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或受损的病人越来越多,马尔菲青霉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预后常不佳,而早期有效地用药对遏制疾病的迅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寻找有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本文就马尔菲青霉病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病 治疗 综述
  • 简介:马尔菲蓝状菌病是由马尔菲蓝状菌所致的局限性或侵袭性真菌病,常发生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者,也可发生于健康人群,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从马尔菲蓝状菌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综述了马尔菲蓝状菌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马尔尼菲蓝状菌 病因 治疗
  • 简介:患者男,62岁,手足干燥、疼痛伴多发溃疡2月余。患者于5月前在外院肺部病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予以“阿法替5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皮肤科检查:左无名指、左拇指、右食指,双足跟,双足掌内缘可见9个大小不等溃疡面,溃疡深约1~2mm不等,溃疡边缘较整齐,最大面积约2cmX3cm,最小面积约0.8cmX0.8em,部分溃疡上见少量黄白色分泌物,左无名指处溃疡上覆黑痂,双手双足皮肤干燥,手足活动无明显限制。病理示:炎症性溃疡。诊断:手足皮肤反应。

  • 标签: 阿法替尼 手足皮肤反应 溃疡
  • 简介:白癜风作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目前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光疗法是治疗白癜风的主要方法,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近有研究表明,干扰素(IFN)-γ作为白癜风自身免疫的驱动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IFN-γ或其下游的作用剂如Janus激酶(JAKs)可能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策略。鲁索利替(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作为一种JAK1/2抑制剂,

  • 标签: 白癜风 局部应用 JANUS
  • 简介:目的总结脂肪抽吸乳腺切除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经验。方法于乳晕下缘切口进行乳房及周围预定范围的肿胀麻醉脂肪抽吸,并适量切除乳腺。结果治疗的56例患者胸部形态均接近正常,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脂肪抽吸乳腺切除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安全可靠,效果较好。

  • 标签: 男性乳房发育症 脂肪抽吸 乳腺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冷冻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局部皮损用液氮冷冻治疗后于局部隔日注射月γ-干扰素100万U,10次/疗程。结果:61例中,33例经1疗程治疗无复发,15例经2疗程治疗并观察6个月无复发,其余13例经3疗程治愈,所有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冷冻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具有一定疗效,未见明显反应;但非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尖锐湿疣 治疗 冷冻 Γ-干扰素
  • 简介:目的观察角质剥离术微波凝固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采用角质剥离术微波凝固治疗跖疣56例,并与冷冻治疗跖疣52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2.14%,好转率14.29%,总有效率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31%、34.62%与76.92%。2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χ2=18.35,P〈0.05;后者χ2=9.09,P〈0.05)。结论角质剥离术微波凝固能迅速祛除跖疣疣体,并有效预防复发,且本方法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治疗基本无痛苦,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角质剥离术 微波凝固 跖疣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灵敏且可定量的检测马尔菲青霉病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马尔菲青霉ITS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常规PCR扩增目标序列后,将鉴定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模板建立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得出拷贝数与循环阈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表达式,并做灵敏性、特异性试验。结果: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解曲线特异,相关系数为1.938,最低检测的拷贝数为8.5个/反应管。结论:建立了检测马尔菲青霉病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感染程度及对治疗的指示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病 SYBR Green 实时定量PCR
  • 简介: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用盐酸曲唑酮、西地那非心理治疗与体能训练治疗早泄40例,方法为同房前2小时口服盐酸曲唑酮50mg,前1小时口服西地那非50mg,结果治愈28例,改善8例,无效4例,治愈率达61%,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盐酸曲唑酮 西地那非 治疗 早泄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通过尿道直接注药扩张治疗慢性淋茵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用头孢曲松1.0g溶于10ml生理盐水,直接自尿道外口注入尿道后用阴茎夹夹紧,30分钟后松开,2小时排尿,15天为一个疗程,每5天扩张尿道一次。结果:第一个疗程治愈114例;第二个疗程8例。治愈率96.1%,随访0.5~2年,复发者8例,占6.31%。

  • 标签: 尿道灌注加扩张 慢性淋菌性尿道炎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木孜其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38例中重毒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72例)与丹参酮组(66例)。联合组口服复方木孜其颗粒6g/次,3次/d,丹参酮胶囊1.0g/次,3次/d;丹参酮组口服丹参酮胶囊1.0g/次,3次/d;2组均外用甲硝唑软膏和维A酸乳膏患处涂擦。2组疗程均为6周,疗程开始后于第1、3、6周随访对并评估疗效。结果2组痤疮患者治疗6周后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1.94%;丹参酮组总有效率为65.1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孜其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丹参酮胶囊 寻常型痤疮 治疗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左卡汀联合黄精赞育胶囊治疗雷达作业人员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名服役2年以上的雷达作业官兵,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左卡汀联合黄精赞育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黄精赞育胶囊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精液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精子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精子活力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汀联合黄精赞育胶囊治疗雷达作业人员少弱精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左卡尼汀 黄精赞育 雷达作业人员 少弱精症
  • 简介:目的:观察仪一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治疗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α-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在缓解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6例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口服仅一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对照组74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两组各治疗6周,观察前列腺炎症状指标(NIH—CSPI)与前列腺液常规变化。结果:抗生素舍用α-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较单用抗生素更为有效。结论α-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可明显改善ⅢA、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前列腺炎 受体阻滞剂 抗抑郁药 改善症状
  • 简介:患者女,44岁,因右上肢自远端开始至近端先后出现多个暗红斑块约三年,无明显不适感,于1996年5月16日到我科门诊求诊。检查:健康状况良好,胸部X线摄片无特殊发现。皮肤科情况:右手背可见一15×8cm暗红色疣状增殖斑块,境界清楚,表面有多个疣状增生小丘疹,形成表面凹凸不平,间

  • 标签: 皮康王 孢子丝菌病 碘化钾治疗 外用 皮肤 皮损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灌肠理疗对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4年单纯女方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症患者共27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采用本科研制的中药保留灌肠方理疗;对照组138例,采用口服抗生素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结果:治疗组有58例受孕,对照组有35例受孕。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理疗疗效明显,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毒副作用小,无需住院,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中药灌肠 理疗
  • 简介:笔者应用中药汤剂芒针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5岁,病程4~8周;病变部位:胸背部18例,腰腹部14例,上肢2例,下肢1例。病例选择标准:符合西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能够耐受针灸疗法。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药 针刺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组(20例)予以电子灸联合服用巴喷丁治疗,对照组1(20例)仅口服巴喷丁治疗,对照组2(20例)仅应用电子灸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χ^2值分别为4.12、5.00,P值均〈0.05);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后1周、2周、1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P值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1、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电子灸联合巴喷丁治疗PHN的疗效高于单用巴喷丁或者电子灸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灸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简介:作者进行了一项皮下注射曲前列尔治疗硬皮病患者手指溃疡的先导性试验。在完成治疗的5例患者中,溃疡大小明显减小,且连续治疗后无新发溃疡。尽管治疗有效,但注射部位反应的发生率高,可能限制该治疗的开展。

  • 标签: 硬皮病患者 指溃疡 系统性硬化病 先导性 试验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