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胃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出血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近期出血3例,远期出血4例。结果7例均为胃窦部癌,首次术式均行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BillrothI或Ⅱ式吻合。3例吻合口出血发生在术后12h~7d,均行保守治疗,其中1例吻合口小动脉活动性出血以“8”字缝扎;4例发生于术后9个月~2年,先行积极的保守治疗,其中1例保守治疗无效行二次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多由操作不当引发,正确评估病情和规范手术方式是预防的关键。

  • 标签: 胃切除术 吻合口出血 防治 手术并发症
  • 简介:胃切除术后腹腔出血是比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大多出血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迟发性腹腔出血是指术后2周及以上发生的腹腔出血,文献较少报道。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近3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有2例出现迟发性腹腔出血,现结合文献总结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59岁,胃镜、超声内镜、腹部增强CT等检查确诊为局部进展期胃食管结合部癌,行SOX(奥沙利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局部进展 超声内镜 胃镜检查 于术 胃肠外科
  • 简介:大肠癌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1989年6月至2003年6月,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大肠癌368例,其中以血便为首发症状者228例,占61.96%,现就其出血原因及诊治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下消化道出血 大肠癌 手术治疗 首发症状 出血原因
  • 简介:我是一个肺癌术后的患者,很多人说应该吃点中药,您看我需要吃中药吗?

  • 标签: 中药 肺癌 术后康复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研究术后早期予以灌肠对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行胃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定义术后3日内肛门自主排气为早期肠功能恢复组,余为非早期肠功能恢复组。采用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逐步法)研究影响胃癌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按灌肠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灌肠组、非早期灌肠组及未灌肠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0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是否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是否灌肠为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影响因素,结果证实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是否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是否灌肠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比较三组不同灌肠情况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灌肠组、非早期灌肠组及未灌肠组患者术后自主排气时间分别为(3.61±0.83)d、(4.09±1.12)d、(4.58±0.91)d,P〈0.05,术后自主排便时间分别为(4.11±1.85)d、(4.96±1.52)d、(5.74±1.50)d,P〈0.05。而对三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总体并发症比较时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因素为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灌肠。灌肠有助于胃癌患者术后排气排便,但是否早期灌肠对肠道功恢复未见明显差异。

  • 标签: 胃癌术后 肠功能恢复 影响因素 灌肠
  • 简介:术后胃瘫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对胃正常生理运动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术后胃瘫的治疗。很多机制参与术后胃瘫的发生发展,如神经一化学因素、炎症反应、阿片类麻醉药物、部分胃切除、补液过多、低血压和缩血管药物等等。术后胃瘫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针对性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目前新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内毒素及支架治疗、胃电起搏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腔镜下幽门成形术可用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胃瘫。而以经口内镜下胃幽门肌切开术(gastricperoralendoscopicpyloromyotomy.G-POEM)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在难治性胃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推崇。

  • 标签: 术后胃瘫 功能性解剖 药物治疗 内毒素 胃电起搏 G-POEM
  • 简介: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上表浅膀胱癌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浸润癌行全膀胱切除术.因膀胱癌有多灶性、种植性等特点,故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最常用的膀胱灌注治疗及术后随访.

  • 标签: 手术后 膀胱癌 治疗
  • 简介:问我是一名结肠癌患者,术后长期腹泻,用了许多西药效果都不好,可用中药调理吗?

  • 标签: 术后腹泻 中药调理 癌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29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16例,其中行肝脏部分切除10例,单纯缝扎3例,局部填塞2例,缝扎加肝动脉结扎1例。介入治疗9例,其中3例术后再行开腹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例。结果:死亡5例,其中开腹手术1例,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3例。开腹手术患者1年生存率43.8%(7/16),介入治疗33.3%(3/9),保守治疗0.0%(0/4)。结论:积极手术及介入治疗可增加抢救成功机会,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肝癌 自发破裂出血 诊断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官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至2005年11月因子宫异常出血行官腔镜检查并宫内膜活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检查官腔内异常30例(占27.7%),而官腔镜发现宫内异常共68例(占62.9%)。活检内膜病理结果异常87例(占80.6%)。结论:官腔镜检查能直视官腔内的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很好手段。但官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异常出血 子宫内膜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总结复发后治疗经验。方法:根据46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有无复发转移分为未复发组(33例)和复发组(13例)。结果:肝癌肝移植术后随访2年,未复发组与复发组的原发肿瘤直径分别为(8.7±2.3)cm和(9.2±2.5)cm(P〈0.05);未复发组与复发组有门静脉癌栓等血管侵犯分别为12.1%和69.2%(P=0.001)。复发组经积极治疗后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和16%。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总体预后差,治疗棘手,因此,重点为预防,并尽可能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肝移植 肝细胞癌 复发 治疗
  • 简介:如果您患了肺癌,又做了手术,术后的饮食调养当然非常要紧.但不是所有人用同-种方法都可以达到满意效果.病虽在肺,人各有别,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调养才是关键.本文根据肺癌术后经常出现的几种不同症状,按气血亏虚型、中阳不振型、肝肾亏损型分别提供不同的食疗方,供参考.

  • 标签: 肺癌 术后 饮食调养 气血亏虚型 食疗 中阳不振型
  • 简介:本文对12例胃平滑肌肿瘤病人进行分析,认为胃平滑肌肿瘤较少见,有良、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确诊率不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平滑肌肉瘤比平滑肌瘤出血多见,且量大。诊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检查,X线钡餐、B超、超声胃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CT等检查均有一定价值。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平滑肌肉瘤肝转移病灶可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纤维胃镜 肝动脉插管化疗 栓塞治疗 急性出血 并发症
  • 简介: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近年有所上升。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好,死亡率低,综合治疗后十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临床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恶性度低,好发于40岁前的女性,约占甲状腺癌发病率的50~70%。滤泡状癌多见于40岁后的女性,恶性度较乳头状癌高。髓样癌中度恶性,临床少见。未分化癌恶性度最高,常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

  • 标签: 甲状腺癌 中医康复治疗 恶性肿瘤 乳头状癌 癌发病率 恶性度
  • 简介: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胃癌的手术根治及围手术期化疗取得了长足进步。术后标本作为评估手术根治及化疗方案选择的客观证据,其处理流程尚未有共识性规范推出。要进一步提高胃癌治疗的水平,胃癌术后标本的规范化处理应当提上日程,这在提倡"精准医疗"的今天应特别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将从临床治疗和科研需求两方面探究标本规范化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 标签: 胃癌 标本处理 淋巴结 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