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CDB)遗漏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资料,探讨阴道镜活检后患者的管理模式。方法645例CDB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病变(CIN2+)患者行子宫颈锥切术,对比锥切术前后的病理结果及14例遗漏的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年龄、筛查结果、阴道镜诊断、病变范围及是否向颈管内延伸等临床资料。结果CDB病理诊断CIN2+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46.2%,子宫颈锥切术前后CIN2/3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为71.4%(450/630),宫颈浸润癌遗漏率为2.2%(14/630)。14例遗漏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4±8.7)岁,其中10例筛查结果为高级别病变,11例HPV高危亚型感染(10例为HPV16),12例阴道镜诊断为HSIL+,9例病变范围超过子宫颈面积的50%,13例CDB病理结果为CIN3,10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切缘不净。结论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是诊断CIN2/3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可遗漏少部分子宫颈浸润癌。对于病理诊断CIN2/3者建议行子宫颈锥切术进一步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子宫颈锥切术 阴道镜指引下活检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期(20~26周)经三维超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及其对于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经三维骨骼模式成像分别对290例中孕期正常胎儿(正常组)和10例隐性脊柱裂胎儿(异常组)的脊髓圆锥进行定位,计数正常组脊髓圆锥末端水平所对应的腰椎椎体,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在中孕期正常胎儿的分布趋势及两组脊髓圆锥的位置差异。结果282例中孕期胎儿经三维骨骼模式可清晰定位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正常组的脊髓圆锥在孕20~21周可位于L3.5及以上水平,孕22周开始全部位于L3及以上水平,脊髓圆锥的位置与孕周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79X+4.536(R=0.953,P〈0.01)。异常组的10例均位于L3水平以下。结论通过三维骨骼模式成像可以识别椎体的位置,以此进行脊髓圆锥的定位,隐性脊柱裂的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脊髓圆锥的定位对于隐性脊柱裂的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隐性脊柱裂 三维骨骼模式 脊髓圆锥
  • 简介:乳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乳腺导管系统内病变,是诊断病理性乳头溢液的理想方法之一。对于有占位性病变的导管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及所属区段乳腺组织,传统的手术定位采用体表定位结合溢液乳管内注射亚甲蓝的方法,但是定位往往不准确,导致手术切除范围过大。近年来,有报道经乳管镜在病变乳管内置定位针的方法,有助于术中准确地找到病灶。笔者通过两种定位方式的对照,评估乳管镜下置入定位针在乳管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乳管镜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病变切除 乳管内 定位针 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