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对艾滋病防范意识和行为差异,为把艾滋病蔓延阻止在以男性为主阶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小组访谈及个别深入访谈定性调查方法.结果:男性对性病、艾滋病防范意识薄弱,缺乏保护性伴、阻止艾滋病蔓延社会责任感;女性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可提高自我保护条件和能力.结论:必需加强艾滋病防范意识宣传教育,把增强男性责任、提高女性自我保护能力与行为干预结合起来.流动人口性问题是艾滋病流行隐患,故必需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减少艾滋病性传播危险因素.主张发动各界力量,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体系.

  • 标签: 艾滋病 防范意识 性别差异 防范行为
  • 简介:目的:研究视觉性刺激诱发男女生理、心理和认知性唤起反应性别差异。方法:对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在观看外显性刺激时男女在生理、心理性唤起及大脑神经机制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结论: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和大脑认知功能等因素决定着男女性唤起差异,特别是心理和认知因素对女性性唤起影响更大。因此,对于性功能障碍治疗应重点放在心理和认知方面,而不是单纯地应用药物。

  • 标签: 视觉性刺激 性唤起 性别差异
  • 简介:目的:构建人皮肤慢性光老化成纤维细胞模型,筛查与光老化相关环状RNA(circRNA)。方法: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利用UVA多次照射,制作人皮肤慢性光老化成纤维细胞模型,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Western印迹法检验p2l蛋白验证,以给予与照光时长等同避光处理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采用RNAseq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光老化成纤维细胞中circRNA表达,并分析其差异表达circ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光老化模型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circRNAs共有7个(P〈0.05);表达显著下调circRNAs共有4个(P〈0.05)。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cir_cRNA可能与胶原蛋白合成等基因有关。结论:光老化模型组成纤维细胞存在多个差异表达circR—NAs,说明circRNA可能参与光老化基因调控。

  • 标签: 光老化 成纤维细胞 环状RNA
  • 简介:目的通过对广州市全职与兼职妓女之间特征性差异分析,找出淋病和滴虫病在全职妓女中显著高发危险因素。方法1998年3月至1999年月10月,我们对纳入本次研究妓女进行了性病检测和采访式问卷调查。根据有无额外固定收入,我们把妓女分为兼职和全职两类。我们采用单元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感染淋病和滴虫病危险因素,分析无固定收入与感染淋病和滴虫病关系。结果共有442名全职妓女和524名兼职妓女参与了本次研究。全职妓女淋病和滴虫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兼职妓女。与兼职妓女相比,大多全职妓女受教育程度低,有静脉吸毒史,接待嫖客多为商人,卖淫场所主要在按摩洗浴中心,无固定性伴。在双变量分析模型中,辍学年龄、嫖客类型、卖淫场所和无固定收入状态与淋病感染密切相关。而静脉吸毒史和在过去12个月中无固定性伴、无固定收入状态是与滴虫感染密切相关决定因素。结论妓女中淋病发病率不同取决于全职妓女与兼职妓女之间不同文化程度、嫖客类型和卖淫场所。全职妓女中滴虫病相对高发与她们大多无固定性伴或有静脉吸毒史相关。本次研究表明,应将促进安全套在妓女和嫖客中使用和提高妓女健康保护意识作为性病/艾滋病防治主要策略。

  • 标签: 妓女 滴虫病 性病 淋病
  • 简介:应邀为《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拟文,针对目前我国临床各科包括皮肤性病科在内医生医学真菌学知识较为欠缺,真菌学基础较为薄弱,已经影响了对常见或/和少见真菌病诊治质量现状,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看法。

  • 标签: 医学真菌学 临床医生 皮肤性病科 价值 学习 真菌病
  • 简介:目的研究银屑病特异表达microRNA(miRNA)与靶基因及基因功能之间调控网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银屑病皮损组织和健康皮肤组织中差异性表达miRN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构建银屑病差异表达miRNA与靶基因及基因功能调控网络,得到网络核心调控miRNA和受调控作用核心靶基因及关键性基因功能。结果得出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明显上调关键miRNA10个,调控关键基因12个,主要功能21项,明显下调关键miRNA21个,调控关键基因22个,主要功能28项结论特异性表达miRNA主要调控靶基因及其基因功能与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为银屑病基因层面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 标签: 银屑病 MICRORNA 基因芯片 靶基因 基因功能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目的:了解痤疮患者血清IL-10水平,分析其与痤疮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探讨IL-10在痤疮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就诊60例痤疮患者(按Pillsbury分为Ⅰ~Ⅳ级,每级15例,共4组)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无痤疮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白介素10(IL-10)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五组血清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与年龄及性别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研究组各组血清IL-10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痤疮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正常健康人高,IL-10可能参与了痤疮发病机制但不能用来评价痤疮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痤疮 白介素-10 ELISA
  • 简介:对186例(男98例,女88例)吸注阿片类毒品海洛因成瘾者性心理和性行为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者性心理、性行为和性功能明显障碍,表现为吸注海洛因成瘾后98.6%性欲减退或丧失,性交次数由吸毒前平均5.6±1.4/周减少为0.3±0.1次/周,性行为方式由吸毒前94.8%以性交为主改变为84.6%非性交接触为主;其中男性海洛因成瘾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达32.2%,女性月经异常率达95.1%,性心理和性功能改变与吸毒水平呈正相关.结果提示,吸毒人群性心理和性功能变化在毒品依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发病学意义.对90例性功能障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性功能康复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性心理和性功能恢复水平与脱毒治疗近期疗效呈正相关.

  • 标签: 海洛因依赖者 性功能损害 临床意义 海洛因成瘾者 勃起功能障碍 性心理
  • 简介:表皮通透屏障是机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和阻止体内物质丢失一道重要屏障。随着机体衰老,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能力降低、脂质合成减少,而表皮pH升高,最终导致表皮通透屏障功能恢复速度减慢。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降低,不仅加快皮肤和血液中炎症因子增多,还会增大皮肤感染风险。皮肤炎症因子持续表达增高可引起慢性皮肤瘙痒等,同时可诱发和加重系统性炎症,参与多种系统性疾病发生与发展。因此,改善老年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将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某些老年疾病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老年 衰老 透皮失水 屏障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TCT)异常孕妇,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孕妇宫颈病变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孕14—35周、1年内未进行过TCT孕妇,先行TCT筛查,对TCT结果异常者,在知情并签字同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TCT筛查孕妇10857例,TCT结果异常978例,发生率为9.008%,TCT异常者中195例行阴道镜检查,镜下图像符合率93.0%(181/195),阴道镜拟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119例,CINⅡ24例,CINⅢ或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2例。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宫颈炎及CINI121例、CINⅡ28例、CINm33例、宫颈细胞癌(SCCI)13例。3例孕妇因宫颈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行创面缝合止血,未发生其他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相关不良事件。结论:1年内未进行TCT筛查孕妇进行TCT检查是必要,对TCT结果异常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拟诊CINI及更高级别宫颈病变孕妇,建议行宫颈活检以明确病理学诊断。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关系,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高生命意义大学生在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和婚姻本质维度上,显著高于低生命意义感者(P〈0.05);除了择偶条件外,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其它五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生命意义寻求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婚恋观(P〈0.05)。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存在不同程度相关,高校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婚恋观。

  • 标签: 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婚恋观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方案治疗Ⅱ~Ⅳ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90例Ⅱ~Ⅳ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患者均有45例患者,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调强放疗,B组采用紫杉醇+奈达铂常规放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患者2年生存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B组82.2%(P〈0.05);A组治疗后2年生存率为80.0%,显著高于B组60.0%(P〈0.05);A组出现腹泻13例、白细胞降低28例、恶心呕吐21例以及食欲不振20例,B组分别出现23、36、34以及31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调强放疗,其临床疗效和生存率都高,紫杉醇+奈达铂调强放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三维适形放疗 紫杉醇 奈达铂
  • 简介:长期以来,临床医生治疗特应性皮炎通常选用抗过敏药、皮质类固醇制剂、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其中外用激素类制剂疗效最为肯定但其带来副作用早已被公认,除造成常见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局部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等副作用外,还有可能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 皮质类固醇 抗过敏药 毛细血管扩张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在性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本文在总结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广东开展性文化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计划生育国策落实,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利于国家人口安全,有利于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有利于文化大省建设。并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指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和应采取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性文化 建设 广东 实践 探索
  • 简介: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白介素-10(IL-10)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及16例正常对照者皮肤内IL-10mRNA定量表达,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10mRNA定量表达与EASI评分相关性。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10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肤内表达(t=2.88,P〈0.01);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10mRNA定量表达与EASI评分呈正相关(r=0.4743,P=0.0346)。结论IL-10mRNA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特应性皮炎发病。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白介素-10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
  • 简介:目的探讨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hemerin浓度.另取3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emerin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分期有关,其中进行期患者组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组(P<0.05),且Chemerin血清浓度变化与寻常性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性(r=0.521,P<0.05).结论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并与寻常性银屑病分期相关,提示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PASI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甲真菌病人群T细胞亚群变化,进而探讨甲真菌感染与人体免疫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60例甲真菌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甲真菌病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甲真菌病患者T细胞亚群存在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在甲真菌病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 标签: 甲真菌病 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 简介:红斑狼疮(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多系统疾病,以自身抗体和多器官组织损伤为特征。其中,皮疹是最早期、最常见、最具特征性损害。本文将对狼疮各型特异性皮肤损害临床意义、红斑狼疮出现皮肤损害机理及皮损潜在治疗靶点认识进行论述。

  • 标签: 红斑狼疮 皮肤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