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肺癌的治疗,很多人认为只有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其实放疗也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不论是早、中、晚期肺癌,放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肺癌,放疗的疗效堪比手术。现有证据表明,对于早期肺癌,

  • 标签: 治疗方法 放疗 效价比 肿瘤 晚期肺癌 早期肺癌
  • 简介:乳腺癌成为越来越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已经毋庸置疑,尤其是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这一阶段治疗的复杂性更是扑朔迷离。如何利用现阶段的科技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进展,以及新的药物来挑战这一疾病,是目前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课题。

  • 标签: 阶段治疗 乳腺癌 进展期 分子生物学 女性健康 复发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腹部CT检查对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断率高于X线。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23例;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18例,其中6例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35例直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23例,一期切除吻合加预防性横结肠造瘘9例,3例无法切除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死亡2例。结论腹部CT检查对于确定肠梗阻的部位、性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是安全可行的;在一定条件下,左半结肠切除及直肠癌切除后一期吻合也是安全的;预防性造瘘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梗阻 诊断 手术治疗 吻合口瘘
  • 简介:出现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经。血行转移一般发生于胃癌晚期。当癌肿侵透浆膜后,癌细胞可脱落,种植于腹膜、网膜或其他脏器表面,形成种植转移。胃癌转移的程度是判断病期、选择手术方式以及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亚临床转移 胃癌患者 临床研究 转移规律 胃癌转移 种植转移
  • 简介:近几年不少研究表明肿瘤-睾丸基因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免疫学标记,被运用于肺癌的诊断治疗。特别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肿瘤-睾丸基因在免疫疗法中的效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发现有许多新的作用。至今,仍不断有新的肿瘤-睾丸基因被发现。该文对肿瘤-睾丸基因在肺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肿瘤-睾丸基因 肺癌 免疫疗法
  • 简介:目的:建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经常规方法已被鉴定的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病原菌16srDNA全长,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BLAST软件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确定病原菌的种属。结果: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搜索到的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3种病原菌测序序列分别与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序列一致。结论:16srDNAPCR方法可准确地检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

  • 标签: 小鼠 病原菌 16s RDNA 多聚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常规护理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化疗患者口腔溃疡区域的黏膜进行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进行口腔溃疡护理,每天3次。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6.7%,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3.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配合常规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

  • 标签: 化疗 化疗反应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 简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组织世界肿瘤研究的权威专家对肿瘤与食物、营养等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在2007年再版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癌症的预防》中,提出了10条预防癌症的最新建议,包括针对普通人群的8条建议和针对特殊人群的2条建议,为个人及社区人群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我们也可以有所借鉴。针对普通人群的8条防癌建议如下:

  • 标签: 身体活动 基金会 癌症 食物 世界 营养
  • 简介:自1991年Reich[1]成功施行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以来,因其符合现代外科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理念,一度受到关注期待。然而,在最初的十余年时间里,该技术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可应用,适用范围局限在肝脏左外叶及容易显露的肝脏边缘区域的病灶。

  • 标签: 肝切除术 腹腔镜肝切除 血流阻断 微创理念 腔镜 肝实质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经验,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3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LA组OA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以及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LA组367例,中转开腹3例,OA组436例,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时间,LA组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结论LA较OA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液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D123+、CD11c+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所占比例,并与28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123+DC的绝对数比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1c+DC的绝对数比值均显著下降(P均〈0.05)。两组的B淋巴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癌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的绝对数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液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普遍发生改变,肺癌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数值下降的同时CD11c+DC数值也下降,对其进行检测可为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肺肿瘤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化生性乳腺癌组织中Snail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化生性乳腺癌组织中SnailE-cad的表达,并收集相应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nail、E-cad表达与化生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蛋白的相关性,同时根据随访资料分析两者表达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在化生性乳腺癌中,Snail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45/58)48.3%(28/58)。Snail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ER表达有关(P〈0.05),而E-cad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与年龄、HER-2表达、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月经状态均无关(P〉0.05)。Snail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8,P=0.019),且均与化生性乳腺癌复发转移有关(P〈0.05)。结论SnailE-cad联合检测可判断化生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侵袭能力,且与复发转移有关,两者有望作为化生性乳腺癌治疗的分子靶点。

  • 标签: 化生性乳腺癌 SNAIL 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 复发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食管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安全性。结果观察组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P〈0.05);按NCI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重度以上不良反应比例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较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晚期食管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能够反映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情况,探索病变内部的微细结构变化,因而逐渐被应用到乳腺癌的临床与科研中。小视野成像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这两种新的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疗效评价与预测、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小视野成像
  • 简介:HER2在20%-30%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是药物如赫赛汀(Herceptin)的治疗靶点。然而许多病人会产生治疗抵抗,其中一个重要机制是HER2变异体的表达,不同的HER2变异体在生物学上可能会扮演相反的角色。如Δ16HER-2(外显子16缺失)p95HER2(HER2的羧基端片段)会促进肿瘤细胞转化并且与药物抵抗相关。而Herstatin(内含子8保留)与p100(内含子15残留)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的HER2变异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共存在疾病进程赫赛汀抵抗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HER2 变异体 抵抗 赫赛汀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结合未结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BMMCs)移植的打压植骨治疗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ous,ARCO)分期IIB期、IIC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34例(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手术患者获得随访。男27例,女7例。手术时年龄28~42岁,平均38.1岁。手术方法: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BMMCs移植组加入5ml浓集后的BMMCs,单纯植骨组未加入BMMCs。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改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临床疼痛测定,影像学按股骨头是否塌陷及病灶修复情况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64.1±4.6)分vs(78.8±4.8)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幅度更明显(28.6±0.5)%vs(18.4±1.7)%,(P<0.0001)。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6.3±0.9)分vs2.6±0.7)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幅度更明显(-66.3±1.4)%vs(-51.7±2.9)%,(P<0.0001)。BMMCs移植组临床成功率(21/26)高于单纯植骨组(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MCs移植组放射学成功率(23/26)高于单纯植骨组(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术在选择合适的中早期非创伤性ONFH(ARCO分期IIB期、IIC期)可获得优良的中期疗效。结合浓集BMMCs移植可提高保留关节手术疗效骨修复质量。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假体和植入物 骨髓单个核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p27kip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组织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yclinA、PTENp27ki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A、PTEN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35.3%41.2%,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其中CyclinA与年龄有关。经Kaplan-Meier法生存比较,CyclinA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短,而PTENp27kip1阴性表达者较其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长。结论CyclinA、PTENp27kip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的关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蛋白A PTEN P27KIP1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一2(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52例连续性的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2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部分变性条件下检测所有基因型,用Shesis软件对各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方法测定胃癌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MMP-2—1306C/T基因CC、CT、TF分布的频率分别为80.2%(202/252)、19.0%(48/252)、0.8%(2/252),对照组分别为68.1%(173/254)、28.2%(71/254)、3.9%(10/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03);携带C等位基因(CC+CT)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的1.845倍(OR=1.845,95%CI:1.231—2.767)。病例组TIMP-2—303G/A基因GG、AG、AA分布的频率分别为57.1%(144/252)、38.9%(98/252)、4.0%(10/252),对照组分别为52.0%(132/254)、35.0%(89/254)、13.0%(33/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01);携带G等位基因(GG+GA)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的1.232倍(OR=1.232,95%CI:0.868~1.750)。病例组TIMP-2—418G/C基因GG、GC、CC分布的频率分别为56.7%(143/252)、34.1%(86/252)、9.1%(23/252),对照组分别为68.1%(173/254)、28.3%(72/254)、3.5%(9/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7,P=0.037);携带G等位基因(GG+GC)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cc基因型的0.666倍(OR=0.666,95%CI:0.463~0.959)。TIMP-2—303G/A在未突破浆膜层组GG、AG、AA基因型分布与突破浆膜层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

  • 标签: 胃癌 MMP-2 TIMP-2 基因多态性 蛋白水平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内分泌治疗耐药型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入组18例依维莫司治疗的多线治疗患者的资料;依维莫司用量为10mg/d,随患者口腔溃疡程度调整剂量为5mg/d或隔日5mg,联合依西美坦25mg/d治疗者12例,联合来曲唑2.5mg/d者3例,联合氟维司群每个月500mg者3例(第一个月为500mg分2次);每两个月评估一次疗效,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14个月;3例患者治疗1个月,其中1例因骨髓抑制停药,2例因费用停药。15例患者可评估疗效,4例(26.7%)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4例(26.7%)疾病稳定(stabledisease,SD),7例(46.7%)疾病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progression-freesurvival,mPFS)为6.5个月(2~14个月)。呼吸困难4例(2例出现肺间质病变,其中1例为严重病变);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其中2例为4级的严重口腔溃疡伴发热;仅1例患者未减量,其余均因口腔溃疡导致依维莫司减量。结论经多线化疗内分泌治疗后,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对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仍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谨慎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进展期乳腺癌 内分泌耐药 依维莫司 绝经后
  • 简介:目的探讨以铂类、紫杉类为基础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乳腺癌敏感蛋白I型(BRCA—1)、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HC)检测74例以铂类、紫杉类为基础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ERCC-1、BRCA-1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ERCC-1表达率60.81%,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及吸烟史无关,在化疗有效的患者中ERCC-1高表达率45.45%,在化疗无效的患者中高表达率83.33%(P=0.001)。(2)BRCA.1表达率59.46%,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无关,与病理(0.016)及吸烟史(0.002)有关,在化疗有效的患者中BRCA—1高表达率47.33%,在化疗无效的患者中高表达率76.67%(P=0.016)。(3)Survivin表达率51.35%,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及吸烟史无关,在化疗有效的患者中Survivin高表达率40.91%,在化疗无效的患者中高表达率66.67%(P=0.035)。结论ERCC-1、Survivin低表达,BRCA-1高表达患者能从含铂方案的化疗中获益,提示三者联合检测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因素。

  • 标签: ERCC-1 BRCA-1 Su~ivin 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顺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