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14-15岁的中学对重要考试的失败后果的担忧情况,比较由于父母、教师、同学以及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担忧水平。方法采用“对重要考试失败结果的认知问卷”(FOE),调查14-15岁的中学603名,并进行了检验。结果学生在父母原因方面的担忧程度最高,其次为教师原因;学生在担忧考试失败后丢面子方面评价等级较高;在问卷4个维度的少数条目上,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结论他人乃导致学生担忧的主要来源;应对考试焦虑不能忽视家庭干预的力量,以及性别差异特点;我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念在中学身上也有所体现。

  • 标签: 中学生 考试焦虑 教师 力量 父母 性别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学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中学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封107名中学进行测试。结果中学网络成瘾者占13%: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中学心理健康量表的6个因素得分有顾着相关: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上述量表的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网络成瘾者 恐怖倾向 冲动倾向
  • 简介:目的: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职业和文化程度对中学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父母养育方式及父母学历、职业等因素对中学语文和数学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参加测试的学生814人,收回有效问卷798份。结果:语文成绩平均分为91±14.15,数学为95.14±22.21。F-I、M-I与数学成绩呈正相关M-I与语文成绩成正相关;F-Ⅲ、M-Ⅳ与语文成绩成负相关,M-Ⅳ与数学成绩成负相关。父母的不同学历、职业对中学的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独生子女学生的语文成绩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父母对中学的感情温暖与理解增加,可能会提高中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而过度干涉与保护、严厉惩罚会影响中学的学习兴趣而造成学生成绩不良。提示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职业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亦有一定关系。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 数学 成绩 父母 教养方式
  • 简介:李占江等曾以中学为对象做遇“青少年强迫现象及其发展特点”的调查,得结论:中学强迫现象随年龄增长呈w型发展曲绕,即具有在新入学和即将单业的年级中较高的特点,且男生以检查与重复多见,女生以整齐与清洁率高。本文积多年封中学强迫症精神分析的经验,以冲突为主绕,从发展病理心理学角度,试图在性文化差异、环境变迁及自我意识等方面作心理机制探讨,加深封中学强迫现象的理解,指导中学的心理教育和临床工作。

  • 标签: 机制探讨 中学生 强迫症 理发 中国 强迫现象
  • 简介:目的探讨重点高中学职业倾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邓日昌等人修订的“职业倾向系列问卷”,对204名被试进行职业倾向测定,并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重点高中学总体职业兴趣倾向成SAE型倾向,总体人格模式一致性程度良好,在人格类型和环境类型上都具有良好的分化性。②男生在R现实型和I探索型上得分明颇高于女生,女生在A艺术型和E管理型上得分明颈高于男生,且差异显着。③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职业倾向的影响在A艺术型和E管理型上存在显着差异。结论学生群体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与和谐统一性;传统因素封高中生的影响仍不可忽视;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与子女的职业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标签: 职业倾向 重点高中 中学生 得分 女生 男生
  • 简介:为了揭示高中学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量表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全国1968名高中学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女生,而且在正性情感、学习满意感和身体满意感上有显著差异;省级达标校的高中学学习满意感优于市级达标校,市级达标校的高中学学习满意感优于普通校,省级达标校的高中学身体满意感优于市级达标校和普通校。(2)高中学的人际关系是其主观幸福感的有效的预测指标;其中交谈、交友、待人接物等人际交往的因子是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身体满意感的有效的预测变量;交谈、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人际交往的因子是生活满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交谈、异性交往、待人接物等人际交往的因子是学习满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 标签: 高中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际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地震后灾区高中学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随机抽样选择的816例绵竹市高中学分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结果(1)绵竹市高中学PTSD发生率为13.11%;(2)绵竹市高中学SCL-90各项指标分值(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除外)远远大于常模组(P〈0.05);(3)绵竹市高中学SSRS各项指标分值低于常模组(P〈0.05),而PSSS各项指标中,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分值高于常模组(P〈0.05);(4)绵竹市高中学IES—R分值与地震当时的主观感受(r=0.36,P〈0.05)、亲人的受伤情况(r=0.21,P〈0.05)、朋友及同学的受伤情况(r=0.18.P〈0.05)、家庭财产损失情况(r=0.11,P〈0.05)呈正相关;(5)IES—R分值与SCL-90各项指标(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除外)均成正相关(P〈0.05)。(6)IES—R分值与PSSS中领悟社会支持总分(r=-0.09,P〈0.05)、朋友支持(r=-0.09,P〈0.05)、其他支持(r=-0.09,P〈0.05)呈负相关。结论与正常人群比较,绵竹市高中学地震后的心理健康水取较差;他们较正常人群对社会支持的领悟更敏感;有效的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感受可降低PTSD发生率。

  • 标签: 地震 创伤后应激障碍 社会支持 高中学生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初中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应用症状自抨量表(SCL-90)封唐山市三所城市中学初中三年级137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重点中学58人,非重点中学48人。企业中学41人,分别统计出总体阳性发生率,同时将重点、非重点、SCL-90结果进行比较,并将总体与全国青少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总体的阳性个体检出率为33%(≥2)。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显着高于全国青少年组常模;重点初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方面显着高于非重点初中。结论初中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严重。尤其重点中学更为突出。

  • 标签: 唐山市 城市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比较盲人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差异。方法:采用修订后的大学生心理状态问卷对盲人大学生100人,正常大学生116人进行了调查。结果:(1)盲人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在抑郁、焦虚、孤独、自卑感,偏执和敌对6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盲人大学生内部,全盲和半盲在抑郁、焦虑、偏执、敌对4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盲人大学生群体心理状态普遍低于正常大学生

  • 标签: 盲人 大学生 群体心理状态 比较 调查 焦虚
  • 简介:为促进卒中脑血流与代谢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定于2016年2月26日至28日在石家庄召开中国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首届学术年会。

  • 标签: 学术年会 脑血流 代谢 卒中 学会 中国
  • 简介:为促进卒中脑血流与代谢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定于2016年2月26日至28日在石家庄召开中国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首届学术年会。本会议特别邀请国内外知名大学、医院、影像研究所、基础及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的专家到场发表演讲。会议内容将以新研究进展为核心,进行多学科交流,以促进卒中诊疗技术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广大神经科医生、影像工作者、基础及生物医学工程研究者提供一个分享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专业平台。

  • 标签: 脑血流 影像工作者 神经科医生 研究与发展 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河北临城中学高中生考前心理应激水平和睡眠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核算考前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次问卷题目设置主要包括应激水平测试和睡眠状态指数测试,对影响考生考前心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抽样访谈,将考前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平时状态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些相对实用性的建议和缓解方式。使得考生考前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为其取得最佳成绩提供实际参考。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考试前存在紧张心理,有51.83%的学生处于适度紧张状态,而3.66%的学生极度紧张,不利于考试的正常进行,另外16.46%的学生完全不紧张,说明这部分学生不在乎考试,学习效率不高。比较考生考前与正常情况下心理应激水平,结果显示考前学生心理应激水平总分(23.01±1.94)分明显高于正常情况下(21.67±1.93)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考生考前与正常情况下睡眠状况,结果表明考生考前睡眠状态总分(6.95±3.4)分明显高于正常情况(6.16±4.98)分,表明考前学生睡眠状态较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甚至对自己不自信。与正常情况比较,考前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明显偏高,睡眠状态较差。因此,本文综合主观、客观、心理、生理等方面为高中生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

  • 标签: 应激水平 睡眠状态 河北临城中学 调查 心理状况
  • 简介: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被人们所关注,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许多人总是用心理是否健康的眼光去看待大学生的行为,容易产生错误误区。建议从人性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去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人性 心理素质
  • 简介:目的:比较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亲子关系类型的异同点。方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因素分析将大学生亲子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感谢型”、“对立型”、“顺从型”和“沟通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对立型”亲子关系上表现明显。结论:独生子女大学生与父母的“对立型”关系居多,部分男大学生亲子关系不成熟。

  • 标签: 大学生 亲子关系 独生子女 感谢型 对立型 顺从型
  • 简介:目的:探讨金融专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91名金融专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金融专科学生中强迫症、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青年组。男生阳性均分高于女性阳性均分。三年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人数高于一、二年级。结论:专科生的心理卫生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

  • 标签: 金融专科 学生 心理健康 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 强迫症
  • 简介:通过对15例大学生自杀案例的调查分析,特别是对其中3例进行危机干预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出三点结论:①大学生自杀一般是在某些特定的对于本人有着较特殊意义和强烈精神刺激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下发生的;②自杀前一般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心理危机期或反应期,这是进行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期;③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诊治是减少自杀的关键。建议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支持系统,这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是极为有益的。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预测 防治 自杀案例 家庭支持系统
  • 简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及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择业需要面对诸多挑战,部分学生陷入各种心理误区,对此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不仅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还要重视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指导和调适。

  • 标签: 大学生就业 择业心理 调适 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扩招 毕业生就业
  • 简介:抑郁是大学生心理不适的主要原因,其抑郁程度因专业、年龄、性别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差别。抑郁心理主要是认知脆弱性和特定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调适抑郁心理的有效方法是认知法、内观法和森田法。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 心理辅导 原因 负性生活事件 认知法
  • 简介:人的一生是在不断调适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对于步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主动调适自我,适应全新的大学生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人生目标和态度,人际交往的范围,个人的经历与认识水平,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因素,则有利于培养其自我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调适能力 认识水平 高等院校 归因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