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甘露醇对外伤性前房血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护理干预。方法按常规治疗同时,静滴20%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或每日二次。结果应用20%甘露醇治疗前房血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但亦不能忽视其药的毒副作用。结论患者滴注20%甘露醇时通过密切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无一例毒副作用发生。

  • 标签: 甘露醇 前房积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物流传输系统在传送标本中的应用,证明该系统可有效杜绝标的丢失及坏损、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奥地利舒密公司MP10000-NW160型(TransportSystem)医用气压管道物流传输系统(以下简称物流传输系统)是与以预算内同步设计、同步建造。该系统与2009年在我们科开通,运行一年多来显示,物流传输系统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护理人员的非专业性工作时间。

  • 标签: 物流传输系统(Pneumatic Tube System,PTS)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蛰虫对药物流产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宫腔少量蜕膜组织残留且自愿接受保守方法者150例(给予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同等条件行清宫术者1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患者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及宫腔异常回声消失率。结论大黄蛰虫丸对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大黄蛰虫丸 药物流产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从中医(TCM)生物工程的角度探索(TCM)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对TCM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 生物学 生物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根据WS/T310.2009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实施快速生物监测。目的加强对外科植入性手术器械、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及手术质量追溯记录。方法按照WS/T310.2009规范要求在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时,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快速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中可操作性强,效果好。

  • 标签: 快速生物监测 应用 灭菌 质量追溯
  • 简介:日前,国家卫生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通告,撤消广州芭妍化妆品有限公司心洁防脱洗发露等6家企业相关产品的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其后不久,作为华南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南方都市报》进行了追踪报道,使得该事件的影响力迅速在行业代理商和消费者中蔓延。然而,与通告中“广州芭妍化妆品有限公司”名称一样的另一家公司——广州芭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却因此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 标签: 生物科技 《南方都市报》 曝光 国家卫生部 化妆品 批准文号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生物安全预防教育,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掌握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使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确保自己安全,确保实验室安全,确保环境安全。

  • 标签: 生物安全 实验室 管理 流程
  • 简介:摘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针对其编码基因的突变及其过度表达,对细菌同源性进行分析,控制细菌耐药流行播散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合同制员工的增加,我科的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种雇佣关系正式在编员工,培训选留员工,合同制员工和内聘员工并存。,这种多人事关系的人才结构逐现其问题。本文通过对我科人才结构的分析,了解我科现有人才结构的现状,分析其利弊,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确定合理的人才战略,以更好的优化我科的人才结构,从而促进我检验科长足稳定的发展。

  • 标签: 检验科 人才结构 人才战略
  • 简介:摘要生物反馈疗法是继医学传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治疗70例失眠症患者,总结出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 标签: 生物反馈 失眠症 护理
  • 简介: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所以实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实验课的准备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实验课准备工作中碰到生物安全卫生问题、仪器多难管理维护问题、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素质等问题,现进行总结并愿与同仁分享。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概念来源于对国外医学教育经验的借鉴,还未与我国本土文化完全融合,因此在诸多方面仍有欠缺,特别是某些基本理论问题亟待澄清。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从“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的含义入手,首先对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明其内涵,然后提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由六个模块组成,其中医患沟通是核心模块,并据此构建了结构关系图。

  • 标签: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概念 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素PGE2受体E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E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否存在非雌激素依赖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研究各组中EP2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G1组、G2组、G3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随细胞分化越差,受体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P<0.001);子宫内膜癌I期组、II期-IV期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组比阳性组的E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孕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组比阳性组的EP2表达水平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20例)与绝经后(30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中EP2的表达分别为0.905±0.251和0.941±0.3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4)。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EP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并且随分期和分级升高有上升趋势,在雌激素表达阴性的子宫内膜癌比阳性者明显升高,提示PGE2及其受体EP2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形成。在子宫内膜癌的形成过程中,,前列腺素及其受体EP2与非雌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癌形成过程存在某种联系,可能是PGE2通过EP2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传导起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EP2受体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