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听力障碍的认识不断加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听力康复行业发展迅速.听力障碍患者对助听器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了解他们及其家属对听力问题和助听器的认知度和实际需求.对于提高和改善听障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采集分析了相关信息。

  • 标签: 需求调查 助听器 家属 患者 听力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畅听未来项目是由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瑞声达听力集团于2005年底共同发起的中国耳聋防治五年计划.简称畅听未来项目。项目的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听力障碍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听力障碍的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工作的研究以及听力障碍的康复和宣教等工作。

  • 标签: 需求调查 听力障碍 反馈 教育培训 管理工作 卫生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调整甲状腺外科门诊布局使之科学、合理,改善就医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甲状腺患者及社会的需求,并努力打造研究型学科。方法通过回顾2013年与2014年门诊量、甲状腺穿刺患者及甲状腺癌阳性率、日门诊量、出诊医生、门诊面积并进行总结。结果2013年和2014年门诊量分别为56000人和65588人年增患者9588人,而诊间数少、面积小,工作人员一直高强度、超负荷状态,明显影响到学科的飞速发展。结论原甲状腺门诊格局已满足不了患者就医的需求,要打造研究型学科,满足各方面需求,必须调整门诊甲状腺外科布局,增加门诊面积、诊间及出诊医生,创造更好的条件满足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

  • 标签: 甲状腺外科 布局调整 研究型学科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状态,对PSD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换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换药中心2012年3月—12月换药患者118例,来门诊换药期间在常规换药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和放松训练。首次和末次换药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门诊换药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消除其心理焦虑和抑郁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换药提高换药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换药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以及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兴的医学模式逐渐被医护人员所认识并接受,整体护理在我国医疗领域也随之普及和深入。1患者在住院期间,医院不仅要提供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更要重视对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针对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成为广大医护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 标签: 心理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需求满足与机体康复之间的关系,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指导护理工作,以满足患者需要为护理目标,分析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得到满足程度与恢复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护理效果,丰富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内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论从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角度实施“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也对护理服务的内涵做出合理的解释。

  • 标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老年 心血管疾病 护理
  • 简介:1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心理理论的概念最早由Premark和Woodruff于1978年在《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愿望、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之所以将心理理论称为一种“理论”,Premark和Woodruff认为这种能力实际为一个推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对不可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1]。

  • 标签: 心理理论 儿童 心理状态 人的行为 黑猩猩 系统
  • 简介:摘要针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满足患者心理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听力测试是听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能为听力康复和聋哑教育提供必不可少的临床数据.因此,科学的测试不仅仅依靠对听力设备的准确校准,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听力测试涉及的相关心理声学知识.比如,为什么在做纯音测试时,当受试者无反应,每次要提高5dB,而当受试者有反应时,则应降低10dB?怎样才能避免不准确的测试结果?听觉行为的测量还涉及许多重要的心理物理学概念.因此,在这期的听力学小词典里,笔者将着重介绍心理声学测试方法和基本原则,并对其中涉及的英文单词给读者作个简单的说明.

  • 标签: 测试方法 听力学 心理 声学 诊断和鉴别诊断 听力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心理干预二联法对其心理及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在本院普外科行择期手术的11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行术前常规准备与护理,观察组联合开展心理干预二联法。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5.031、5.324、7.28,P<0.05);术后观察组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心理干预二联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降低手术刺激造成的生理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 标签: 心理干预二联法 心理反应 生理应激
  • 简介:聋人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对象,其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针对聋人心理健康测量的研究主要以心理测验和问卷法为主。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聋人心理健康测量方面的研究现状,现有研究在聋人心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聋人心理健康研究。

  • 标签: 聋人 心理健康 心理测验 问卷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前的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门诊作常规产前检查的20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妊娠35周、妊娠38周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心理状况评定,并随访入选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202例孕妇自然分娩率65.35%,有指征剖宫产24.26%,无指征剖宫产10.40%。妊娠35、38周时,自然分娩组和有指证剖宫产组SAS、SDS、GW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指证剖宫产组孕妇SAS、SDS指标评分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与有指证剖宫产组,GWB评分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与有指证剖宫产组(P均<0.05)。结论孕妇产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会降低总体幸福感,最终影响分娩方式。

  • 标签: 孕妇 心理状况 分娩方式
  • 简介: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是聋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组织好班级心理辅导课的关键是良好地实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然而对听障青少年儿童实施教育的主要难点又在于突破沟通障碍,因此组织心理辅导课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与聋生沟通的能力,讲究沟通艺术和方式.本文结合实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就聋校班级心理辅导课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出了一些看法:1.应用多媒体课件,以集合多种语言形式、提供丰富的信息表象;2.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参与和领悟;3.营造和谐心理气氛,以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效率.

  • 标签: 聋校 心理辅导 沟通艺术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对127例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和对焦虑水平进行评分,分别采用导入式游戏、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召开沟通座谈会、成功病例介绍等形式帮助患儿及父母在手术前、术中及术后各期存在负性心理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116名(91.3%)患儿父母存在焦虑,父母文化程度高及职业为干部者焦虑比例高.所有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都能顺利地完成手术,术后效果好,同时患儿家长也都愿意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后期的言语康复训练,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获得听力,提高其语言交流能力的信心.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不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高术后言语康复减轻聋儿及家长负性心理影响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电子耳蜗植入术 围手术期 患儿及家属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伴乙肝的耳鸣患者的心理声学特征,为此类人群制订更为个性化的耳鸣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使用听尼特TM1000A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对35例伴乙肝的耳鸣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和耳鸣心理声学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听力正常组12例,听力损失组23例;耳鸣音调匹配失败5耳;耳鸣音调匹配类型以纯音为主(占68.6%);耳鸣频率以高频居多(占70.0%);耳鸣响度不大,以10dBSL以内为主(占80.0%);耳鸣佛德曼曲线在听力正常组与听力损失组均以汇聚型最多;残余抑制试验阳性率听力损失组(占70.0%)高于听力正常组(占50.0%)。结论伴乙肝的耳鸣患者,听力损失人数居多;汇聚型佛德曼曲线且伴听力下降的患者残余抑制试验阳性率最高,耳鸣更易被掩蔽。

  • 标签: 乙肝 耳鸣 心理声学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单纯耳鸣掩蔽治疗与耳鸣掩蔽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疗效,探讨耳鸣掩蔽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8例耳鸣患者先进行耳鸣晌度匹配后行掩蔽治疗,其中79例患者辅以心理治疗,比较单纯掩蔽治疗组与掩蔽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组耳鸣残疾度量化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疗效评分。结果治疗后单纯掩蔽治疗组(79例)THI得分42.8±23.1,耳鸣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组(79例)THI得分28.3±22.5;两组THI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耳鸣掩蔽治疗结合心理治疗较单纯耳鸣掩蔽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耳鸣 耳鸣响度匹配 掩蔽疗法 心理治疗
  • 简介:家长心理是影响聋儿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四种影响聋儿康复效果的家长心理(期望过高、依赖康复教师、自卑、内疚)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人工耳蜗术 家长 心理学 聋儿 康复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初诊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2例初诊艾滋病患者,通过有效沟通交流,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沟通、药物依从性教育、家属亲情支持、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相比,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有了明显的缓解和改善。结论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复杂,情绪变化无常,内心世界极其脆弱,如果全社会能给这个特殊群体以宽容、理解和关怀,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就能正确引导患者正视现实,焦虑、恐惧、消极厌世等不良情绪缓解,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学会自我管理,并有利于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人文关怀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