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6例采用动力髁加压钢板(DCS)、倒置型带锁髓内钉(GSH)和胫骨平台解剖钢板配合使用松质骨加压螺钉、镍钛记忆合金骑缝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结合患肢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结果:24例获随访8~30个月,优良率高,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应考虑手术治疗,术后结合CPM功能锻炼及主动锻炼极为重要.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内固定治疗 动力髁加压钢板 倒置型带锁髓内钉 胫骨平台解剖钢板 松质骨加压螺钉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6月起,对18例Barton骨折,其中掌侧型15例,背侧型3例,均采用手术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38个月,平均2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手术复位T型钢板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理想有效方法.

  • 标签: T型钢板 内固定 治疗 BARTON骨折 功能锻炼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一种常见损伤,对于胫骨平台重度塌陷和粉碎骨折治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我院于1995~2002年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32例,均采用手术固定治疗,术后应用膝关节被动练习器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治疗 膝关节内 骨折治疗 功能锻炼 术后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椎体爆裂骨折、椎体结核、肿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此类病例行前方减压、前路系统固定及植骨融合,经6个月~2a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均达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性好,椎体高度无丢失,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有效率86.4%。结论对脊柱后柱完整、脊髓受压来自前方的病变进行前路手术,减压彻底、固定稳定、术后脊柱融合好、脊髓压迫症状恢复快、疗效好。

  • 标签: 脊柱 胸腰段骨折 爆裂性 内固定
  • 简介:髋臼骨折是累及关节面的创伤,既往大都是采取传统的保守治疗.随着近代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此类骨折切开复位固定的手术疗效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 标签: 髋臼骨折 切开 复位 内固定 CT X线片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治疗颈椎病变临床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AXIS固定系统,经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对4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对手术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40例手术中,有13例在置钉后感觉松动,9例在打椎弓根孔道时出血较多,术中正确处理后未发现神经血管症状.结论经颈椎弓根固定固定牢固,康复快,效果好,但手术中风险较大,处理不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故熟悉解剖及手术操作技巧、冷静处理手术中遇到的问题非常重要.

  • 标签: 颈椎 椎弓根 内固定 螺钉
  • 简介:目的探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5例,摔伤5例.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Orion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大部分症状获得改善,植骨在3个月内牢固融合,11例恢复正常工作,13例生活自理.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选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颈椎 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ORION钢板
  • 简介:肱骨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愈合率高.并发症少,但由于外固定时间长、痛苦大、畸形愈合率高,并且易过牵造成不愈合或造成延迟愈合。近年来由于固定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肱骨骨折固定已被广大患者接受,但肱骨中下1/3骨折固定仍易引起骨不愈合和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从1987年~1996年我对39例肱骨中下1/3骨折进行了固定,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并发症 肱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临床报告 内固定技术 畸形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种固定方式疗效的差异.方法:30例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中,18例固定采用钢板加螺钉;12例中采用骨螺钉或克氏针.所有病例获随访,平均13个月(3~36个月).结果:用改良G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评定,采用钢板加螺钉组的优良率达89%,显著优于其它固定方式(骨螺钉或克氏针).结论:认为对于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固定方式以钢板加螺钉为首选.

  • 标签: 固定方式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钢板螺钉
  • 简介:目的:研究跟、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与足跟痛的关系.方法:解剖20例足踝部尸体标本,分别以内、外踝尖水平线以及、外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观测跟、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局部封闭跟、外侧皮神经支治疗35例足跟痛患者,以'治愈'、'有效'、'无效'标准进行评判疗效.结果:跟内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内侧突后最突出处连线中点的稍下方;跟外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外踝尖至跟腱后缘水平线中点稍下方;临床局部封闭跟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的治愈率81.3%,而封闭跟外侧皮神经支的治愈率为41.7%.结论:跟内侧皮神经支卡压是产生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局部封闭跟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跟内侧皮神经支 跟外侧皮神经支 足跟痛 体表定位 局部封闭 局部解剖
  • 简介:本文报导了21例髋关节中心脱位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治疗体会。手术中固定以克氏针及钢板螺丝钉为主,强调了手术前后牵引的重要性及方法。平均随访时间38.8个月。获得80.9%的优良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髋关节中心脱位 内固定
  • 简介:迟发感染是脊柱固定术后晚期并发症之一,随着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逐渐增多.2000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实施37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其中26例术后并发迟发感染.现将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迟发感染 椎弓根螺钉系统 术后 内固定术 并发症 胸腰椎骨折脱位
  • 简介:颈部外伤致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后果严重的骨折.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如果不及时诊治将会导致寰枢椎不稳及颈脊髓的急性或慢性压迫,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 标签: 寰枢椎后路融合 APOFIX内固定 治疗 齿状突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折断式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和术式关键.方法采用3根带尾折断螺钉固定股骨头,第1根于大粗隆下3cm处经股骨皮质缘向股骨头方向拧入;第2根于大粗隆下约2cm处向股骨头顶端方向拧入;第3根于大粗隆下约1cm处股骨颈上缘骨皮质下股骨头方向拧入.结果36例中骨折愈合对位良好33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总优良率92%.结论用3根折断式加压螺钉能有效地固定股骨颈骨折.防止股骨头旋转和移位,骨折端相嵌牢靠,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良好,适于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折断式加压螺钉 内固定 治疗 股骨颈骨折 手术方法
  • 简介:近年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随着新的颈椎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固定器材的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颈椎前路减压 护理体会 围手术期 内固定器材 植骨融合术
  • 简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连续性颈椎病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在大多数病例中取得了满意疗效。而对于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由于其累及的节段多、范围广、呈跳跃性,前路术式的合理选择就更为重要,但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总结2001年9月~2005年5月收治的17例跳跃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不同颈前路术式的治疗效果,并进行评价。

  • 标签: 颈椎 内固定器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