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和避免手术室发生差错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阻断护理差错发生的源头,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方法:通过总结术前访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控制手术护理质量等途径,发展和完善手术室护理的工作常规。结果:实施环节控制有效预防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尊重法律与医学发展的要求,形成工作常规,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必依,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与自身的权益。

  • 标签: 护理差错 手术室环境 手术护理质量 执行查对制度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工作人员
  • 简介:目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包括中医护理管理组织建立、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制定与培训、中医护理查房与会诊落实、中医单病种护理、中医诊疗仪器的规范使用与培训考核、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临床实践、中医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与组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举措创新等。结果:从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中医护理质量均分由21.63分上升至94.50分;撰写中医护理论文20余篇,立项省厅、局级中医护理课题15项,成功举办省级和国家级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4次;患者满意度由80.50%上升至96.52%。结论:加强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实践,能有效提升中医护理质量。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为提高脑深部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术要点。方法2000年3月~2011年10月年共有222例患者进行了DBS手术,其中帕金森病207例,特发性震颤5例,肌张力障碍10例。刺激靶点355个,其中丘脑底核325个,腹中间核14个,苍白球内侧部16个。穿刺点锐性切开蛛网膜和软脑膜、合理应用微电极记录、术中应用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延伸导线与刺激电极接头埋置和固定在枕骨骨槽内、脉冲发生器在锁骨上固定是本组手术技术的要点。结果本组术后1年、3年、5年UPDRS评分,关期改善率55.8%,53.4%,45.2%;开期改善率22.5%、23.2%、20.4%。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皮层出血、电极过深、皮肤破溃感染等。结论严谨和细致的外科操作,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可提高DBS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脑深部刺激 手术技术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与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进一步改进,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PICC穿刺点红肿、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均下降,且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品管圈对PICC维护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PICC换药室管理制度、PICC维护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

  • 标签: 品管圈 PICC 并发症
  • 简介:循证医学是遵循现有最好的证据,近十年得以迅速发展,循证护理的发展主要围绕在通过系统评价国内外护理领域的科学证据、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举办循证护理培训班、建设循证护理研究生课程、开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项目等几个方面。

  • 标签: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护理 高级研修班 应用 科研成果转化 科学证据
  • 简介:目的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实践指南。参与者工作小组包括由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小组委员会(ClinicalGuidelinesSubcommittee,CGS)选定的主席,及另外五位此领域的专家和一位方法学家。作者没有接受任何企业的资助或报酬。证据指南采用的推荐、评估、制订与评价的分级(theGradingofB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ndEvaluation,GBADE)系统来描述推荐的强度和证据质量。共识过程共识是通过对证据的系统回顾、电子邮件讨论、电话会议和面对面的会议为指导。本指南依次由内分泌学会CGS、临床事务核心委员会和内分泌学会理事会审议并批准。在每个阶段,工作小组根据书面意见做出修订。结论工作小组建议,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诊断主要基于空腹水平,轻度和中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为150~999mg/d1)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评估,且重度和极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000mg/dI)被认为是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之一。工作小组同时建议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评估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评估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工作小组建议,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小组指南一致。初始治疗应是生活方式治疗,也可考虑饮食改变和药物联合治疗。重度或极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贝特类药物应作为一线用药。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治疗 评估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