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人们对抗氧化食品趋之若鹜,因为各种健康资讯都在宣传血管钙化、冠心病、神经退化疾病,如帕金森和阿兹海默症,还有癌症与氧化应激的关联。除了疾病,氧化应激还可能加速老化,这更让抗氧化食品或者保健品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对象。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青春和健康都会被逐渐氧化掉,却从来没有人亲眼目睹“氧化”是如何一步一步吞噬我们的青春和健康的。

  • 标签: 抗氧化食品 加速老化 神经退化疾病 氧化应激 阿兹海默症 抗氧化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缺乏症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出符合临床诊断的30例小儿乏症进行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的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的防治对策。结论小儿缺乏症是严重影响小儿消化,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正确诊断,仔细分析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对指导预防和治疗小儿缺乏症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缺乏症 病因 机制 防治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中期补充钙与脐带血、钙、铅、镉含量的相关关系。方法研究组150例孕妇于妊娠20~27+6周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钙特)15d,与对照组150例孕妇比较脐带血、钙、铅、镉含量,并分析其与孕中期血、钙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后,妊娠中期孕妇血、钙含量明显高于口服前和对照组,孕妇口服钙特前后血铅、镉含量无明显变化。研究组分娩后脐血[(9.87±3.22)μmol/Lvs(6.95±2.78)μmol/L,t=8.41,P〈0.05]、钙含量[(1.59±0.41)mmol/Lvs(1.43±0.38)mmol/L,t=3.51,P〈0.05)]均值高于对照组;铅[(0.15±0.13)μmol/Lvs(0.19±0.12)μmol/L,t=2.77,P〈0.05)]、镉[(1.43±0.68)μg/Lvs(1.68±0.64)μg/L,t=3.28,P〈0.05)]含量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中期母体补充、钙可以增加脐血、钙含量,降低脐血铅、镉水平。

  • 标签: 妊娠中期 脐带血
  • 简介:目的评估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45例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动脉血压为140/90mmHg、蛋白尿〉0.3g/24h),选择同期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食物摄入量进而评估镁的摄入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血清和尿液中镁的含量,同时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标志物。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前期的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性。结果两组镁的摄入量和尿中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予痫前期组血浆和红细胞中镁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镁含量与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水平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镁和尿8-并前列腺素与先兆子痫有相关性,灵敏性93%,特异性75%。结论孕妇体内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因子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血浆镁和尿8-异前列腺素都是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血浆镁 尿8-异前列腺素 子痫前期
  • 简介:目的探讨共载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siRNA与顺铂(DDP)纳米脂质体(STAT3/DDP-Lip)对耐药性SKOV3/DDP卵巢肿瘤的逆转与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薄膜法制备共载脂质体并测定其纳米表征,利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检测STAT3/DDP-Lip体外对STAT3的干扰效果,通过细胞杀伤实验与裸鼠体内抑瘤实验分别评价STAT3/DDP-Lip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共载siRNA和DDP的纳米脂质体,体外条件下STAT3/DDP-Lip处理后耐药细胞的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为0.225;STAT3/DDP-Lip对SKOV3耐药细胞的IC50值为3.75μg/ml,耐药逆转倍数为7.51;体内耐药卵巢癌治疗中,STAT3/DDP-Lip能显著抑制肿瘤体积[(215±122)mm3],与空白对照组[(1316±140)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AT3/DDP-Lip可以在体内外抑制DDP耐药性卵巢癌SKOV3细胞株生长。

  • 标签: 卵巢癌 顺铂耐药 纳米脂质体 共载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
  • 简介:目的探讨加温CO2气腹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宫外孕且择期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加温CO2气腹组和不加温气腹组,每组各50例,加温组患者在手术中使用WOLF加温气腹机,CO_2加温至37℃,不加温组患者常规处理,不使用加温CO_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变化、手术前后体温变化以及寒战发生情况。结果加温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不加温组,加温组手术开始后各个时间点的体温以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不加温组的体温,加温组患者中有6例(12.00%)发生寒战,而不加温组患者中有41例(82.00%)术后发生寒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加温CO_2建立气腹,能够降低寒战发生率,有效维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正常体温。

  • 标签: 体温 二氧化碳 气腹 宫外孕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炭和亚甲蓝分别联合核素示踪法在腔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诊断为乳腺癌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腔镜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其中采用纳米炭联合核素示踪前哨淋巴结组(简称纳米炭组)40例,采用亚甲蓝联合核素示踪前哨淋巴结组(简称亚甲蓝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前哨淋巴结检出率、阳性率及各种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数目用xˉ±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纳米炭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100%(40/40),亚甲蓝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5%(39/40);两组平均检出前哨淋巴结数量分别为纳米炭组(3.4±1.5)枚和亚甲蓝组(3.2±1.5)枚;前哨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纳米炭组32.5%(13/40)和亚甲蓝组25.6%(10/39,本组有1例未检测出SLN)。两组上述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LN阳性率:χ2=0.450,P=0.502;平均SLN检出数:t=0.984,P=0.326)。纳米炭组非前哨淋巴结检出116枚,平均为(3.2±1.1)枚(2~5枚),其中黑染57枚,染色率49.1%,亚甲蓝组非前哨淋巴结检出97枚,平均(2.8±1.1)枚(1~5枚),蓝染26枚,染色率26.8%,两组非前哨淋巴结平均每例检出数目及染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09和χ2=11.079,P=0.001)。术后腋下积液发生情况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结论纳米炭和亚甲蓝分别联合核素示踪法在腔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中均能到达良好的示踪效果,检出率高,手术创伤小,术后瘢痕小、并发症少,纳米炭有助于检出更多的非前哨淋巴结,可能更适合作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示踪剂。

  • 标签: 乳腺肿瘤 腔镜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放射性同位素
  • 简介: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和体位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例,在相同的CO2气腹压力(12mmHg)及不同的体位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右下肢股静脉的直径及血流速度,然后通过公式Q=vπr2计算出股静脉的血流量.比较CO2气腹前后及不同的体位下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CO2气腹形成后,股静脉明显扩张,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明显减少;30度头低脚高体位使股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增加,直径变小;30度头低脚高体位30min时,股静脉的血流仍比气腹形成后的平卧位明显改善;气腹排除后股静脉仍处于扩张状态.结论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引起了下肢静脉血流阻滞,30度头低脚高体位可改善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气腹的排除短时内不能完全解除CO2气腹引起的下肢静脉的扩张.

  • 标签: 体位 股静脉 下肢静脉 CO2气腹 妇科腹腔镜手术 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