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oVEMP)是起源于椭圆囊的能够客观反映前庭-反射通路完整性一种无创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新的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与震电图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用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全面评价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 标签: 前庭上神经 椭圆囊 前庭-眼反射
  • 简介:耳科开展乳突根治手术和各种类型的鼓室成形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颞内段面神经减压术和面神经移植术治疗周围性面瘫:1999年开展了颞颈联合进路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2002年开展了经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均取得良好疗效。2002年开展了全省第1例人工耳蜗植人手术,并于2004年建立了人工耳蜗植入基地,目前已经为近70例患者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成功率为100%。人工耳蜗植人手术开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听力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能够配合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听力学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开机调试,使人工耳蜗植人工作更加完善。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人工耳蜗植入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听力学评估
  • 简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位于医院现代化的新门诊保健大楼。设有门诊附带听力诊断中心和两个病房,开放病床64张,年门诊量6万余人次,住院患者3500余人次。学科医疗环境优越,设备先进,技术精湛,风气端正。具有一支高素质医疗工作人员队伍,现有医师25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1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90%以上。在完成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出色的完成了教学医院特有的教学、科研任务。具有专科特色的五官专业为全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专科医师人才。近年来取得国家级及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出版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1部,申请到多项部省级科研课题,在国际及国家级杂志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并与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部等国外医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听力诊断中心 教学医院 医学视听教材
  • 简介:摘要使用后的输液一次性针头为损伤性医疗废物,因暴露的污染针头刺伤,导致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现介绍一种取材方便的新型输液针头插针筒保护,取名为聚针

  • 标签: 一次性针头 锐器伤 感染 聚针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消毒灭菌效果,以便改进和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9~2012年手术室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连续四年空气的合格率为92.33%~97.33%、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为96.45%~100%、无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9.18%~100%,物体表面和灭菌生物学的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保障外科手术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灭菌 效果监测
  • 简介:目的探查听障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监控特点。方法通过对阅读材料旬内不一致与句外不一致的设计,运用错误觉察范式和动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探查听障学生的阅读监控特点,同时以健听学生作为对照。结果听障和健听两类学生在阅读理解成绩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45.67,P〈0.01;两类学生在回视次数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33.22,P〈0.01;两类学生和两类阅读材料在回视点个数和回视时间上存在交互作用,且在这两个指标上的趋势一致。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对于听障学生,无论是句内不一致还是旬外不一致,回视点个数及回视时间差异不大(P〉0.05);而健听学生在回视点个数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在回视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听障学生阅读理解的整体能力和阅读监控能力均低于健听学生。听障学生在阅读监控动指标上与健听学生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听障学生 阅读监控 眼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D大鼠采用抗青光滤过术处理后热休克蛋白47(Heatshockprotein47,HSP47)在滤过泡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均随机编号1~12号,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2d、4d、6d、10d、14d、正常组6个组(4只每组),2d、4d、6d、10d、14d组大鼠均进行右眼抗青光滤过手术处理,术后采用裂隙灯观察各组大鼠滤过泡及眼前节情况,分别与实验第2d、4d、6d、10d、14d处死相应组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滤过泡中的HSP47、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D大鼠在术后第2d的HSP47、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在滤过泡中的表达就略微的上升,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4d、6d、10d、14d大鼠滤过泡中的HSP47、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地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在大鼠抗青光术后第6d、10d、14d较正常组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SD大鼠抗青光术后HSP47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基本与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变化一致,表明HSP47在大鼠滤过泡瘢痕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抗青光眼滤过术 SD大鼠 热休克蛋白47 滤过泡
  • 简介: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术后随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术中充分保护好相对正常的黏膜是至关重要的。黏膜缺失将导致局部瘢痕形成,炎症长期存在,甚至局部骨炎形成。为了加强术腔黏膜的保护,耳鼻咽喉科医师将用于骨关节科去除关节内软骨的切割器用于鼻手术中。切割在切割时能同步进行吸引,可使术野保持清晰,长柄的切割头适合喉部及气管内病变的处理。当然,切割本身也有一定缺点,如不适合较硬骨质的切除,刀头变钝时易导致黏膜撕脱,增加额外费用等。

  • 标签: 耳鼻咽喉科医师 切割器 黏膜撕脱 鼻内镜技术 气管内病变 术后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CT增强扫描中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使用高压注射,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支持。方法对235例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做增强扫描,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结果使用高压注射做增强扫描的患者235例,231例注药顺利,完成增强扫描,占总数的98.3%。1例因对比剂外渗,扫描途中停机重新穿刺、注药完成扫描,占总数0.42%。2例因注药过程中留置针侧孔脱开,致药液外漏,重新注药后扫描成功,占总数0.85%。1例因高压注射对比剂后,CT装置未及时触发,错过设置的扫描时相致增强失败,占总数的0.42%.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高压注射,可获得更为精准的诊断资料,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应用体会
  • 简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已严重影响到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深入城乡基层社区,大力宣传和普及防聋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聋意识.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预防和减少耳病与听力障碍对人类健康的侵害。200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确定为:防聋走进社区。

  • 标签: 西门子听力集团 中国 全数字助听器 听力康复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阻塞在右开胸胸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骨科因胸椎5以下结核择期行胸椎结核后路内固定+右开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的患者15例,常规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患者采用ID7.5-8.0加强气管导管加支气管阻塞行选择性肺叶隔离。于左侧卧位双肺通气时(T1)、右中下肺叶隔离通气30min(T2)、右全肺叶隔离通气30min(T3)、双肺通气20min(T4),记录各时点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顺应性(Comp),收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术者评价术野暴露情况。结果选择性右中下肺叶隔离通气30min后(T2),患者的PaO2和Comp较T1时分别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eak和Pplat较T1时均分别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右全肺叶隔离通气30min后(T3),患者的PaO2、SaO2和Comp进一步降低,与T1和T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eak和Pplat进一步升高,与T1和T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阻塞选择性肺叶隔离,术中可以增加氧合和气道顺应性,降低气道压力,术中转换肺叶隔离便捷,因此可安全适用于右开胸胸椎结核前路手术。

  • 标签: 脊柱结核 选择性肺隔离 氧合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囊式加压包扎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在腮腺术后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比较.方法选取同类患者进行不同包扎方法在可操作性、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气囊式加压包扎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中各方面均优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结论气囊式加压包扎是一种在预防和减少腮腺术后并发症中一种新型、有效、优于传统方法的装置。

  • 标签: 腮腺 术后 气囊式 包扎 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节拍在辅助治疗痉挛性构音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在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加入音乐节拍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音乐节拍辅助治疗可以提高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言语清晰度。

  • 标签: 痉挛性构音障碍 音乐节拍器 言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8例牙颌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情况、牙槽脱落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一年后、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五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分别是0.00%、0.00%、0.00%、2.27%以及4.55%,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两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数,降低患者的牙槽脱落情况,延长其牙槽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探讨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颌畸形 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先后对16例因腺样体残体导致的小儿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下以电动切吸切除对咽鼓管内口阻塞的腺样体残体,共治愈28耳,随访半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渗出性中耳炎 电动切吸器 鼻内镜下 残体 切除 增殖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