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行经尿道前列电切术(TURP)的同时行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20例患者按前列电切做常规术前准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成功后,先行TURP,后行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无1例发生疝复发,切口愈合良好,说明同期行TUR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好,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避免二次手术打击等优点,可作为前列增生症并发腹股沟疝的老年患者的理想手术方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腹股沟疝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的体位护理方法。方法术前采用体位训练,术中麻醉侧卧位予以心理护理,截石位予啫哩垫保护下肢,术后平卧位,保存管道通畅。结果合理舒适的体位摆放,减轻了体位护理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对血管神经的压迫、损害,无1例发生因体位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适当的体位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中起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危前列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高危前列增生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适当的冲洗引流、控制感染、针灸治疗腹压增高等防治手段和护理措施。结果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前列术后必须及时处理膀胱痉挛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痉挛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切除术的术中配合。方法对97例前列增生患者行汽化电切除术的术中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手术都顺利,均不同程度地解除了下尿路梗阻,92例术后症状消失,排尿正常,5例症状有所缓解,无一例输血,无一例中转手术及经尿道前列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士应具备娴熟的手术配合技术,并熟练掌握各种器械和仪器的性能,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汽化电切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钬激光前列剜除术(HoLEP)是治疗前列增生症(BPH)的一种微创新技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在一年多的临床治疗护理中发现一些并发症,如膀胱痉挛性疼痛、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尿失禁、膀胱壁损伤穿孔、术后血压升高、尿路感染、术后低体温等,下面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和手术方法的探讨,对这些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出阐述。

  • 标签: 钬激光 剜除术 微创 护理
  • 简介:作者简介肖翠蓉,女,湖北孝感人,副主任护师,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护士长,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增生症病人手术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肾前列增生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个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病人的护理效果,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病人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2-3天,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300-800元,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提前一天,观察组发生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增生症手术病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满足病人对疾病及健康知识的需求,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医疗护理的质量,提升医院的外部形象。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前列腺增生症 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SA值增高患者前列按摩后尿液沉渣中DD3mRNA检测在前列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前列穿刺活检前或术前麻醉后收集患者前列按摩后患者的尿液,离心取细胞沉淀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DD3mRNA和PSAmRNA含量,以PSAmRNA作为管家基因校正沉渣中的前列细胞,以DD3mRNA/PSAmRNA比值表示DD3mRNA含量。SPSS13.0分析相关数据,以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同时探讨了前列按摩后尿液中DD3Mrna含量与前列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PSA值增高患者中前列癌患者前列液DD3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P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分级之间DD3mRNA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A值增高的患者行前列按摩后尿液沉渣中DD3mRNA含量检测,较前列活检的损伤更小,作为前列癌的一种非损伤性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小体积前列增生(BPH)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67例患者术前均有严重的排尿梗阻症状,经B超、肛门指检、膀胱镜及尿流动力学(UDS)检查做出BPH诊断。结果所有患者中有7例不稳定膀胱,5例低顺应性膀胱,2例高顺应性膀胱,6例膀胱逼尿肌乏力。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小体积BPH患者术前评估很有价值,可以预判疗效。

  • 标签: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190例经尿道等离子前列切除术后膀胱痉挛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明显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切除术后膀胱均有创伤,气囊尿管的放置,持续膀胱冲洗均可使处于敏感性增高的膀胱逼尿肌收缩。加之精神紧张、焦虑都可诱发膀胱痉挛,术前、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明显预防和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通过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缩短了膀胱冲洗的时间,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三腔气囊导尿管 膀胱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求证提肛肌功能锻炼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手术(以下简称PKVP)治疗前列增生术后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8例前列增生症PKVP患者术前和术后有无进行提肛肌功能锻炼对术后拔除导尿管后能否建立良好排尿习惯的对比分析。首先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4例。对照组不给予术前术后进行提肛肌功能锻炼的宣教,实验组术前术后均给予提肛肌功能锻炼的宣教并督促完成。然后再将对照组中出现尿失禁的46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23例。对照组不予干预,实验组教会并鼓励提肛肌功能锻炼。结果在第一组实验中对照组104例中术后拔除导尿管后一天尿失禁有46例,实验组104例术后拔除导尿管后一天尿失禁有28例。第二组实验中对照组72小时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的有11例;实验组72小时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的有21例结论提肛肌功能锻炼对PKVP患者术后尿失禁起到了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手术(PKVP) 提肛肌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中的应用及其作用进行了探讨。方法针对经尿道前列电切手术的特点,对108例手术患者采取相应的个性化的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接受舒适护理的手术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获得了满足和安全感,降低了恐惧焦虑和不愉快的程度,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顺利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不仅满足了手术患者对舒适的需要,而且体现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人文关怀,为提高业务素质带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经尿道(腔道)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素PGE2受体E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E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否存在非雌激素依赖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研究各组中EP2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G1组、G2组、G3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随细胞分化越差,受体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P<0.001);子宫内膜癌I期组、II期-IV期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组比阳性组的E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孕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组比阳性组的EP2表达水平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20例)与绝经后(30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中EP2的表达分别为0.905±0.251和0.941±0.3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4)。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EP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并且随分期和分级升高有上升趋势,在雌激素表达阴性的子宫内膜癌比阳性者明显升高,提示PGE2及其受体EP2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形成。在子宫内膜癌的形成过程中,,前列素及其受体EP2与非雌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癌形成过程存在某种联系,可能是PGE2通过EP2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传导起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EP2受体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 简介:作者简介方亦倩(1976-),女,大专,主管护士,擅长泌尿外科、内科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炎的护理的作用。方法对50例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炎患者接受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进行护理.包括健康指导、心理护理、设备准备工作、治疗中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50例接受全部治疗,接受随访,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变化更明显,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完成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治愈率是71.7%、总有效率分别是91.3%;第6个月随访,复发率15.6%。结论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炎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护士熟练严谨地做好各个时期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电化学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炎的作用。方法对60例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炎患者接受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前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化学介入前列。经尿道行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前列每月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超微电流刺激骶神,20分钟/次,1周1次,12周1疗程。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60例接受全部治疗,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治疗组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完成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1.7%和91.3%,对照组分别是65%和78.9%,两组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第6个月随访,治疗组总复发率15.6%;对照组为35%,P<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炎能尽快控制症状,减少前列炎复发的频率,获取更长久疗效。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电化学介入 电刺激 骶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未曾接受过经尿道电化学介入、确诊为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炎的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利湿清热汤和抗生素灌注膀胱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在治疗后第2、4、8周及6个月对比NIH-CPSI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变化更明显,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是71.7%)和65.9%、总有效率分别是91.3%和89.3%,统计学处理,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15.6%,低于抗生素组2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湿清热汤膀胱灌注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低复发率等优点。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电化学介入 中草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通过腋窝入路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体会。方法2009~2010年收治2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单侧单发肿瘤9例,单侧多发6例,双乳单发2例,双乳多发4例;最大10cm×9cm×7cm,最小2cm×2cm×3cm,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切口不良愈合,无局部血肿,尤其对于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美容效果显著。结论该术式切口隐蔽性好,使手术更加美容、美观、人性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现代年轻女性。

  • 标签: 腋入路 乳腺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女性47个乳腺良性肿物行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47个肿物皆被准确切除,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16个为乳腺囊性增生病,乳头状瘤2个,5个为乳腺囊性增生症伴纤维腺瘤形成,乳腺纤维腺瘤10个,乳腺囊性增生病伴瘤样增生结节3个,乳腺病4个。结论麦默通对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操作方便,切口微小,美容效果良好,可用于乳腺良性肿块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物 麦默通 切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