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氟醚吸入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不同时间血管紧张素I(AT-I),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变化。探索新型吸入麻醉药-氟醚在动脉瘤夹闭中术中应用。方法:选择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吸入氟醚维持麻醉,三组呼气末氟醚浓度分别维持在1.0MAC、1.3MAC、1.5MAC。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开硬膜,夹闭动脉瘤时及夹闭动脉瘤后30分钟四时间点采血,测定血浆中AT-I,AT-ⅡET浓度,同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变化。结果:各组内皮素在术中都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1.01.3MAC组AT-I在开硬膜时比诱导前显著增加(P<0.05),1.5MAC组术中各采血点AT-I比诱导前,及1.01.3MAC组显著增加(P<0.05),1.01.3MAC组AT-Ⅱ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5MAC组术中各采血点AT-Ⅱ比诱导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用1.01.3MAC氟醚维持麻醉,循环较平稳,可以显著抑制ET分泌,具有生理活性AT-Ⅱ与基础值比较水平相近,可减轻血管收缩,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有利于脑保护。

  • 标签: 地氟醚 麻醉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 影响 吸入麻醉
  • 简介: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是当今医学最富有活力并居于医学发展前沿学科,危重病人救治水平,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体现。作者认为建立高水平危重病人救治体系,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水平,必须有规范化ICU。ICU规范主要包括:1、ICU组织构成;2、ICU管理模式;3、ICU病人收治转出标准;4、医疗质量管理体系;5、护理水平要求;6、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度。

  • 标签: 规范管理 危重病 救治 危重病医学 ICU
  • 简介:最近本人有幸在美国得克萨斯医学中心进修临床麻醉三月。该中心是全美最大医学中心,中心内拥有数十家医院医疗机构。本人重点参观了其中四家医院,包括得克萨斯儿童医院、休斯顿心脏中心、休斯顿基督教会医院爱迪森癌症中心,发现麻醉科在这些医院内都是最大科室,麻醉科医生除了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慢性疼痛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麻醉门诊(麻醉科术前门诊,不包括疼痛治疗)也已成为医院医疗运作中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国内医院多数尚未开设麻醉门诊,本人现将了解到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麻醉门诊 作用 运作 急救复苏
  • 简介:小儿发热是围麻醉手术期常见问题之,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本文报道我院近1年遇到3例心病小儿术中发热病例,分析小儿术中高热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探讨心病小儿围术期体温监测,预防高热发生及积极治疗有效方法,旨在为小儿临床麻醉积累相关经验。

  • 标签: 小儿 高热 先心病 麻醉
  • 简介:2010年12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正式挂牌,这是北京市首家民营医院被正式纳入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教学体系。此举不但探索“学院型民营医院”模式,也开拓了社会资本办医新思路,

  • 标签: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院 脑科医院 北京市 民营医院 教学体系
  • 简介:妊娠后期生理改变,再加麻醉等因素,常导致剖宫产术中ECG出现ST-T段下移等改变,有时可致严重心脏意外。探索围术期预防ST-T变化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采用新代环磷酸腺苷衍生物“心安”,在麻醉前静脉滴注,以预防术中ST-T变化,经40例临床应用观察,并与未用40例进行比较。感觉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心先安 患者 ST-T变化 ST-T段 腺苷衍生物
  • 简介: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手术对于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来讲.手术麻醉风险均很高.近年来,随着麻醉与气管外科发展。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本文对前人50多年来经验教训进行综述.旨在为气管切除重建手术提供更安全合理麻醉方案。

  • 标签: 气管 隆突 重建 麻醉
  • 简介:目的:末梢灌注指数(tipperfusionindexTPI)是将指(趾)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采集容积波形用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后转化成数字为0-100指数,本研究通过体位改变探讨TPI用于监测交感张力变化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健康自愿者50例,依次行坐,蹲,站,躺,坐体位改变,每间隔2秒记录次SpO2,HRTPI,每种体位改变后记录30秒;计算体位改变前后HRTPI最大变化值(△HR△TPI)相应时间(T△HRT△TPI)。以△HR或△TPI变化幅度>5%定为HR或TPI反映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变化灵敏度为84.5%,TPI为98%,△TPI变化幅度明显大于△HR变化幅度(P<0.05)。而T△TPIT△HR(P<0.05)。△HR△TPI之间呈负相关(r=-0.721,p<0.01);△HRT△HR之间及△TPIT△TPI之间呈正相关(r=0.4370.0414,p<0.01)。结论:TPI与HR变化均可反映交感张力变化,而且TPI比HR更迅速,灵敏。

  • 标签: 体位 心率 末梢灌注指数 交感张力 临床监测
  • 简介:肩及上臂神经支配较广。对肩及上臂上部手术采用单纯臂丛阻滞往往出现阻滞不全现象,以往我们采用二点法阻滞(指肌间沟臂丛阻滞+C4横突水平颈深丛及浅丛阻滞),以力求保证麻醉效果。今我们改良采用了颈丛加臂丛点法阻滞(下文简称“颈臂丛阻滞”),取得良好效果,今报告如下。

  • 标签: 肌间沟臂丛阻滞 颈丛阻滞 上臂手术 一点法 肩部 颈臂丛阻滞
  • 简介:低钠血症是神经科重症患者最常出现电解质紊乱。脑性耗盐综合征(CSW)是由颅内疾病引起肾性失钠导致低钠血症细胞外液丢失。其发病机制仍末完全清楚。除些利钠因子作用外,交感神经反射在CSW中也发挥了作用。CSW(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鉴别存在困难,关键在予容量状态。排除些其他原因也非常必要。治疗有赖于液体支持平衡。盐皮质激素在些复杂病例中可能有用。

  • 标签: 脑性耗盐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低钠血症 CSW SIADH
  • 简介:乙醇相关性因素往往与慢性炎症相关。导致此类炎症主因在于肠道微生物产生脂多糖(LPS)。乙醇可影响肠道黏膜完整性通透性,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屏障结构缺损,显著增加LPS从肠道易位概率。从肠道易位LPS经胃肠道淋巴管门静脉进入体循环,经门脉途径大部分LPS可被肝脏解毒,经淋巴途径则可有大量LPS进入体循环,进而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发生,可引起远端靶器官损害。LPS播散途径还可以影响释放入循环系统炎性介质种类,进而影响个体炎症反应状态。

  • 标签: 乙醇 慢性炎症 脂多糖 肠道菌群 LPS
  • 简介:实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因间歇性胸痛两小时就诊。第次胸痛发作住早上准备上班时,表现为胸闷、无放射,休息1-2分钟后病痛缓解。第二次胸痛发生在稍后上班时,1-2分钟后自动消失。患者很担心,自己开车到医院。由于工作压力孩子学费等原因,他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最近被诊断患有早期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并需口服种降血糖药。吸烟32年,5年前已经戒烟。每周饮酒2—3次。没有过敏史,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略超重,且不经常锻炼。双亲已故,母亲66岁时因乳腺癌去世,父亲72岁时因中风去世。

  • 标签: EASI 12导联技术 跨科室患者 数据传输 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caspase-3bcl-2表达影响。方法:18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60—29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60只)脑出血组(I组,60只)缺氧预处理组(P组,60只)。每组从存活大鼠中取40只在脑出血(ICH)后6h、24h、48h72h各时间点进行检测。所有大鼠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行气管播管并给予肌松药维库溴胺(2mg·kg^-1).机械控制通气。P组进行停通气1分钟、复通气5分钟缺氧预处理反复4次。机械通气1小时后拔出气管导管,然后对P组I组动物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50μl自体不凝血注入尾状植中.S组注入同样剂量生理盐水。从存活鼠中每个时间点取5只大鼠.流式细胞仪PI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另取5只大鼠连续切片进行caspese-3bcl-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组I组凋亡百分率(%)在24h明显增加,于72h出现高峰.P组凋亡百分率在注血后48h72h分别为11.62±3.6415.80±3.30,显著低于I组17.76±3.4921.06±2.81。有极显著差异(P〈0.01)。Caspase-3阳性细胞在24h明显增多.72h过高峰.脑出血后24h.48h72h时P组caspese-3阳性细胞数均少于I组差异显著(P〈0.01)。相反.P组48h时bcl-2阳性细胞数(18.71±1.19)明显高于I组(14.87±2.17),P〈0.01。结论:停通气缺氧预处理既增强了凋亡调节基因bcl-2表达,又减少了凋亡执行器caspase-3激活.降低细胞凋亡百分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 标签: 缺氧预处理 凋亡 CASPASE-3 BCL-2
  • 简介:万献尧,男,大连医科大学附属院重症医学科(中心ICU)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第二届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与感染学组委员、第9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医学会理事、大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 标签: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硕士研究生导师 重症医学 专业委员会
  • 简介:王保国,男,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1986年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5—1997年留学美国2年,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被评为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党员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

  • 标签: 非典型肺炎 著作 政府特殊津贴 首都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 卫生系统
  • 简介:俞卫锋博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于我国著名肝胆外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吴孟超院士。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并担任国内四本主要麻醉学杂志编委。

  • 标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 麻醉科主任 博士生导师 著作 第二军医大学