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过去30年中有很大进展[1],如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现在众多学者特别关注保护和改善蜗神经功能-听力保留问题,期望在这一方面对降低听神经瘤致残率有所贡献.听力保留在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上面临3问题[1]:①肿瘤全切,保留听力;②完善显微操作技术,预防听力迟发性损害;③预防恶性耳鸣.本文拟对上述3问题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听神经瘤 听力保留 颅底外科 手术技术 治疗
  • 简介:作为老一代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曹文秀虽已离任多年,但他仍然在关心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在护士节来临之际,曹老在家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仍然对学习充满热情,谈话中流露出对护理事业的关怀和期望。摊开的书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颜色的字。老骥伏砺,曹老一直思考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管理工作的未来。他说,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转变理念。

  • 标签: 护理事业 宣武医院 副院长 管理理念 北京市 护理管理工作
  • 简介: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病征,其疼痛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每10万人中就有100~200例叉神经痛患者,年发病率约为5/10万,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0~60岁,儿童少见,女性的患病率约高于男性两倍.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伽马射线 射频热凝 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叉神经痛外周支射频控温热凝治疗的疗效.方法V1痛者穿刺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射频控温热凝眶上神经或渭车上神经;V2支穿刺圆孔或眶下孔,也可圆孔加眶下孔,射频控温热凝上颌神经或眶下神经;V3支穿刺卵圆孔或颏孔,也可卵圆孔加颏孔,射频控温热凝下颌神经或颏神经.结果经1~4次射频治疗,本组74例均完全止痛.结论该治疗操作简便、安全,适应证极广,止痛效果确切,可重复多次施术.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控温热凝法 作用机制 无菌性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利培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无法控制的兴奋/冲动,焦虑/抑郁,认知障碍五症状维度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的住院精神分裂症(含分裂样)男女共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0.27±10.97)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周用PANSS量表评定。结果: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96.67%,显效率60%。治疗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无法控制的兴奋/冲动、抑郁/焦虑,认知障碍五症状维度疗效均好,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起效时间在2周内。EPS发生率为40%,多发生于第2周。部分需合用盐酸苯海索治疗。结论:利培酮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阳性、无法控制的兴奋/冲动、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且起效快,安全性高,疗效持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症状 疗效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初中毕业班学生升学考前心理健康与考试前学习焦虑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HT量表和《考试焦虑诊断》对372名即将参加升学考试的初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与考试焦虑测试。结果:初学生临考前心理问题检出率17.47%,其表现在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男女之间无差异。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受到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的影响,具有考试焦虑症状人数比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初学生临考时具有强烈的心理焦虑反应,特别是女生,提示学校应对学生积极开展考试心理辅导。

  • 标签: 初三学生 心理素质 考试焦虑 研究 初中生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叉神经鞘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颅后窝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1例颅中窝型和7例哑铃型则在Brainlab神经导航下采用改良Dolenc入路切除.结果本组均获得全切除.出院时Karnofsky评分100分6例,90分4例.平均随访32月,均无复发.结论叉神经鞘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疗效好.神经导航对选择损伤最小的入路和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三叉神经鞘瘤 颅底 神经导航
  • 简介:例1男,17岁.因头痛3月,发热、呕吐20余天,于1994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3月前出现间歇性头痛,以右颞部为主,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20余天前复发,呈持续性剧烈头痛,并伴发热、呕吐,体温38℃左右,病情渐进性加重.既往有劳累后气急、口唇发绀等症状,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无中耳乳突炎病史.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症 脑脓肿 血液黏稠度 脑组织
  • 简介:叉神经痛确切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缺乏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比较目前诸多手术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经过长期随访和对照研究后认为,对一般状况较好,年龄不大的病人首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老年人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愿意接受面部感觉减退的病人选择经皮射频热凝术.微血管减压或射频热凝术后复发者可再次行射频热凝治疗.叉神经感觉根切断、叉神经脊髓束切断和甘油注射治疗已少用或弃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 外科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方法 射频热凝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注射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常规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粉针剂稀释后,进行选择性叉神经浅表神经干注射,其中第2支支配区域内疼痛者于患侧眶下孔处注射;第3支支配区域内疼痛者则注射患侧下齿槽神经干;单纯下唇部疼痛则注射患侧颏孔.隔2~3d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为1疗程.疗效判定标准:治愈,1~2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持续缓解>6月;好转,1~2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1~2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结果60例原发性难治性叉神经痛患者,58例(96.6%)治愈,1例(1.7%)好转,1例(1.7%)无效,总有效率为98.3%.治疗期间及治疗后60例患者均无听觉损害症状以及体征,经眶下孔及颏孔注射者,注射1~2次后局部出现红、肿、痛甚至淤斑,治疗后1月自行消失.结论局部注射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叉神经痛,操作简便、安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长,可重复注射,疗效好且经济实用.

  • 标签: 硫酸链霉素 药物治疗 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利多卡因
  • 简介: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原发性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仍未完全明确,认识也不一致.本文根据近年来一些学者临床观察、手术所见、病理解剖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成果,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介绍神经压迫学说.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病因 发病机制 中枢病因学说 神经压迫学说 生化免疫学说
  • 简介: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而临床上至今尚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近年来,采用阿霉素、酒精或甘油封闭疗法,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或显微血管减压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如γ-刀等治疗叉神经痛。但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早期患者,而且药物维持时间短暂,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其他方法的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确定,加之受条件所限,在一般医院目前还难以普遍推广。近年来,我院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叉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射频热凝毁损术 三叉神经痛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简介: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1997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叉神经痛194例中,22例继发性叉神经痛,占11—3%。其中胆脂瘤17例,叉神经鞘瘤2例,脑膜瘤2例,乳头状瘤l例,经手术生切.除1例有轻度面瘫(经3月治疗恢复),经6月至8年随访无复发。本文就继发性叉神经痈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显微手术 继发性 三叉神经痛 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