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与其它神经元不同,成年哺乳动物的感觉神经元(OlfactoryReceptorNeuron,ORN)有自发、持续更新的能力。1996年Murrell等报道成年人的上皮仍保持神经再生和分化能力。ORN这种神经再生和更新的特殊性引起了神经科学和耳鼻喉科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研究ORN死亡和再生规律,并从不同水平探索再生机制。目前认为,

  • 标签: 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 新生神经元 嗅上皮 神经再生 嗅球切除
  • 简介:嗅觉系统的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能够促进嗅神经的功能恢复,因此OECs移植可能具有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功能。OECs可通过分泌多种黏附分子和营养因子,对再生轴突发挥趋化引导作用;调节脑信号蛋白3A、神经纤毛蛋白-1等神经生长抑制相关因子及受体的表达等多种机制,为轴突的再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标签: 嗅鞘细胞移植 轴突生长 神经元 神经纤毛蛋白-1 OECs移植 轴突再生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泪道通术与泪道通联合洛美沙星凝胶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的不同效果.方法将100例泪道阻塞患儿按来院顺序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50例,A组行泪道通联合洛美沙星凝胶治疗,B组行单纯泪道通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儿实施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泪道通联合洛美沙星凝胶治疗优于单纯泪道通术.结论泪道通联合洛美沙星凝胶填充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能保持泪道正常生理结构,更好的巩固通后的效果,防止细菌再生,降低二次阻塞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泪道探通 泪道阻塞 洛美沙星凝胶
  • 简介:目的探讨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时机和疗效。方法将180例216眼按年龄大小分为2—6月,6—12月,12—36月共三组。用泪道通术给予治疗,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Ⅰ组治疗成功率97%,Ⅱ组治疗成功率87%,Ⅲ组治疗成功率72%,总治愈率90.7%。结论泪道通术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较佳的方法,且有效性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2-6月时行泪道通术成功率最高。

  • 标签: 婴幼儿 泪囊炎 探通术 时机
  • 简介:目的探讨用冲洗式泪道通联合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记录的38例4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首先使用泪囊区挤压按摩及泪道加压冲洗法治疗,未愈者继而使用冲洗式泪道通联合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术,术中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充满泪囊,术后追踪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46眼均经过泪囊区挤压按摩及泪道加压冲洗治疗,治愈17眼,治愈率为36.96%;29眼行冲洗式泪道通联合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术治愈28眼,治愈率为96.55%;无效1眼。结论对于用常规方法不能治愈的新生儿泪囊炎,选用冲洗式泪道通联合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术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泪囊炎 冲洗式泪道探通 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
  • 简介:目的探讨泪道通术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8例(103眼)采用泪囊挤压按摩等保守治疗不能治愈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给予泪道通、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冲洗等方法治疗,术后追踪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88例103眼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54只眼(52.43%),2次治愈35例(33.98%),3次治愈11眼(10.68%),3次以上治愈3例(2.91%)。结论对于保守治疗不能治愈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采用泪道通术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冲洗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应作为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首选。

  • 标签: 新生儿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妥布霉素
  • 简介:目的:比较泪道通治疗对三个年龄组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成功率。方法:共180例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组,Ⅰ组(4~6mo),Ⅱ组(7~12mo)和Ⅲ组(13~24mo),均行泪道通治疗。症状体征均消失为治疗成功的标准。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结果:Ⅰ组治疗成功率为100.0%,Ⅱ组治疗成功率为88.5%,Ⅲ组治疗成功率为82.3%,总的治愈率为90.7%。结论:泪道通治疗的有效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降低。在6mo时行泪道通治疗的孩子成功率最高,能完全消除症状。

  • 标签: 鼻泪管阻塞 泪道探通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通术的手术时机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01/2010-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37例165眼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137例165眼,患儿年龄≤3月龄者64眼,其中加压通治愈16眼,1次通治愈48眼;~6月龄者68眼,其中加压冲洗治愈4眼,1次通治愈62眼,2次通治愈1眼,1例1眼未随诊;~12月龄者24眼,1次通治愈12眼,2次通治愈8眼,3次通治愈2眼,未随诊2例2眼;~18月龄者9眼,其中1次通治愈6眼,2次通治愈3眼。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患者,若患儿身体发育正常,年龄〉2月龄者应尽早行泪道通术,且安全可行。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泪囊炎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泪道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32眼)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患者行泪道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植入成功率100%。4眼于术后4-7d发生阻塞,及时行泪道冲洗后恢复通畅。硅胶管留置期间,其中溢泪、溢脓症状完全消除28眼,另外4眼仍有轻度溢泪。取出硅胶管后复发5眼占15%,治愈23眼,好转4眼,总有效率84%。结论应用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性高,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溢泪 硅胶管植入
  • 简介:目的观察泪道通后氟尿嘧啶应用联合鼻泪管中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门诊就诊的泪道阻塞患者中,选取泪点泪小管均通畅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2例(56只眼),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先泪道通扩张,并将氟尿嘧啶溶液浸入阻塞创面,后经鼻腔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治疗,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对照组则不采用氟尿嘧啶干预措施,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拔管。结果拔管后随访3~12个月,治疗组21例(29只眼)中有效25只眼,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2只眼冲洗欠通畅无分泌物,2眼泪道冲洗仍阻塞,治愈率86.2%。对照组21例(27只眼)中有效17只眼,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4只眼冲洗欠通畅无分泌物,6眼泪道冲洗仍阻2塞,治愈率63.0%。经χ检验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泪道通联合球头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不切皮肤、不损伤组织结构等优点,临床疗效肯定。氟尿嘧啶对于预防泪道阻塞部位创面再次粘连,提高远期疗效有确切作用。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氟尿嘧啶 球头硅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