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强化治疗(intensiveinsulintreatment,IIT)与传统胰岛治疗(conventionalinsulintreatment,CIT)对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手术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在普通病房拟接受结直肠癌手术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ITT组(51例)和CIT组(50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3、5天的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空腹胰岛(tastinginsulin,FINS),使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modelassessnlent,HOMA)评估胰岛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情况,观察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ITT组与CIT组术前FBG、FINS及HOMA-IR均无显著差异,但术后第1、3、5天ITT组各项指标均低于CIT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TT组有3例出现低血糖(5.9%),而CIT组无低血糖发作.ITT可显著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但对总体感染性并发症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并无影响.尽管ITT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延长,但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TT能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胰岛抵抗,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但对其它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并发症无影响,有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 标签: 结直肠癌手术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 简介:近年胰岛信号障碍一胰岛抵抗与肿瘤的密切关系日渐引起关注。胰岛抵抗不仅可促进肿瘤的发病,而且恶化肿瘤的预后,其病理机制涉及胰岛胰岛样生长因子(IGF)增多、胰岛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减少、性激素活性增加以及炎症介质刺激等因素作用。改善胰岛信号途径的措施可降低肿瘤的发病,改善肿瘤的预后。胰岛信号途径是否可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值得关注。

  • 标签: 胰岛素信号途径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化疗对肺癌的作用。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模型1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恩度联合顺铂组。治疗结束第2天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法测微血管密度(MVD)及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4684.9±499.3)mm^3、(3903.4±327.4)mm^3、(2689.6±232.9)mm^3和(2007.9±317.3)mm^3。(P〈0.05)。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3.5%、18.9%和35.1%(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肿瘤MVD低于其他各组(P〈0.05);用药组VEGF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恩度与顺铂联合抗肿瘤作用较单药明显增强,能够有效地抑制肺癌的生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顺铂 肺癌
  • 简介:胰岛瘤由Nicholis于1902年首先报道在尸检时发现。发病率为1~4/百万,女性略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50岁。大多为良性单发,恶性占10%左右。该瘤体积小,90%病灶直径小于2cm,30%小于1cm。因此,多数患者首次发生低血糖时无法得到确诊,平均误诊时间为3年;术前、术中的定位诊断也常感困难。我院2014年2月收治1例胰岛瘤患者,我们尝试通过术中测定脾静脉、门静脉血中胰岛、C肽和血糖的浓度梯度变化,以观察这一方法对术中定位诊断胰岛瘤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胰岛素瘤 胰岛素 C肽 血糖 脾静脉 定位诊断
  • 简介:重组血管内皮抑制-恩度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一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试验表明恩度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2005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恩度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年的研究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和病程阶段的肺癌患者均有一定疗效。本文对恩度与不同化疗方案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辅助/新辅助治疗、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 简介:重组白细胞介-11(商品名:巨和粒)可以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体内血小板的生成,从而提高血液血小板计数,常用于肿瘤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1]。现将应用巨和粒治疗放化疗致血小板降低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1例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肺水肿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促红(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胃癌术后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胃癌术后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58例分为单用蔗糖铁(单用组)患者28例和EPO联合蔗糖铁(联合组)患者30例。EPO采用10000IU,每周3次皮下注射,蔗糖铁采用静脉滴注400mg,每2周1次,共4周,记录用药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变化。同时记录用药过程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G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总有效率71.43%,显效率28.57%,联合组总有效率83.33%,显效率50.00%,联合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3)。结论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胃癌术后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安全性可控。

  • 标签: 胃肿瘤 贫血 缺铁性 疗效比较研究 重组人促红素 蔗糖铁注射液
  • 简介:目的:揭示新型重组血管内皮抑制(恩度,YH-16)与顺铂(CDDP)联合使用的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首先以细胞增殖抑制、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凋亡分析,考察YH-16联合CDD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肝癌细胞系QGY-7701和SMMC-7721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其次,在HUVECs体外培养体系上,评价两药联合使用对细胞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YH-16与CDDP联合使用能协同地抑制HUVECs增殖和克隆形成,并增强了诱导细胞凋亡,上述作用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两药联合使用对HUVECs的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也有协同的抑制作用。结论:在血管形成的多个环节上,YH-16与CDDP联合使用提高了抗血管形成的效能,联合用药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抗血管形成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体内胰岛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查体的女性(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年龄、绝经年龄、体质量、腰围、月经史、孕产史、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等)、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情况等,并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清C肽、胰岛、雌二醇、雄烯二酮、雌酮、睾酮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空腹血清C肽、胰岛、雌酮、雌二醇、雄烯二酮及睾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H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肽及胰岛检测水平与雌酮、雌二醇、雄烯二酮及睾酮水平呈正相关,与SHBG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原因可能是胰岛对体内性激素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胰岛素 子宫内膜癌 C肽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恶性胸腹水患者分为腔内恩度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和腔内化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均先排尽胸腹水,治疗组在胸腔内注入顺铂(DDP)60mg和恩度60mg,在腹腔内注入DDP60mg、氟尿嘧啶(5-FU)1.0g和恩度60mg。对照组除不加入恩度外,其余同治疗组。结果在可评价的76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1%,对照组57.6%,其中治疗组恶性胸水患者的有效率为88.9%,恶性腹水患者为72.0%;对照组恶性胸水患者的有效率为60.0%,恶性腹水患者为55.6%,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全组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5.8个月,略长于对照组的4.6个月,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有效且安全。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恶性胸腹水 腔内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白细胞介-11(rhIL-11)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给予(rhIL-11)1.5mg/d皮下注射。结果患者化疗后使用rhIL-11,其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较未用rhIL-11治疗的平均值显著升高。结论rhIL-11是治疗肿瘤病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有效药物。

  • 标签: RHIL-11 血小板减少 化疗
  • 简介:总结17例胸腔内灌注重组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通过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心脏毒性反应、胸腔置管引流和灌注化疗的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本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均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较轻,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胸腔积液 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构荧光蛋白和canstatin融合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anstatin,以深化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的生物学性能和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提取人胚肝总RNA,RT—PCR扩增canstatin基因片断,T—A克隆到pGEM—T中,从pGEM—T/canstatin克隆载体中,将人canstatincDNA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含人canstatincDNA的重组质粒pEGFP-N1/canstatin,通过酶切鉴定出重组体并测序分析。结果成功构建pEGFP—N1/canstatin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显示canstatin基因片断正确插入载体,与Genebank中报道的序列一致。结论pEGFP—N1/canstatin真核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进行canstatin蛋白表达和活性研究以及canstatin用于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重组人canstatin真核载体 构荧光蛋白 血管生成 生物学性能 肿瘤 基因治疗
  • 简介:头颈部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治疗效果和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胰岛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的配体及其受体家族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胰岛样生长因子1受体(type1insulin-likegrowthfactorreceptor,IGF-1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在头颈部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IGF-1R的靶向药物Figitumumab、Ganitumab和Cixutumumab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疗效并不明确,部分甚至可能通过激活代偿途径导致耐药和疗效不佳。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Figitumumab Ganitumab Cixutumumab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血管内皮抑持续静脉输注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治或复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3例,采用重组血管内皮抑15mg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第1天至第7天,总量为105mg,共持续168小时,第6天开始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3例患者共完成54周期治疗,全部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ORR)23.1%,疾病控制率(DCR)为69.2%,中位PFS为4.7个月。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延迟性腹泻和外周感觉神经麻木等,无化疗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重组血管内皮抑持续静脉输注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肯定,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FOLFOX/FOLFIRI方案 晚期结直肠癌 联合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胰岛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胰岛样生长因子家族蛋白系统主要成员之一,在人类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其在肿瘤形成机制上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有密切关联。本文就IGF-1R在肿瘤中的表达、发生、发展及以IGF-1R作为靶点诊断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过度表达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血管内皮抑制(恩度)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PMEC建立非接触式共培养血管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应用MTT方法研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周期分布,以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cyclinD1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恩度能明显抑制共培养模型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肿瘤内皮细胞G0/G1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显著减少;转录和蛋白检测水平cyclinD1呈剂量依赖性下调。结论:恩度能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且这一作用与抑制cyclinD1表达,使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滞留于G0/G1期有关。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共培养 HPMEC细胞株 CYCLIN D1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重组血管内皮抑(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与单药培美曲塞治疗晚期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2例均已确诊并有远处转移的复治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12例,培美曲塞单药组20例,按照RESIST标准每周期评价化疗疗效和WHO标准每周期评价毒性。结果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共完成35个周期,平均2.9个周期。RR3例(25.0%),CBR9例(75.0%)。培美曲塞单药组共完成55个周期,平均2.7个周期。RR4例(20.0%),CBR12例(60.0%)。两组比较,R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未达到3级及以上,可以耐受。结论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复治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培美曲塞
  • 简介:目的研究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对于大肠癌患者化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患者分为①TNFα组:接受TNFα及常规化疗治疗;②对照组:不接受TNFα治疗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结果两组疗效RR率比较(CR+PR对NC+PD),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rmhTNF+化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化疗组;rmhTNF+化疗及化疗组两组毒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rmhTNF+常规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而毒副反应无差别。

  • 标签: 大肠癌 化疗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7例晚期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或术后肿瘤转移、无法再手术的患者,采用瘤内注射、血管介入和静脉滴注rAd-p53联合化疗和放疗,至少1个疗程以上,通过临床观察、KPS评分、CT或MRI检查以及随访,评价rAd-p53联合化、放疗的临床疗效。结果:67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7.8%,疾病控制率为89.6%,其中CR患者4例,分别为卵巢癌1例,皮肤癌1例,鼻咽癌2例。rAd-p53联合放疗41例,联合化疗26例,有效率分别为56.1%和34.6%(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1%和80.8%(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6~117个月);联合治疗后,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2~3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自限性发热,另有个别胃肠道反应及肌肉酸痛。结论:rAd-p53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局部给药联合放疗可能比联合化疗更能提高肿瘤的局控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 重组人P53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