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脊柱侧凸畸形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其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对畸形矫正最常用方法是针对患者畸形特点而采用相应手术治疗,因此不同术者往往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疗效也完全不同.要达到较为理想、肯定疗效,关键在于制定标准、系统治疗方案.脊柱侧凸合理治疗方案,还有助于学者间学术交流及对侧凸最终疗效评价,便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对推动我国脊柱畸形领域诊治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单位开展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治疗,但层次不,没有完善而系统治疗方案,难以进行疗效相互比较.因此,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将脊柱侧凸治疗规范,促进我国脊柱侧凸治疗水平健康蓬勃地发展.

  • 标签: 脊柱侧凸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疗效 矫治 畸形矫正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占所有骨折1.3%[1],占老年人群骨折8%[2],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骨折之。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严重膝关节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等[3],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复杂类型变化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有研究表明术后10年需要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大约有7.3%[4],因此正确术前诊断及明确骨折分型,对于手术计划制订治疗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数字骨科学 关节内骨折 骨折分型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韧带
  • 简介:目的观察唑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过性药物反应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22例患者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给予唑膦酸5mg/100ml静脉滴注15min以上输完。给药结束后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处理。结果唑膦酸静脉滴注后主要过性不良反应为发热(〉37.5℃),本科用药患者均出现发热(22例),其次症状肌痛16例,流感样症状15例,关节痛10例,头痛5例。以上症状均为过性,不超过48小时,并且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类药物后症状可缓解。2例第二次用药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血细胞分析及肝肾功检查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唑膦酸给药后会出现发热、肌痛等反应,但均为过性,通过采用积极用药后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用药安全性避免药物反应带来不良影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药物反应 护理
  • 简介:脊柱螺钉置入技术广泛应用于脊柱外伤修复、脊柱融合、脊柱矫形等手术。徒手置钉仍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螺钉置入技术,但对于些危险性较高颈椎以及脊柱畸形手术[1-5],螺钉误置以及误置所带来相关并发症[3,6]仍然困扰着术者[7-9]。虽然以CT导航代表导航系统可以给置钉带来较大帮助[10],但因其设备昂贵,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有定困难,且操作过程中产生辐射也给术者患者健康带来风险。

  • 标签: 脊柱 内固定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像 三维
  • 简介:目的:通过对住院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从而探索最佳骨质疏松骨折健康管理。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年龄50岁~75岁骨质疏松骨折200例患者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干预后,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干预前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行为均明显改善,依从性提高;各部位骨密度均高于干预前;患者疼痛程度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结论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促进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骨质疏松再骨折发生,从而为防治骨质疏松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健康管理
  • 作者: 韩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00
  • 简介:骨折对于普通人而言并不陌生,致病原因骨骼疾病以及创伤等相关,会对骨骼连续性完整性产生较强破坏。骨折患者会有明显局部疼痛感,同时影响关节肢体正常功能,如果合并感染,也可能出现发热或休克等表现。临床对骨折分类相对较多,依照骨折黏膜皮肤完整性,可分成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依照骨折形态程度,可分成横形骨折(骨折线骨干纵轴保持垂直关系)、斜型骨折(骨折线骨干纵轴保持定角度)、螺旋形骨折(骨折线螺旋状)、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或骨折数量超过三块)、压缩性骨折(松质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也就是骨干皮质骨嵌插到松质骨般见于股骨颈骨折)、青枝骨折(外力导致骨干变弯,但是没有移位或断裂表现)。依照骨折端稳定程度,可分成稳定性不稳定性骨折。

  • 标签: 中西医配合治疗;骨折
  • 简介:目的通过建造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使用阿仑膦酸钠膦酸进行干预,观察阿仑膦酸钠膦酸能否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比较两种药物作用强弱。方法健康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体重(3.8±0.3)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A组)、阿仑膦酸钠组(B组)、唑膦酸组(c组),每组各30只。各组动物均经耳缘静脉注射10μg/kg大肠杆菌内毒素1次,24h后于臀肌注射20mg/kg甲基强的松龙,共3次,每次间隔24h;B组同时给予阿仑膦酸钠150μg/(kg·d),共45次,颈部皮下注射;C组同时给予唑膦酸100μg/kg,1次/4W,共2次,耳缘静脉注射。6W后取双侧兔股骨头骨组织,沿正中矢状面剖两半,半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另半股骨头骨组织再剖两半,半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OPGmRNARANKLmRNA表达水平,并计算OPG/RANKLmRNA比值;半提取骨蛋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出OPGRANKL蛋白表达量,并计算OPG/RANKL比值。结果A、B、c3组动物死亡率分别为16.67%(5/30)、13.33%(4/30)、10%(3/30);空骨陷窝率(%)分别为26.33±1.17、20.85±1.47、18.55±2.43;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76.0%(19/25)、30.77%(8/26)、7.41%(2/27);RTQ—PCR检测股骨头骨组织OPGmRNA分别为0.85±0.086、1.22±0.085、1.62±0.097,RANKLmRNA分别为3.23±0.78、2.84±0.95、1.43±0.93;WesternBlot检测股骨头骨组织OPG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8±0.09、0.54±0.09、0.74±0.08;RANKL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1±0.10、1.23±0.08、0.63±0.08。B、C两组股骨头坏死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

  • 标签: 激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OPG RANKL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与LIM矿蛋白-1(LIMmineralizationprotein-1,LMP-1)基因转录关系。方法将卵巢切除5个月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7d成骨诱导后,用10μmol/LICI-182,780(ICI)/或100nmol/L17β-雌二醇(17β-E2)处理24h,通过RT—PCR法扩增LMP-1mRNA,测定扩增条带吸光度值,并与β-aetin吸光度值相比,比值表示产物mRNA相对含量。结果ICI处理组LMP-1mRNA表达明显低于17β-E2处理组(P〈0.01)。结论雌激素刺激问充质于细胞LMP-1mRNA表达是雌激素受体依赖性

  • 标签: 小鼠 间质干细胞 受体 雌激素 LIM矿化蛋白-1
  • 简介:目的分析根据膝骨关节炎致病因素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探讨致病因素作用机理,尝试制定合理治疗措施。方法选择临床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56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每个患者致病因素:关节内损失、免疫损伤、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膝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损伤,分别采取关节镜清理、抗生素治疗、抗痛风治疗、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活血药物防治微循环障碍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2周,膝关节功能锻炼4周,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肿胀及日常活动情况改善程度。结果有50例完成致病因素综合治疗并随访2年,总有效率100%,疗效优秀20%。结论上述致病因素协同致病,是骨关节炎发病病因病理基础,膝骨关节炎致病因素综合治疗(关节镜清理、抗生素治疗、抗痛风治疗、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方法)疗效好,是种值得推荐方法。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致病因素治疗 疗效 病理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对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影响,探讨减少围手术期出血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9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早期4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常规血液管理模式(常规组),后期4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程血管理模式(全程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及输血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结果全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均低于常规组,术后3d及1周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输血量输血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失血 手术 输血 自体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脊索瘤E-cadherinP120ctn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局部复发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方法检测40例脊柱脊索瘤标本5例胎儿脊索组织标本E-cadherinP120ctn表达情况。结果脊索瘤标本E-cadherinP120ctn胞膜表达减低率分别为75.0%(30例)67.5%(21例)。E-cadherin表达与肿瘤侵犯椎节数目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P120ctn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1)。二者均与肿瘤平均复发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P〈0.01)。另外,E-cadherinP120ctn表达下调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证实P120ctn肿瘤病理分级是脊柱脊索瘤术后局部复发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脊柱脊索瘤中常发生E-cadherinP120ctn胞膜表达下调,且与脊柱脊索瘤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均是肿瘤侵袭和局部复发有价值生物学预测指标,P120ctn是脊柱脊索瘤局部复发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脊索瘤 钙粘着糖蛋白类 染色与标记 P120CTN
  • 简介:目的:研究软骨细胞纤维胶内体外生成组织工程软骨可行性.方法:将4—10×107cells/mL细胞/毫升软骨细胞植入纤维胶,体外培养2个月后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细胞纤维胶内产生大量软骨特异性Ⅰ型胶原蛋白多糖.结论:纤维胶内软骨细胞可在体外培养环境下生成大量透明软骨基质.

  • 标签: 组织工程 软骨 实验 纤维胶 胶原 蛋白多糖
  • 简介:作者提到年龄、创伤或退变能改变椎体间运动模式。虽然体内研究能确定运动存在但是却不易对运动进行量化。以前体内研究对象大多数是老年患者,伴有不同节段退变,侧屈状态下旋转运动方式不同脊柱节段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本次体内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是确定在侧屈状态下未退变、正常、完整的人类尸体颈胸段脊柱冠状面轴向上旋转运动模式。

  • 标签: 运动轨迹 脊柱节段 冠状面 退变 状态 轴向
  • 简介:目的证明BMP-2/VEGF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是椎体成形术(PVP)理想填充材料。方法首先构建并验证BMP-2/VEGF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构建成功,然后由生物力学测试分析注射入椎弓根已有骨质坍塌椎体BMP-2/VEGF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后椎体最大载荷。随后,应用双侧卵巢切除术构建山羊骨质疏松模型,研究与对照相比注射BMP-2/VEGF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前后山羊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最大载荷、椎体骨密度微观三维结构改变。结果BMP-2/VEGF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可以明显增加椎体最大压缩载荷最大压缩应力明显增加(P=0.039、0.010),同时注射入已有骨质坍塌最提椎体BMP-2/VEGF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后椎体最大压缩载荷最大压缩应力明显增加(P〈0.001,P=0.030);山羊骨质疏松模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明显下降(P=0.018,P〈0.001),骨密度明显下降,骨小梁明显稀疏。注射入BMP-2/VEGF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后山羊骨密度明显增加,最大压缩载荷增加(P=0.0072),最大压缩应力增加(P=0.0024);椎骨小梁更加致密,孔隙率降低。结论本实验证明了BMP-2/VEGF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是椎体成形术(PVP)理想填充材料,可以提高椎体骨密度强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双基因活化纳米骨浆 椎体成形术 动物实验 山羊
  • 简介: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趋素诱导成骨细胞代谢过程影响,探讨吡格列酮改善成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成骨细胞随机分组,选取适宜浓度素(Chemerin)进行诱导后,加入吡格列酮,观察成骨细胞活力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趋蛋白1(MCP-1)、E选择素(E-selection)影响,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黏附分子1(ICAM=1)、需肌醇跨膜激酶/核酸内切酶1(inositol-requiringtransmembranekinase/endonuclease1,IRE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78,GRP78)表达变化,探究内质网应激反应在此过程作用。结果MTT法检测提示加入Pioglitazone后对成骨细胞活力未见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成骨细胞ICAM-1、MCP-1、E-selection、IRE1、GRP78、Chemerin组指标较高(P<0.05),而Pioglitazone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hemerin所诱导上述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当吡格列酮浓度20μmol/L时效果最显著。结论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趋素诱导成骨细胞代谢细胞凋亡过程,吡格列酮可抑制趋作用,对成骨细胞具有保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

  • 标签: 吡格列酮 趋化素 成骨细胞 内质网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三髓粉”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腰腿痛等骨症状改善效果。方法将66例绝经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两组,S组(三髓粉组):36例每人每天食用三髓粉2袋(钙含量900mg),C组(钙尔奇D组):30例每日服用钙尔奇D1.5片(钙含量900mg),均连续服用6个月。所有参加者试验前后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髋部骨密度(BMD),并对骨症状变化进行记录。S组试验前后加测尿羟脯氨酸(U—HYP)、血压、血脂血糖等。结果试验后S组大粗隆、Ward’s三角区及股骨近端平均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股骨近端平均骨密度增加1.61%,增加者占75%;骨症状腰背痛、关节痛、手足抽搐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后C组骨密度及症状也有所改善,但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前后S组U-HYP、血压、血脂、血糖等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三髓粉”可作为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辅助食品。

  • 标签: 三髓粉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通过鸡松果体蒂部切断方法,研究褪黑素松果体切除鸡脊柱侧凸动物模型作用.方法10只刚孵育出WhiteLeghrn鸡作为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控制白天12h光照(强度500Lux)、夜间12h完全黑暗(强度0-5lux)条件下饲养;20只WhiteLeghorn鸡鸡龄3d时行松果体切除,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20只WhiteLeghorn鸡3d时行松果体蒂部切断术,控制光照同对照组.5周时留取所有鸡白天(mid-day)夜间(mid-night)血清,用RIA试剂盒测定血清褪黑素含量.所有的鸡处死后,取骨骼标本,行脊柱前后位平片检查.结果5周时,对照组褪黑素含量呈现明显白天低(57.25±7,43)pg/ml,夜间高(257.92+26.09)pg/ml周期性变化.松果体切除组褪黑素含量,白天(60.05±5.48)pg/ml,夜间(55.09±8.35)pg/ml,其分泌维持低水平.松果体蒂部切断组褪黑素含量,白天(58.77+8.44)pg/ml,夜间(248.47+27.21)pg/ml,仍呈白天低,夜间高周期性变化.X线检查:对照组10只鸡无脊柱侧凸发生;松果体切除组20只鸡9只鸡发生了脊柱侧凸,发生率45%;松果体蒂部切断组20只鸡中有11只发生了侧弯,发生率55%.结论松果体切除松果体蒂部切断都可以诱发出脊柱侧凸动物模型.鸡松果体蒂部切断术后仍能保持褪黑素周期性分泌,但可以诱发部分鸡发生脊柱侧凸.鸡脊柱侧凸动物模型侧凸发生不是通过褪黑素起作用.

  • 标签: 脊柱侧凸 病因学 褪黑素 松果体
  • 简介:张力带钢丝四肢偏心位承重骨骼骨折中应用,获得满意疗效。由于克氏针钢丝存留体内,均需二次手术取除;可发生克氏针松动,针尖刺破皮肤,钢丝断裂等并发症。我院自1988年至1995年应用张力带涤纶线治疗偏心位承重骨骼骨折40例,疗效满意。

  • 标签: 张力带钢丝 涤纶线 骨折治疗 手术取除 生物力学 克氏针
  • 简介: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增殖情况;细胞凋亡是根据4,6-二氨基-2-苯基吲哚所染细胞核形态改变来辨认。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降低MC3T3-E1增殖功能,辛伐他汀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增强MC3T3-E1增殖功能,但对细胞凋亡并无显著影响。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辛伐他汀治疗微重力环境骨丢失提供理论实验证据。

  • 标签: 微重力 辛伐他汀 成骨细胞 增殖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