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Ki-67喉癌患者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收集喉癌组织标本120例癌旁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survivin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喉癌组织survivinKi-67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关系。结果喉癌组织survivin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喉癌患者喉癌组织survivin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喉癌患者喉癌组织survivin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rvivinKi-67蛋白喉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喉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SURVIVIN KI-67 喉癌 临床特征
  • 简介:患者恶性肿瘤存在不同程度恐惧心理,而医护人员又顾虑患者告知真实病情后患者会产生或加重不良精神心理反应或行为,害怕承担医疗风险,使得告知恶性肿瘤患者病情中国很困难。现存告知模式包括仅告知家属模式、SPIKES模式SHARE模式等。SPIKES模式,恶性肿瘤告知模式由以前隐瞒转变为直接告知,即此模式认为只有患者本人才是最终医疗决策决定者;日本心理肿瘤医学学会设计出SHARE模式委婉、分步骤地告知患者真实病情,此种模式更符合东方文化。当患者高度怀疑自己患有恶性肿瘤,但是又得不到证实时,焦虑情绪会更高;反而当患者知晓真实病情后,会产生从恐惧与否认期变为过渡与接受期心理变化,精神心理极度不适表现也会自然消退,精神压力会转换为治疗动力,从而机体免疫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患者才有可能充分地利用剩余时间,维持较好生命质量。告知肿瘤关键掌握肿瘤患者综合评估技能告知沟通技能。本文国内外告知恶性肿瘤患者模式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更好告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告知模式 影响因素 医学告知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分子分情况。方法选取年龄≤35岁128例青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以及同期年龄﹥35岁130例中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作为青年组中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子分差异。结果青年组中老年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情况、淋巴结转移数目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LuminalA、LuminalB、HER2过表达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较大,病理分期较晚,Ki-67阳性表达率≥14%比例较高,但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分子分无明显差异,应早期筛查并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特征 分子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作用自噬相关靶基因5(Atg5)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自噬作用机制及其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作用。方法无义核酸序列NC(NC组)、miR-21模拟物(miR-21mimics组)、miR-21抑制物(miR-21抑制组)分别转染A549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1Atg5之间靶向关系。Westernblotting检测LC3B-II、p62Atg5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iR-21mimics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上调,miR-21抑制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下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21显著抑制野生Atg53'-UTR质粒转染细胞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型Atg53'-UTR基因报告质粒与miR-21mimics共转染之后,并未荧光素酶活性产生影响。NC组LC3B-II蛋白表达量1.24±0.059,低于miR-21mimics组1.98±0.077,高于miR-21抑制组0.52±0.021(P<0.05);NC组p62蛋白表达量0.62±0.021,高于miR-21mimics组0.45±0.020,低于miR-21抑制组0.79±0.031(P<0.05);NC组Atg5蛋白表达量1.17±0.025,高于miR-21mimics组0.38±0.014,低于miR-21抑制组1.40±0.039(P<0.05)。与NC组比较,3-MA处理降低miR-21mimics转染诱导A549细胞增殖能力(P<0.05);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表明,3-MA处理抑制了miR-21mimics转染诱导A549细胞迁移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靶向Atg5调控NSCLC自噬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MIR-21 自噬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基因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分对照组(未转染)、PCLneo-HK组(转染空载体)PCLneo-P21组(转染真核过表达载体)。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结果PCLneo-P21组SW579细胞P2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Lneo-P21组SW579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Lneo-P21组SW579细胞Bcl-2、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表达P21基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 标签: P21 甲状腺癌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D1
  • 简介:目的探讨原钙粘蛋白(PCDH10)胃癌组织表达特点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术后胃癌组织标本90例癌旁组织标本45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PCDH10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胃癌患者胃癌组织PCDH10阳性表达率,探讨PCDH10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胃癌组织PCDH10阳性表达率32.2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PCDH10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胃癌组织PCDH10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H10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62.1%,高于PCDH10阴性表达患者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H10胃癌组织相对表达量较低,并且与肿瘤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远期预后有关。

  • 标签: 原钙粘蛋白 胃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比较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化疗方案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方法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硼替佐米组(n=20)沙利度胺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硼替佐米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硼替佐米静脉注射,沙利度胺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化疗前后凝血功能,以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硼替佐米组沙利度胺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肿瘤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本组化疗前沙利度胺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有利于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方案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LKB1(liverkinaseB1)基因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中表达情况,探讨LKB1基因与急性白血病发生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初次诊断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32例,同时选取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骨髓标本12例作为对照组。提取骨髓标本单个核细胞,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两组间患者LKB1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年龄、性别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关系。结果:LKB1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对照组12例,有12例LKB1阳性。根据疾病类型将白血病组分为3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组19例,其中LKB1阳性9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组8例,其中LKB1阳性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组5例,其中LKB1阳性5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患者治疗效果,提示LKB1+组1疗程CR率2疗程CR率均较LKB1-组高,且复发难治患者比例较LKB1-组低。结论:LKB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可能与前两者不同。LKB1阴性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LKB1 白血病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简介: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探讨SCCANSCLC患者预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SCLC组)108例NSCLC患者(NSCLC组)临床资料。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CCA水平不同临床分期NSCLC患者血清SCCA水平阳性率,比较SCCA阳性、阴性NSCLC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3年生存率。结果NSCLC组鳞癌腺癌患者SCCA水平均高于SC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LC组鳞癌腺癌患者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SCCA水平、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阳性患者平均GPS(1.62±0.37)分,明显低于SCCA阴性患者(3.15±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A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23.9%,低于SCCA阴性患者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SCCA水平高于SCLC患者,且NSCLC患者SCCA水平临床分期、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NSCLC患者预后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miRNA-101、miRNA-2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行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检测胃癌患者,体检时检测健康体检者血浆miRNA-101、miRNA-21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胃癌患者血浆miRNA-101、miRNA-21表达水平。结果术前胃癌组患者血浆miRNA-101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miRNA-2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术后1个月胃癌患者血浆miRNA-101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血浆miRNA-21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术前血浆miRNA-101、miRNA-2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浆miRNA-101、miRNA-21可作为胃癌潜在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胃癌诊断、手术疗效评估新手段。

  • 标签: 胃癌 根治性手术 miRNA-101 MIRNA-21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带血管腓骨瓣移植修复骨病导致儿童股骨颈缺损手术技术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8年1月1日~11月30日,因骨病导致股骨颈缺损或骨不连6例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3~12岁,平均8.2岁。初次手术采用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6例),5例初次手术失败行二次手术,采用带血管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拍骨盆正位髋关节侧位X线片,观察肿瘤有无复发、植骨愈合、肢体畸形短缩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6例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6例病变均未复发。初次手术后4~8个月内2例形成骨不连,3例再次形成髋内翻畸形,骨不愈合,但股骨头均未发生坏死。1例行异体骨块移植重建患者术后3个月植骨形成愈合,无须二次手术。二次行腓骨瓣移植重建手术后3~6个月,平均4.3个月,移植腓骨瓣桥接股骨头与粗隆,形成牢固愈合。颈干角矫正平均约18°,患肢短缩纠正平均约2cm,HarrisHip评分改善平均约30分。结论带血管腓骨瓣移植修复骨病导致儿童股骨颈缺损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难度较大,需临床经验丰富医生完成。

  • 标签: 儿童 骨病 股骨颈缺损 腓骨瓣 骨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XIAP(X-linked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急性白血病患者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XIAP水平。结果: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XIA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完全缓解组(P<0.05),未缓解复发患者XIAP水平与初诊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IAP水平变化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病情疗效判断,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一个新指标。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XIAP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1.期刊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码-止页码.[例1]赵凤朝,李子荣,王佰亮,等.骨髓水肿与股骨头塌陷疼痛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8):645-648.[例2]KimYL,ShinSI,NamKW,etal.TotalhiparthroplastyforBilaterallyankylosedhips[J].JArthroplasty,2007,22(7):1037-1041.

  • 标签: 文献著录 股骨头塌陷 著录格式 期刊文献 骨髓水肿 HIP
  • 简介:1.期刊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码-止页码.[例1]赵凤朝,李子荣,王佰亮,等.骨髓水肿与股骨头塌陷疼痛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8):645-648.[例2]KimYL,ShinSI,NamKW,etal.TotalhiparthroplastyforBilaterallyankylosedhips[J].JArthroplasty,2007,22(7):1037-1041.2.专著文献著录格式:[序号]章节作者.章节名//全书主编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码-止页码.

  • 标签: 文献著录 著录格式 股骨头塌陷 期刊文献 骨髓水肿 作者
  • 简介:目的观察铂类化疗药物一线治疗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接受铂类化疗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n=86)对照组(n=12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获益率(CB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二代测序法检测患者BRCA基因突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BRCA基因野生突变型患者CBRPFS;按转移部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含铂类不含铂类化疗方案CBRPFS。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CBR位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转移部位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含铂类不含铂类化疗方案治疗后不同转移部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CBR位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9例检测过BRCA基因,治疗组,BRCA基因野生患者CBR低于突变型(P﹤0.05),位PFS短于突变型(P﹤0.05);对照组,BRCA基因野生患者CBR低于突变型(P﹤0.05),但BRCA基因野生突变型患者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铂类化疗药物一线治疗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疗效与其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但在有BRCA基因突变患者疗效较好。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BRCA基因 铂类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结肠癌组织密度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7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术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比较两种组织TIDC密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CD54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结肠癌组织TIDC密度、TIDCMHC-ⅡCD54表型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TIDC密度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细胞类型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TIDC密度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TIDC密度明显低于高分化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4,P﹤0.01);TNM分期Ⅲ期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TIDC密度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TNM分期Ⅱ期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45、3.278、5.750,P﹤0.01)。结论TIDC结肠癌组织密度下降,不成熟调节性树突状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有关。

  • 标签: 结肠癌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NET-1、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肺癌患者肺癌组织表达情况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HDGF、NET-1HDAC1阳性表达情况,分析HDGF、NET-1HDAC1阳性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关系;分析肺癌组织HDGF、NET-1HDAC1阳性表达与肺癌发展相关性;分析肺癌组织HDGF、NET-1HDAC1表达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HDGF、NET-1HDAC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吸烟、分化程度高中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肺癌组织HDGF、NET-1、HDAC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未吸烟、分化程度低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远处转移肺癌患者(P﹤0.01);肺癌组织HDGF、NET-1HDAC1阳性表达率与肺癌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情况均呈正相关(P﹤0.05);肺癌组织,HDGF阳性表达率与NET-1HDAC1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NET-1阳性表达率与HDAC1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HDGF、NET-1HDAC1阳性表达率与肺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为临床上肺癌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 NET-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非肿块乳腺钙化病变在动态增强MR(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mages,DCE-MRI)图像上表现DCE-MRI联合乳腺X线摄影术(mammography,MG)该类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非肿块单纯钙化乳腺病变在MGMRI上影像学特征,并以病理结果金标准,比较MGDCE-MRI诊断结果差异。结果:102例病变,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59例。良恶性病变钙化形态分布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以单发点状钙化为主(13/43,30.23%),恶性病变则以成簇分布点状钙化为主(22/59,37.29%)。DCE-MRI图像上,可疑良性钙化病变多表现为无强化,可疑恶性钙化病变以非肿块样强化多见,TIC曲线以平台为主(P<0.001)。DCE-MRI检查对非肿块乳腺钙化病变诊断准确率高于MG,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DCE-MRI检查灵敏度明显优于MG(P=0.012)且具有较高特异度(P=0.5)。与单用MG检查相比,MG与DCE-MRI检查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灵敏度(P=0.001)。结论:不同钙化形态分布病变在MRI上表现不同。对于MG检出非肿块乳腺钙化病变,结合DCE-MRI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效能。

  • 标签: 乳腺病变 钙化 乳腺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指同样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媒体重复发表指同样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文稿两个或两个以上期刊(无论印刷版期刊还是电子期刊)发表。本刊不接受一稿两投或重复发表论文,读者在这些期刊上所阅读论文基本上都是原始、首发,除非声明按作者编辑意图重新发表

  • 标签: 一稿两投 复发 电子期刊 一稿多投 文稿 论文
  • 简介: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不同分子分乳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差异,分为LuminalA组(n=100),LuminalB组(n=120),HER2组(n=54),三阴性组(n=90)。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患者乳腺癌组织HSF1、热休克蛋白70(HSP70)、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情况,并分析HSF1表达与HSP70、Bcl-2、BAXMIF相关性,比较HSF1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LuminalALuminalB组患者乳腺癌组织HSF1、HSP70、Bcl-2MIF阳性表达率均低于HER2三阴性组患者,BAX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ER2三阴性组患者(P﹤0.05)。乳腺癌组织HSF1与HSP70、Bcl-2MIF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与BAX表达呈负相关(P﹤0.05)。HSF1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54.24%,明显高于HSF1阳性表达患者18.29%(P﹤0.01)。结论HSF1HER2三阴性乳腺癌表达水平较高,且HSF1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热休克转录因子1 乳腺癌 分子分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