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对脑血管病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设计能力提高的作用。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专业硕士研究生20名,随机分成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结合组各10名。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PBL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指导研究生进行课题设计,并对各组科研能力进行考核评分和比较。结果PBL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PBL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科研能力
  • 简介: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内科的56名实习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分组依据,常规组(n=28)采用传统教学法,PBL组(n=28)采用PBL教学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PBL组学生的临床操作和病例分析能力成绩均高于常规组的考核结果,且PBL组对临床带教的总满意率为92.86%,常规组对临床带教的总满意率为60.71%,PBL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和病例分析的能力,还能提升实习同学的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临床教学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以问题为中心式学习 神经内科 实施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对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课程的看法及其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具体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医学本科专业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临床研究培训的需求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20份,118人(98.3%)认为临床医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临床研究方法,24人(20%)曾经参加过系统的临床研究,113人(94.2%)认为有必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开设临床研究方法的课程。34人(29.1%)认为应该将临床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2人(35.0%)认为应将其设置为选修课,另有34人(29.1%)认为应设置为系列学术讲座,只有8人(6.8%)建议设置为多媒体自学形式。结论本科生教育阶段对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的需求较高;临床研究方法培训内容设置应兼顾系统性和实用性,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

  • 标签: 临床研究 调查 教学
  • 简介: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进修人员的现状,为提高神经介入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2017年在介入神经病学科进修学员,对相关介入操作"零"基础的学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年龄、性别、职称、工作单位级别及学习后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等。结果在112例介入操作"零"基础学员中,男性学员108例(96%),中高级专业职称101例(90%);经过6个月的学习,熟练或较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92例(83%),熟练或较熟练掌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ractionangiography,DSA)81例(72%)。理论与实践均取得较好成绩的年龄集中在26-35岁之间。结论神经介入技术与理论的最佳学习年龄在26-35岁之间。针对"零"基础的神经介入学员,应根据学员前期的工作经验和教育基础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

  • 标签: 神经介入 教学 进修医生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医师24名为教学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过程中分别对两组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PBL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进修医师在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医学知识扩展各方面均显著提升。结论PBL教学法可以提高进修医师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急性脑血管病 癫痫发作 教学
  • 简介:中医治疗失眠疗效理想,尤其是针灸具有独特的优势,俞募配穴属于按部配穴方法之一,笔者观察到导师运用俞募配穴治疗失眠疗效显著。近年来,失眠随着人数逐步上升,该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系统阐述目前俞募配穴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并对治疗方法提出了思考,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 标签: 俞募配穴 失眠
  • 简介:目的:探究肾癌患者围术期睡眠状况并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涿州市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记录患者的临床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睡眠情况的因素。结果:失眠组患者患病时间、肿瘤分级、肿瘤大小均高于正常组(P〈0.05),失眠组PSQI总分为(8.25±2.43)分,正常组PSQI分为(4.96±1.48),失眠组高于正常组(P〈0.05);化疗、放疗、肿瘤直径、病理分级与睡眠状况存在正相关。结论:肾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下降,放疗、化疗、肿瘤直径和病理分级是影响睡眠状况的因素。

  • 标签: 肾癌 围手术期 睡眠状况 研究
  • 简介:本文从延迟人住重症监护室的影响、无障碍重症护理的产生等方面阐述无障碍重症护理模式对于解决现有矛盾的重大意义,并分析其研究现状,以期为无障碍重症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无障碍重症护理 重症监护室 模式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ICU收治的清醒患者260例,将其采用PSQI指数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情绪状态、文化程度、疼痛感程度、APACHE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者的评估结果,并以多因素Logistic分析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60例患者中PSQI指数较好、一般及较差者分别为20例、111例及129例,分别为7.69%、42.69%及49.62%,不同性别及文化程度者的PSQ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情绪状态、疼痛感程度、APACHE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者的PSQ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情绪状态、疼痛感程度、APACHEⅡ评分、口鼻留置管道、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住家睡眠质量均是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且睡眠影响因素较多,应对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ICU患者进行充分的睡眠状态干预。

  • 标签: ICU 清醒患者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交泰丸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及病房住院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交泰丸组、降糖方组、舒乐安定组,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睡眠质量、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交泰丸在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减分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有明显改变,较其他2组有明显差异。交泰丸组对血糖和三酰甘油的影响在治疗前后也有差异性改变,与降糖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泰丸组和降糖方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均有差异。交泰丸组症状改善优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交泰丸组较低。结论:交泰丸水煎剂对于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患者能改善睡眠质量和血糖指数,调节全身症状。

  • 标签: 交泰丸 失眠症 糖尿病2型
  •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睡眠状况的因素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收治的泌尿外科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0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价,按照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质量尚可组(〈8分,34例)和睡眠质量差组(≥8分,72例),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对患者的负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Analysis)分析睡眠质量与患者负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将睡眠质量差组按照速记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耳穴埋籽护理方式,观察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睡眠状况不同的2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睡眠状况差的患者SAS得分[(47.59±12.75)分]和SDS得分[(56.35±15.32)分]明显高于睡眠质量尚可组的SAS得分[(37.89±6.71)分]和SDS得分[(41.33±12.01)分];利用Peason相关性分析对患者的SAS得分和SDS得分与患者睡眠状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患者的睡眠状况与患者的SAS得分(r=0.649)和SDS得分(r=0.446)呈正相关;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58.3%)远高于对照组患者(30.6%),无效率(2.8%)低于对照组患者无效率(16.7%),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睡眠状况与患者的负性心里状态有关,临床上建议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可采用耳穴埋籽法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临床上锦衣管饭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围手术期 睡眠状况
  • 简介: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性失眠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长期严重失眠会给患者的身体、生活、人际关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慢性失眠通常都是和一些内科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另外一些睡眠疾病同时出现的,会增加物质滥用风险。目前对于慢性失眠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苯二氮艹卓类、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有些难治性患者临床常见合并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问题,且镇静催眠药会随着使用时间推移产生耐药性,甚至导致药物依赖。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一种绿色、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逐渐在临床上受到重视。

  • 标签: 慢性失眠 病因 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脑桥梗死的病因机制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脑桥梗死患者75例,分为基底动脉狭窄组9例和基底动脉无狭窄组66例,其中基底动脉无狭窄组又分为穿支病变组33例和小动脉病变组33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变化。结果在各组的临床特征中,基底动脉狭窄组的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其他颅内血管中重度狭窄、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发生率、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3比例较其他组增高(P〈0.05)。穿支动脉病变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入院收缩压、梗死灶大小、入院NIHSS、出院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出院mRS评分比例高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结论脑桥梗死存在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脑桥旁正中动脉梗死及合并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梗死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病灶大,症状重,易发生进展,预后不良。

  • 标签: 脑桥梗死 基底动脉 穿支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究轻中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睡眠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脑梗死病史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的睡眠参数,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失眠率及失眠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数据高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失眠率为92.4%,对照组患者的失眠率为63.2%,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睡眠状况较差,失眠率较高,睡眠结构紊乱,故在临床中应及时采取措施干预以改善轻中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睡眠状况。

  • 标签: 轻中度脑梗死 急性期 睡眠状况
  • 简介:目的:使用多导睡眠图来研究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特征;探索癫痫活动与睡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的成人(年龄≥16岁)癫痫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的含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图,分别以性别、发作类型对癫痫组进行分组,进一步分析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男女性癫痫组、不同发作类型癫痫组的各项睡眠结构参数。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癫痫患者的WASO(16.90±14.32VS53.95±60.08,P〈0.05)%、睡眠周期次数减少(3.65±1.40VS4.19±1.25,P〈0.05)。2)与女性癫痫患者比较,男性癫痫患者的BMI(24.04±2.86VS20.08±3.01,P〈0.05)、总觉醒时间(121.63±74.73VS77.26±59.47,P〈0.05)、WASO(19.43±15.12VS12.24±11.71,P〈0.05)%、AHI增加(15.25±20.09VS7.93±16.35,P〈0.05),睡眠效率下降(76.43±15.58VS84.98±11.84,P〈0.05),N3睡眠期比例减少(11.57±8.79VS16.04±6.76,P〈0.05)。3)与全面性起源癫痫患者比较,局灶性起源癫痫患者的年龄较大(49.93±21.94VS33.25±14.42,P〈0.05),夜间癫痫活动较多(76.2%VS33.3%,P〈0.05)。4)癫痫患者的夜间癫痫发作均发生N1、N2睡眠期;IEDs在N1、N2、N3、REM睡眠期的分布分别为37.0%、40.7%、14.8%、7.4%。结论:1)男性癫痫患者更易出现睡眠结构紊乱。2)癫痫活动在NREM睡眠期较为活跃,而在REM睡眠期受到抑制。

  • 标签: 癫痫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 癫痫活动
  • 简介:目的:分析ICU患者失眠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研究和总结对应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纳入治疗的ICU患者80例,调查患者失眠相关影响因素,并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失眠状况。结果:80例ICU患者中有97.50%失眠,失眠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100.00%)、疾病因素(51.28%)、环境因素(41.03%)、药物因素(15.38%)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失眠例数(14例),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例数(30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予以干预性护理措施后可以明显改善失眠状况。

  • 标签: ICU 失眠 影响因素 干预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Ⅲ型前列腺炎和睡眠障碍问题。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规用药,观察组除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规用药外,再加一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比较2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CPSI和PSQI评分差别不大,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CPSI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S-CPSI评分为(30.15±5.33)分,PSQI评分为(16.07±2.18)分,治疗后NIS-CPSI评分为(15.92±4.09)分,PSQI评分为(10.45±2.0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IS-CPSI评分为(31.07±5.21)分,PSQI评分为(16.59±2.33)分,治疗后NIS-CPSI评分为(22.68±4.27)分,PSQI评分为(13.40±2.82)分。结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往往合并有睡眠障碍,使用常规用药配合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

  • 标签: Ⅲ型前列腺炎 睡眠障碍 镇静催眠药物
  • 简介:综述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研究,提出目前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研究方向和不足,为我国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肌肉骨骼损伤 护士 综述
  • 简介:目的:优选枣仁安神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浸膏中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枣仁安神胶囊中酸枣仁皂苷A和B进行定性鉴别,同时单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的含量。结果:1)枣仁安神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0h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2)薄层色谱法检测酸枣仁皂苷A和B的专属性较强,酸枣仁A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A=0.958X+0.921×10^-4(r=0.9998),酸枣仁皂苷B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0.652X+0.767×10^-4(r=0.9997),皂苷A点样量在2.1~7.1μg,皂苷B点样量在2.0~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优选的枣仁安神胶囊提取工艺提取率高,可行性好,工艺稳定,同时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面简单、准确,适用于对枣仁安神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枣仁安神胶囊 提取工艺 薄层色谱 单波长 酸枣仁皂苷A、B
  • 简介:胶质瘤是颅内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约占颅内神经组织原发性肿瘤的45%。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将胶质瘤按组织学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1]。Ⅰ级预后最好,大部分经治疗后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被认为是良性肿瘤;Ⅳ级恶性程度最高,又称作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占所有胶质瘤的55%。根据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90%的GBM为原发性GBM,多为老年人(诊断中位年龄62岁);10%为继发性GBM,中青年常见(诊断中位年龄44岁)。GBM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最大限度安全地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替莫唑胺等化学药物治疗。但是由于GBM侵袭性强,浸润到正常组织导致无法全部切除、容易复发,使得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平均生存期只有16~19个月[2]。

  • 标签: 胶质瘤 信号通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