽部 息肉样 口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