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9200798抗口腔鳞癌单克隆抗体ASC5制备特异性分析/王济民…∥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2.27(2).-87采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细胞免疫βALB/C小鼠,将致敏小鼠脾细胞骨髓瘤P3U1细胞融合,制备抗口腔鳞癌单抗ASC3,检测不同组织反应。结果发现:①ASC5单抗舌鳞癌Tc28113细胞为阳性反应,宫颈癌HeLa细胞也有阳性反应。与其他细胞系则为阴性反

  • 标签: 口腔鳞癌 舌鳞癌 阳性反应 骨髓瘤 单克隆抗体 腺样囊性癌
  • 简介:9200445口腔癌中C-Ha-ras癌基因点突变研究/刘学锋…//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1.26(6).-326~328该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首次检测我国口腔癌中C-Ha-ras癌基因第十二位密码子点突变.结果在11例口腔癌中有4例存在C-Ha-ras癌基因第十二密码子点突变。提示:C-Ha-ras癌基因是口腔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之一,点突变可能导致口腔癌中C-Ha-ras癌基因

  • 标签: 口腔癌 多形性腺瘤细胞 基因点突变 首次检测 涎腺组织 癌基因
  • 简介: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是一种细胞转录调控因子,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在机体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肿瘤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生物学作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和内质网应激在代谢疾病肿瘤发生时常被激活。TRB3在UPR或内质网应激中具有关键作用。更重要是,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肿瘤模型中均发现TRB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本文将分析TRB3代谢障碍、肿瘤之间密切联系。TRB3可能是由代谢障碍向肿瘤转化关键因子,可能成为新肿瘤标志物以及肿瘤治疗新靶点。

  • 标签: TRB3 代谢障碍 肿瘤 未折叠蛋白反应
  • 简介:氧合酶-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多数组织内检测不到,而在组织受到炎症、缺氧等刺激时由炎性细胞生成。COX-2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急慢性炎症、疼痛和肿瘤等。近来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有COX-2表达上调,现综述COX-2蛋白表达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

  • 标签: 卵巢肿瘤 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
  • 简介:目的评估静脉滴注氨甲酸对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围手术期失血量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不稳定股骨转子骨折行PFNA老年患者60例,分为静脉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氨甲酸(20mg/kg),B组不使用氨甲酸。记录术前、术后1、3、5、7天两组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Hct),两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记录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760.7±115.5)ml、(950.8±110.9)ml,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90.5±42.5)ml、(780.5±41.6)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显性失血量分别为(152.5±43.5)ml、(160.5±41.1)m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A、B组输血率分别为4/30、1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术后2例出现下肢肌静脉血栓、B组术后3例出现肌静脉血栓,两组均无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氨甲酸静脉用药可明显降低PFNA固定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输血率,以隐性失血为主,且不增加术后DVT、PE等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氨甲环酸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股骨骨折 髋骨折 手术后出血
  • 简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静脉输注方法。由于导管、敷贴及胶布等相关因素会导致接触性皮炎,不仅影响导管使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负担,故临床护理中需要提高对接触性皮炎认识。本文系统阐述PICC置管后接触性皮炎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PICC置管 接触性皮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Quadrant微创通道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腰椎不稳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我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且获随访57例患者,其中Quadrant微创通道椎融合内固定治疗23例,开放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3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椎间隙高度,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定位错误、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开放手术组相比,Quadrant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uadrant微创通道手术组开放手术组在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在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VAS评分和ODI评分方面,Quadrant微创通道手术组开放手术组在术前及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uadrant微创通道手术组开放手术组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uadrant微创通道椎融合内固定术组开放椎融合内固定术组具有相同临床疗效,Quadrant微创通道椎融合内固定术在手术创伤方面具有优势,近期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固定器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目的明确微创经椎孔椎体融合术(minimallyinvasive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S-TLIF)后对侧神经症状发生率,分析其是否减压方式相关,探讨相关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10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MIS-TLIF(72例行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30例行单侧入路同侧椎管减压),其中男49例,女53例,年龄39-85岁,平均(58.5±12.9)岁。术后出现对侧神经症状或加重患者均即刻复查腰椎CT并开始正规保守治疗,连续治疗4周以上无效者行翻修手术;计算并比较单侧入路双侧及同侧椎管减压后对侧神经症状发生率;分别于对侧神经症状出现或加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术后出现对侧神经症状或加重,其中9例行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3例行单侧入路同侧椎管减压;10例术后即刻出现对侧神经症状或加重,2例分别于术后3周及术后7个月出现对侧神经症状;MIS-TLIF术后对侧神经症状发生率为11.8%;基于腰椎CT影像,9例主要病因为对侧神经根管和(或)椎孔狭窄加重,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显著;3例对侧髓核突出和椎间隙高度无恢复,均行翻修手术;单侧入路双侧及同侧椎管减压后对侧神经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出院后平均随访27.9个月,术后对侧神经症状出现或加重时,患肢VAS评分为4-8分,平均(5.9±1.4)分,末次随访时患肢VAS评分为0-3分,平均(1.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术后对侧神经症状主要病因为髓核突出、椎间隙高度无恢复、神经根管及椎孔狭窄加重,术中椎管减压方式无关;出现此类并发症后须积极保守治疗,多数患者可痊愈,保守治疗无效可行翻修手术。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神经根病
  • 简介:目的探索纤维异常增殖症(FD)骨化纤维瘤(OF)鉴别诊断。方法通过44例FD66例OF病理和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和诊断。结果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F组初发年龄、初治年龄、牙症状、体征和颌痛及牙槽颊侧和(或)舌侧隆起,均明显高于FD组(P〈0.05)。OF发生于下颌骨较多,而FD则上、下颌骨差异不大。OF组X线多见囊样型和混合型,而FD则多见磨砂玻璃型和混合型。结论FDOF鉴别诊断必须通过临床表现、X线及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准确诊断结果。

  • 标签: 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化纤维瘤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氧合酶-2(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OX-2表达。结果COX-2蛋自在40例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36/40),阳性表达率90%,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COX.2蛋白表达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有转移组无转移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X-2在大肠癌发生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大肠癌预后临床指标之一。

  • 标签: 大肠癌 COX-2 DUKES分期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评估经椎板入路椎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后入路经椎板入路治疗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17-65岁,平均35岁。2名骨科医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MRI影像独立进行分析,确认腰椎间盘椎管侵占率〉50%者,评估为巨大腰椎间盘突出,行经椎板入路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进行MRI或者CT复查,和术前影像进行对比观察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1天、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3个月进行MacNab评分,评价经椎板入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每个节段6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ml,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MRI或CT显示突出椎间盘髓核被切除,硬膜囊、神经根未再受压。术后1天、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1.9±1.0)分、(1.8±1.4)分,均较术前(6.5±2.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64例,良3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1%。结论经椎板入路椎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很好地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腰椎 椎间盘移位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操作步骤大肠癌根治手术对大肠癌肝转移影响。方法将1990年至1995年收治8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手术采用不接触隔离技术(NonTouchIsolationTechnic)即:首先隔离受累结肠肠腔,由根部结扎、切断供应受累结肠淋巴血管蒂,最后才将受累肠段和相应肠系膜整快切除;B组则直接分离出肿瘤肠段,将此段肠管及相应系膜直接切除,不隔离肠腔、不由根部处理淋巴血管蒂。80例患者中,A组31例,B组49例。结果两组病人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和肿瘤分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3年肝转移6例(6/31);B组3年肝转移15例(15/4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操作步骤在大肠癌根治性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不接触隔离技术能明显降低肝转移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接触隔离技术 预防措施 大肠癌 肝转移 肿瘤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