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医学院校成教与本科的人格特征表现与差异。方法: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成教及本科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成教与本科生在N、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生全体与女生全体在P、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成教男生与女生在P、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本科男生与女生在P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教与本科生在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医学院校 成教生 本科生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简介:在407例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患者中,59%为不伴TIA的卒中,24%在卒中前有TIA,16%仅表现为TIA。栓塞是最常见的卒中机制(占40%,其中24%为心源性栓塞,14%为动脉-动脉栓塞,2%两者兼有)。在32%的患者中,大动脉闭塞性损害导致血流动力学性脑缺血。梗死最常出现在后循环远段供血区(脑干腹侧、小脑上部以及枕叶和颞叶),近段(延髓和小脑后下部)和中段(桥脑和小脑前下部)供血区受累的比例相当。148例患者存在至少累及1支大动脉的重度闭塞性损害(狭窄〉50%),134例患者有单侧或双侧动脉受累。最常见的闭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外段(52例患者,15例双侧)、椎动脉颅内段(40例患者,12例双侧)和基底动脉(46例患者)。动脉-动脉栓塞是椎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脑梗死发病机制。30d病死率为3.6%。发病机制为栓塞,远段供血区受累和基底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最差。具有多处动脉狭窄部位的患者转归最好。他们通常经年累月地发生TIA。

  • 标签: 新英格兰 循环 医学 发病机制 血流动力学 TIA
  • 简介:疑病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医学生更容易产生疑病倾向和疑病症。疑病症在临床表现为疑病心理、疼痛感觉和躯体症状等。引起疑病症产生的原因有:暗示聊想、学习程度、心理挫折、身体状况和人格特征等。疑病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

  • 标签: 医学生 疑病症 心理机制 精神心理疾病 疑病心理 疼痛感觉
  • 简介: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1].在医学论文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论文所报告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相关研究的背景资料,对于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选题和研究起点、制定研究方案、分析结果资料、评价结论观点,都是不可缺少的.

  • 标签: 医学论文 参考文献 引证价值 创新精神 作者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成人大专的个性特征。方法:整群随机抽取500名入学新生,采用16PF进行研究。结果:医学成人大专与常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分别比较,个性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别。结论: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医学成人大专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心理辅导工作。

  • 标签: 医学 成人大专生 人格特征 个性特征 心理辅导
  • 简介: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医学生较多地出现心理问题。目的:从个体心理素质、家庭、学校、经济、社会等角度探讨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检索及在医学生中进行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结果:通过对医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结论: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重视,并应从多方面努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影响因素 心理素质 家庭 学校
  • 简介:为满足我国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医学教育改革的阐述,并从知识结构、教学、考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性的建议,为教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医学教育改革 中国 教学 知识结构 考试 基础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对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态度和意见,促进医学课程改革。方法应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调查表》对河北省唐山市3所大型综合医院809名临床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临床医师重视专业课程教学(总平均分为96.37±20.44),认为不必要开设高等数学和大学语文,分别占27.2%和21.4%。结论临床医学教育应重视贯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原则,提高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认识。

  • 标签: 临床医师 临床医学 课程设置 调查研究 临床医学教育 专业课程设置
  • 简介:目的探讨当代医学生需要、快乐和苦恼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对在校三年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自由回答优先满足的3个需要,引发快乐和苦恼的3个主要原因。对回答问题按性质归类,所得数字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当代医学生优先满足的3个需要是:①金钱或物质财富;②尊重理解和关心;③亲情和友情。三者分别占所调查人次的42.6%、37.7%和31.1%,医学生快乐的3个主要原因是:①学习进步,学习取得成成绩;②家人健康、家庭和谐;③朋友团聚谈心聊天。三者分别所占调查人次的48.4%、47.0%和41.9%。医学生苦恼的3个主要原因是:①对前途理想就业问题的担心;②学习压力大;③学习成绩差考试不及格。三者分别占所调查人次的42.2%、39.4%和38.4%。结论了解医学生的需要和快乐,苦恼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是他们心身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理想的基本保证。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学 心理障碍 思维
  • 简介:目的:首次比较准确地评价在读研究群体罹患精神疾病情况,同时对其患病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办法对828名研究进行精神疾病调查,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性别等6种因素对研究神经症的影响。结果:研究精神疾病患病率11.47%;研究最常见精神疾病是神经症(8.57%)、心因性障碍(1.81%)和人格障碍(0.60%);研究神经症最常见亚型是强迫症(3.50%)、神经衰弱(2.66%)和恐怖症(0.72%);男生(OR=2.53)、非独生子女(OR=2.32)和工学专业(OR=2.20)是研究神经症的危险因素,医学专业(OR=0.40)是保护因素。结论:有1/10以上的研究患有精神疾病,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高度重视;研究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有群体自身的特点。

  • 标签: 研究生 精神疾病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院新生的个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艾克森人格问卷封不同性别的新生进行测验。结果大学新生的P量表分、N量表分低于常模,而E量表分高于常模,在大学新生中,女生较男生性格外向,来自民主和谐家庭的学生的P分、N分比较低;出现烦恼、心理困扰后向师长倾诉的学生P分比较低.E分比较高,N分比较低,向同辈倾诉者E分比较高。此外,与00年级相比,03年级的学生外向程度高。结论当前大学新生的性格比3年前的外向,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有利孩子形成正常的精神质,外向、情绪稳定等。

  • 标签: 医学院新生 个性特征 心理困扰 家庭氛围 精神质
  • 简介:目的探讨高职自信心、进取性等特点及关系。方法采用“自信心自测”和“进取性测验”对856名高职进行自信心、进取性测评。结果①高职97.7%的人有自信心、32.2%的人进取性很强或较强。②男生、理工类学生的自信心高于女生、艺术类和文史类学生。⑧统招生、母亲文化程度中等、报考高职院校是第一、三志愿的学生的进取性强于封口、母亲文化程度高和低,报考高职院校是第二志愿的学生。结论高职自信心在性别、专业,进取性在生源性质、母亲文化程度、报考高职院校是第几志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高职生 自信心 进取性 文化程度 报考志愿
  • 简介:目的探究沙洋师专优秀特困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结合学校的优秀特困资助计划。结果师专优秀特困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比其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相反其敌对因子(F6)却显著好于其他同学,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方面。结论约9.1%的师专优秀特困心理健康水平不甚理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优秀师专特困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差;贫困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标签: 特困生 心理健康现状 优秀 师专 探究 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