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尖端培养的病原微生物行病学特征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所有临床科室送检的4281例次深静脉导管标本的病原学结果及其耐药性特点。结果:4281例次深静脉导管标本中,754例次的标本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17.6%,其中检出多种病原菌占10.2%。共检出835株病原菌,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及真菌分别占37.0%、44.8%和18.2%。烧伤病房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普外科、心胸外科及ICU。5种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18.0%)、表皮葡萄球菌(13.4%)、金黄色葡萄球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7%)及白念珠菌(7.5%)。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极高。第一次送检的阳性标本主要为G+菌,而第二次及以后阳性标本的病原学从G+菌为主逐渐转为以G-菌为主。结论:深静脉导管病原菌分布较以前有所改变,目前以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极高,预防导管定植、导管相关感染的措施亟需普及。

  • 标签: 深静脉导管 耐药性 病原菌 鲍曼不动杆菌
  • 简介:对胎盘早剥致羊膜腔血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3岁,孕2产0妊39周,因凌晨5:00小便后阴道流血伴持续性轻微腹痛3h于2007-03-08入院。妊娠经过良好,产前检查头位。查体:T36.8℃,P100次/min,BP110/80mmHg,R20次/min,神志清,面色自然,腹部膨隆,软,无压痛反跳痛。

  • 标签: 胎盘早剥/并发症 羊膜腔积血/诊断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其发病机制不清。其核心症状为情绪问题,但常伴有突出的胃肠道反应。目前,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肠道及其微生物,在各种心理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肠道系统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甚至心理状态。那么,这种人体的"第二大脑"的是否在抑郁症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脑轴又是通过很忙样的机制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早期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分布特点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为抑郁症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抑郁症
  • 简介: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的学习一直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主要是生物化学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学习的困难性。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介绍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基本结构和发现式学习的一些看法。

  • 标签: 布鲁纳结构理论 生物化学 医学院校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脓诊疗中发现合并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经我科收治的31例宫腔脓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及现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行宫腔脓引流术,并对其中高度疑似病例进行宫颈癌筛查及宫颈活检术;最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1例中宫腔脓患者中共检出3例宫颈癌变,宫颈癌变的发生率为9.68%(3/3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病变的发生率为19.36%(6/31)。结论临床上宫腔脓患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因此治疗时不能仅仅依赖单纯排脓抗炎,需要高度警惕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各期内生型宫颈癌,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完善相关影像学、实验室及病理检查,从而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宫腔积脓 宫颈病变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十二指肠壅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蜂针足三里穴;结果经过3疗程治疗,治愈率100%;结论蜂针足三里穴治疗十二指肠壅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蜂针 足三里 十二指肠壅积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将超声检查运用于药物流产术后检查的价值所在,为提升患者术后康复质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15年08月—2017年07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行药物流产术,且术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的36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作为研究对象,掌握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并记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用于分析的36例患者中,均显示子宫体积正常或稍大、轮廓清晰,而子宫内膜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形态不规则且边界不清楚以及存在不同的残留物和继发感染。结论超声检查结果运用于药物流产术后检查中,具有分辨率高、检查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良好等优点,值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药物流产 宫内残留 术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疾控机构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更好预防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方法通过实验室的科学合理建设,硬件设施的改善,防护设备的加强和正确使用,完善体系,严格管理制度,强化人员培训等。结果通过对“硬件、软件、人员”这构成生物安全的三要素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减少疾控机构实验室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减少或尽可能杜绝生物安全事件发生。

  • 标签: 生物安全 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早期药物流产患者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未婚先孕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药物流产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早期药物流产 人文关怀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重要应用性学科。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增加了综合性、创新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导入案例教学法。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了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研的能力。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小儿消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消止咳口服液,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8.14%)显著高于对照组(34.88%),同时治疗组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肺部X线浸润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小儿消止咳口服液可有效减轻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 简介:遵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第3版教材以“临床微生物学导论”作为桥梁,保证教学从医学微生物学向临床微生物过渡。本教材的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和临床病毒学等三篇是主体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微生物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性性和微生物检验等四方面,其中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是本书的特色。根据临床要求,强调了标本直接检验的重要性。微生物检验篇可在临床专业实习阶段,结合国内外的进展与本医院的实际状况进行消化。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 教学实践 课程建设 教材
  • 简介:通过调查四所不同级别医院2004年微生物检验情况,发现过去认为致病力弱的条件致病菌已占主流,如: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属等,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也增多。为此,笔者对微生物检验教学提出强化条件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检验程序的教学,加强教师的临床实践活动等改革思考。

  • 标签: 调查 微生物检验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置管引流治疗肾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脓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输尿管镜下置管引流术,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肾造瘘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置管两种引流术均有良好效果,主治医师应根据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梗阻程度及部位、结石大小等临床综合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经皮肾造瘘 道输尿管 引流 肾积脓
  • 简介: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微生物学的教学优化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因素。该文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提升学习效果,持续改善教学质量。

  • 标签: 生物制药专业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 简介: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专科学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微生物实验室发生污染。根据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及专科学校和我校实验室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准入制度,生物防护与安全制度,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等。通过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能有效地保障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

  • 标签: 病原微生物学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疾病,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其患病率明显增加,这表明环境对易感性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方式、宠物接触,以及饮食习惯等是影响食物过敏重要风险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对肠道菌群的构成有显著影响,而肠道菌群在形成免疫系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聚焦于这些肠道共生微生物在食物过敏发展中的作用,一些动物模型的研究明确显示肠道共生微生物的组成与食物过敏有密切相关性,如梭状芽孢杆菌有助于防护食物过敏。未来的挑战是识别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食物过敏的共生微生物

  • 标签: 共生微生物 食物过敏 肠道微生物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药物流产的产妇90例,所有产妇均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其中45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药物流产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