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言语-语言障碍康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本文从言语、语言障碍的定义、分类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言语语言康复需求与供给间的巨大差距。人才培养方面,涉及该学科人才培养的高校仅有11所;科研方面,以满足基本生命需求的吞咽障碍研究为主,而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语言沟通能力的研究比重则较少,导致整体言语语言康复水平偏低。为此,笔者提出三条发展策略: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双线并行;在康复服务方面,应发展康复技术,以缓解康复服务人员不足;在康复质量保障方面,应建立独立的职业认证体系,保证该职业的良性发展

  • 标签: 言语-语言障碍 语言病理学 发音障碍 语言迟缓
  • 简介:中国听力学发展前景是什么?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听力学的弯道在何处?是在战略技术领域攻克听力学的尖端技术、抢占先机,还是在战略资源层面提前布局,把握和中国13亿人口及其巨大的医疗健康资源所提供的宝贵机遇,通过公平竞争而获得未来听力学发展话语权?笔者认为中国听力学可能在后者更有胜出机会,挖掘听力学大数据、参与标准制定等,大数据为中国听力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2016年6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明确指出,加大对国际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强相关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 标签: 听力学 健康资源 标准制定 公平竞争 发达国家
  • 简介:自198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第一款人工耳蜗装置用于临床,至今已有30余万听障人群通过人工耳蜗植入走出了无声世界。电极是人工耳蜗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电极设计主要基于耳蜗生理结构和感音原理。不同人工耳蜗公司的电极产品各有其特点,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与临床使用效果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结果尚无定论。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人工耳蜗电极产品将会减小输出频率与螺旋神经节细胞特征频率之间失匹配程度,使患者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 标签: 人工耳蜗 电极 植入深度
  • 简介:目的建立在大型哺乳动物-猪体内植入电子耳蜗的方法,观察电子耳蜗植入前后听功能变化。方法荣昌猪6只,雌雄不限,40-45日龄,体重8~12Kg,均选自重庆畜牧科学院养猪研究所。分为听力正常组(Mitf+/+),与突变耳聋组(Mitf-/-),每组3只。在全麻下进行电子耳蜗植入术。于手术前,手术后即刻以及手术后1周记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和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Electrical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EABR);头颅X片观察电极植入位置。结果6只动物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成功,耳蜗电极位置正确,在耳蜗内盘绕1.5~1.75圈。电子耳蜗植入即刻,手术侧(右耳)各频率ABR阈值在120dBSPL无法引出;手术后7天,手术侧(右耳),低频ABR阈值在100dBSPL左右,高频在120dBSPL仍无法引出。听力正常荣昌猪组(Mitf+/+),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即刻一周后EABR阈值在90CL左右,明显低于突变耳聋荣昌猪组(Mitf-/-)的190C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荣昌猪电子耳蜗植入方法确实可行,通过植入电极进行EABR测试方法设计合理。为更加直接地研究电子耳蜗植入设备在体内的工作状态和各项数据,研究电极植入后耳蜗的生理病理改变创造了条件。

  • 标签: 耳蜗植入 荣昌猪 ABR EABR
  • 简介:通过对我国近30年听觉言语康复工作历程回顺,提出了影响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的五大要素,探讨了0~3岁听障儿童康复原则和听觉、语占、精神心理评估方法。明确了早期干预的时机、双耳聆听效果优化、听力补偿和重建后的听能管理、家长的康复理念和技能、康复评估指导下的日.期康复教育肢听力学服务是提高听障儿童康复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觉言语康复 放果评竹
  • 简介:猪作为继小鼠之后的又一类模式动物,正受到包括比较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畜牧学等在内的多领域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特有的荣昌猪品系中的一个变异群体-“荣昌猪遗传性听力缺陷家系”,其突变位点,病理表现和发病规律与人类Waardenburg综合征2A型极为相似。此家系在听觉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研究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干细胞移植,早期基因干预治疗、听觉植入等创造了条件。为听觉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大型哺乳动物模型。

  • 标签: 荣昌猪 动物模型 听觉医学
  • 简介:小型猪与人的基因同源性高,各脏器组织的大小结构和生理学等方面也极其相似,同时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优势,作为耳科动物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小型猪在耳部解剖、内耳形态电生理等方面与人的相似性,展示小型猪作为耳科学领域实验动物模型的优势。同时,归纳了目前小型猪动物模型在耳科领域,包括聋病的机制和治疗的相关基础研究、听觉植入相关研究、耳外科解剖教学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小型猪作为耳科领域的新兴动物模型将为耳科学听力学的相关研究,为人类聋病的防治提供最理想的实验模型论证。

  • 标签: 小型猪 动物模型 耳科学
  • 简介:目的比较联合应用嗜热菌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消化对耳蜗基底膜上皮细胞的分离效果。方法分离P0-3天SD大鼠基底膜,并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胰酶消化组;B组嗜热菌蛋白酶消化组;C组I型胶原酶消化组;D组嗜热菌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消化组。收集各组消化的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和诱导分化,分别计数各组形成的细胞球数目,应用免疫荧光对获得的细胞来源进行鉴定,并比较各组Cytokeratin-18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从4种方法分离得到的细胞经培养后均可形成细胞球,表达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和细胞分裂标记物BrdU。获得细胞大部分均表达上皮来标记物E-cadherin和cytokeratin-18,而不表达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经过诱导分化后可以分化成毛细胞样细胞。应用嗜热菌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消化获得的细胞球数目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而采用胰酶消化获得的细胞cytokeratin-18阳性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嗜热菌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消化耳蜗基底膜上皮细胞可以显著提高基底膜上皮细胞的分离效果,从而耳蜗前体细胞的研究提供有力研究基础。

  • 标签: 毛细胞前体细胞 细胞培养 上皮细胞 酶消化
  • 简介:目的初步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nternationaloutcomeinventoryforhearingaid,IOI-HA)对云南某医院60例单耳配戴助听器的老年性聋患者的助听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60例老年性聋患者的IOI-HA总分平均值为25.60±3.66。高中以上学历者与初中以下学历者、助听器配戴时长≥1年者与〈1年者、中度中重度耳聋患者与重度患者之间IOI-HA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IOI-HA问卷是评价老年性聋患者配戴助听器效果的简便有效的工具。老年性聋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其社会心理学多方面均有较大的获益。应通过健康教育、增加随访等方式使其更早、更多地使用助听器,从而改善助听器配戴的效果。

  • 标签: 老年性聋 助听器 国际性助听器效果问卷
  • 简介: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ation,CI)是双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获得听力的最有效的途径。CI的成功实施需要依靠术前准确的临床诊断对耳内解剖结构的详尽的影像学评估。国内外学者根据CI手术入路要求,对围绕面神经隐窝开放和耳蜗电极植入相关的结构如乳突气化病变情况、颈静脉球高位裸露、乙状窦前移或过大、面神经走行异常、听骨链两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术前对CI术式选择手术难易、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对减少CI及其他耳内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增加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CI术中常见的中耳及其邻近解剖异常,如乳突气化异常、先天性听骨畸形、先天性两窗畸形、面神经管畸形走行异常、乙状窦前移或过大、颈静脉球高位、颈静脉球憩室颈静脉球裸露等先天性畸形进行综述。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术 乳突 颈静脉球 乙状窦 面神经 前庭窗
  • 简介:目的通过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3年的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总结其发育规律,分析各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在开机后1、3、6,12、18,24、30、36个月运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对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患儿开机后12个月内,CAPSIR得分与术后康复时间正相关(rCAP=0.884,rSIR=0.873,P〈0.05),个体间差异较大;开机12个月后,个体间差异减小。术前助听听阂(r=0.234,P〈0.05)、术前康复时间(r=O.736,P〈0.05)与CAP分级显著相关,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与SIR分级显著相关(r=O.201,P〈O.05)。结论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能力发育呈先快后慢趋势,术后1年内显著提高,术前助听听阈低、康复时间长的患儿术后听觉发育较好,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有助于言语发育。

  • 标签: 语前聋 儿童 人工耳蜗 听觉言语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临床疗效。方法60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采用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切除扁桃体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结果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用于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方法简便易行,手术切除干净,术中出血0.5~1ml,无原发继发性出血,术后疼痛轻微。随访6个月,48例患儿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症状消失,12例在变应性鼻炎发作时张口呼吸但无打鼾,术后无残留,无扁桃体再生反复炎症发作。结论应用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切除扁桃体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OSAHS术野清晰,切除精确,腺样体残留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周围组织无损伤,适用于各年龄段的OSAHS患儿,是一种较好的儿童OSAHS治疗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内窥镜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改良等离子刀头
  • 简介:2016年9月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成功举办"京津冀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6年第三季度学术活动"。此次会议继续将参会范围从北京市辐射至整个京津冀地区,来自北京市六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天津市聋儿康复中心、天津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紧密围绕此次会议议题“儿童听力损失干预效果评估”,共有8位专家进行发言。

  • 标签: 北京儿童医院 听力损失 会议议题 效果评估 学术活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