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2组住院32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除3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3例因严重脑干损伤未拔管外,49例(占81%)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5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叩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防止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认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通过病情观察,呼吸机辅助呼吸,良好的气道管理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程度,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术后护理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在抢救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急诊室抢救阶段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病人,对照组192例,为2009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抢救的患者,实施常规抢救;试验组204例,为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抢救的患者,按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及费用、住院时间及费用等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时间、抢救费用、住院时间指标上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是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快捷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抢救的效果,节省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型颅脑外伤 抢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最凶险的一种临床类型,其发病机理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治疗难度极大。国内近年来报道的病死率在60%~80%之间。历时半个多世纪,对本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方药的研究,迄今仍是肝病领域中最重要课题之一。

  • 标签: 重型肝炎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2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循证护理组依据循证护理的原则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查找资料,阅读文献,寻找科学依据,制定护理计划。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结果循证护理组护理前、后EPQ比较,除了内向性以外,护理后的评价分值显著降低,P<0.05;传统护理组则除了内向性以外,护理后后分值明显高于升高,P<0.05。护理后,循证护理组的SDS、SAS评分比常规护理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循证护理 重型肝炎 心理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4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的总结,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亚低温的护理,人工冬眠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应用等,认为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可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磁共振已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的检查,对关节病变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被认为是无创的评价膝关节情况的有效检查。随着磁场强度、梯度场强及线圈设计的发展,为新的脉冲序列的研发提供了基础;磁共振对膝关节的检查从单纯的形态学图像向代谢成像和超微结构图像转变。本文主要综述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表现。

  • 标签: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损伤的程度、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28例患者,治愈27例、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应早期诊断,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抗感染,支持营养疗效是肯定的。

  • 标签: 闭合性 十二指肠 腹膜刺激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80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r指数评分疗效和Fugl-Meyer评定疗效。结果护理后,整体护理组的Barther指数评分疗效和Fugl-Meyer评定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的认知和运动评分均比常规护理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整体护理促进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轻中型颅脑外伤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对继发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0例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效果分析。结果人工鼻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管理科学使用多功能人工鼻;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各个环节;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杜绝特异性交叉感染,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

  • 标签: 破伤风 人工鼻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1年8月~2009年8月1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9例;外科(肿瘤外科和普通外科)3例。子宫切除损伤4例;剖宫产术3例;宫颈癌淋巴清扫2例;腹腔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直肠癌手术2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9例;患侧肾切2例;线结松解术1例。结论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制定防止输尿管损伤预案,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避免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 损伤 医源性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科室,同是也承担着全院各科室再生物品的回收、清洁、包装灭菌等工作,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专业的群体,每天会接触到大量回收的污染器械、针头,其发生锐器伤的几率很高,而锐器伤导致医务人员主要感染三种血源性疾病HBV、HCV、HIV。所以工作人员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发生锐器伤,从而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 标签: 中心供应室 护士锐器伤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科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发生率、形成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7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观察其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形成,分析血肿形成原因,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5.4%,发生血肿主要原因与操作不当、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够和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有关,发生血肿的病人经过有效护理血肿均能良好吸收。结论按照穿刺部位血肿的形成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血肿的发生率,降低介入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介入术 股动脉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踝关节损伤患者53例,53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18-55岁。独一味胶囊,口服每次1.5g,每日三次。治疗期间患肢制动、垫高,间断性冰袋冷敷20分钟/2~3小时,次日停用。二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均明显下降,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明显改善总有效率100%。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9%。活动改善总有效率为89%。结论独一味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不但有利于减轻疼痛、滑膜炎症,而且可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独一味胶囊 踝关节损伤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