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软骨发育不全、致死性骨发育不良Ⅰ型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fibroblastgrowthfactor3,FGFR3)相关性短肢发育异常胎儿X线特点。方法取产前超声疑诊、经FGFR3基因检测确诊的6例软骨发育不全和9例致死性骨发育不良Ⅰ型引产胎儿为研究组(ACH组和TDⅠ组),65例因计划生育或其他原因引产的骨骼发育正常胎儿为对照组。3组胎儿引产后行全身整体正侧位X线检查,定性分析3组胎儿全身骨骼发育特点,定量比较分析3组胎儿坐骨切迹角度、肱骨长/宽、股骨长/宽、第一腰椎长/高、腰椎椎弓根间距比(L4/L1)、腓骨长/胫骨长等指标。结果ACH组胎儿X线表现:6/6例为长骨干骺端膨大、火焰状、边缘不光整;5/6例长骨粗短、方形髂骨、鱼嘴状坐骨切迹。TDⅠ组胎儿X线表现:9/9例显示长骨极其短小、椎扁平、椎间盘间距增宽、"电话接收器"状股骨、干骺端边缘不光整和喇叭口样改变、方形髂骨、鱼嘴状坐骨切迹;8/9例"电话接收器"状肱骨、巨颅。研究组坐骨切迹角度小于对照组,2组均数±标准差分别为67.9°±16.0°和109.0°±10.3°。3组胎儿肱骨长/宽、股骨长/宽、第一腰椎长/高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依正常组、ACH组、TDⅠ组次序,肱骨和股骨有逐渐短粗的变化趋势,第一腰椎有逐渐扁平的变化趋势。3组胎儿腰椎椎弓根间距比(L4/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ACH组和TDⅠ组胎儿腰椎椎弓根间距比(L4/L1)无病理改变。3组胎儿腓骨长/胫骨长具有统计学差异,但3组胎儿均无腓骨长于胫骨。结论软骨发育不全和致死性骨发育不良Ⅰ型胎儿X线均表现为长骨粗短、方形髂骨、鱼嘴状坐骨切迹等,但后者X线畸形程度更重—长骨极其短小,表现更典型—"电话接收器"状股骨和肱骨、胸廓狭小、椎扁平、椎间盘间距增宽。与儿童或成人期软骨发育不全不同,胎儿期患者并无典型腰椎椎

  • 标签: 软骨发育不全 致死性骨发育不良Ⅰ型 FGFR3基因 X线 胎儿
  • 简介:<正>该文于2013年5月发表在《FetalDiagnosisandTherapy》杂志上。文章主要探讨在妊娠中期使用前额空间比(prefrontalspaceratio,PFSR)筛查21三的潜在应用价值。作者收集2007年4月至2012年11月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院和大学学院医院行超声检查的妊娠16~23+6周240例整倍体胎儿及45例21三胎儿,在其二维正中矢状切面分别测量D1、D2,并计算D1/D2(PFSR)。D1代表前额骨上缘与前额皮肤上缘的垂直距离,D2代表

  • 标签: 妊娠中期 三体 空间比 筛查 胎儿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在早孕妇女人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情绪更稳定,主动配合,可忍受程度高,疼痛感明显减轻,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几率明显小,总体身心舒适度感觉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人流病人进行术前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更有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人流手术 术前 心理干预 术后疼痛程度
  • 简介:目的:通过对宫腔填塞纱条法和改良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对比应用,比较二者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2008年1月-2012年5月间所施行的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仅选择单纯性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共47例,其中有29例行宫腔纱条填塞作为对照组,从2009年开展B—Lynch缝合术后有18例行B-Lynch缝合作为研究组,两组在年龄,孕龄及剖宫产指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别。结果:研究组剖宫产中平均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宫腔乏力I}生出血的患者B—Lynch缝合优于宫腔纱条填塞,通过熟练掌握B—Lynch缝合的方法和技巧后,笔者在治疗剖宫产中宫腔乏力性出血基本行B—Lynch缝合取代了宫腔纱条填塞,正尝试把B—Lynch缝合应用于多因素的产后出血。

  • 标签: 剖宫产术中 宫缩乏力性出血 宫腔纱条填塞术 改良B—Lynch缝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1aparoscopicsacralcolpopexy,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d,POP)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对16例中重度POP患者进行了LSC治疗,其中4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urinarystressincontinence,SUI)同时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tensionfreevaginaltape—obturator,TvT—O),7例行阴道前后壁修补。观察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发热、膀胱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以了解手术安全性。比较手术前后POP分度评价POP的解剖学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thepelvicfloorimpactquestionnaire,PFIQ一7)和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the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PFDI一20)评分及POP一尿失禁性生活问卷(thepelvicorganprolapse/urinaryincontinencesexualfunctionquestionnaire,PISQ)评分,评价手术对患者生命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随访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25.36±38.40)min,中出血量(385.354-240.30)ml,术后体温均未超过38.5℃,住院时间(7.5±2.3)d,留置尿管时间(4.2±1.6)d。术后POP—Q分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FIQ-7和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ISQ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24个月,平均(14.8±6.2)个月,有3例出现性交不适及性交痛,未见网片侵蚀、暴露、感染等并发症,无新发SUI。客观治愈率100.0%,主观治愈率81.3%。结论LSC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正>文章发表于2013年最新一期的《PrenatalDiagnosis》上。文章旨在通过对正常胎儿及21三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发病率的研究来评估ARSA作为21三超声标记物的潜在价值。文章作者在历时17个月的时间里,对2081例孕中期妇女进行筛查后发现,有23例(1.1%)患有

  • 标签: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三体综合征 标记物 正常胎儿 发病率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者1365例,均为单胎,孕周(19.1±5.8)周,按照孕妇年龄及血清学筛查结果分为唐氏综合征筛查(唐筛)高危组、高龄组和其他原因组3组由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南湘雅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合作开展的"大规模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进行序列分析,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羊水穿刺及胎儿染色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阴性者行电话随访其胎儿出生后情况。结果①3组孕妇共计1365例均成功完成游离胎儿DNA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共33例,包括21三19例、18三8例、45,X6例。其中唐筛高危组检出21三8例、18三7例、45,X4例;高龄组检出21三9例、18三1例、45,X2例;超声侧脑室增宽检出21三1例、鼻骨缺失检出21三一例。②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异常的33例孕妇中,2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及染色核型分析。19例21三体检测阳性者1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17例染色核型均为47,XN,+21,另1例核型为46,XN(70)/47,XN,+21(10),最后经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测为46,XN,随访新生儿正常。胎儿鼻骨缺失发现时已24周,无创检出21三,行脐带血检测结果为异位型21三,核型46,XX,der(21;21)(q10;q10),+21。结果检出率100%,准确率94.4%。8例18三体检测阳性者中有7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7例核型为47,XN,+18;两者结果完全一致,另l例拒绝羊水穿刺,引产中发现胎儿全身水肿。③6例45,X检测阳性者中有3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2例核型为45,X,1例为46,XX(出现了假阳性),另3例拒绝羊水穿刺,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无法统计。④3组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阴性者1312例,经电话随访,截止至2012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大规模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 染色体 无创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开腹直视下行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的效果。方法选择38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夫妇身体健康,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开腹直视下输卵管吻合。结果随访38例,复通36例,复通率97.4%,复孕率89.5%,其中宫内妊娠31例(81.6%),宫外孕3例(7.9%)。结论开腹直视下行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具有手术成本低、成功率高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开腹 直视 输卵管结扎术后 输卵管吻合术
  • 简介:<正>本文发表于2013年12月的《JUltrasoundMed》上。关于双胎反向灌注序列征无心畸胎的体重计算,过去采用过Moore公式。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小组使用全新的椭圆公式,试图找到评价泵血儿预后的更好方法。回顾分析过去十年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诊断的59例双胎反向灌注序列征。使用椭圆公式(长×宽×高×0.523)分别计算无心畸胎躯干及肢体

  • 标签: 无心畸胎 序列征 相关性 椭圆公式 心衰 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